新婚夫妇买房记1|从“以后再说”到三天付款
“你们以后到哪里发展?”
从谈恋爱开始,这个问题就被无数人问过。父母问,朋友问,同事问……有时候不过是顺带的话题,并不想知道有什么结果,有时候可能是真诚的关心,希望能早点确定未来的道路。
但是啊,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我是湖北人,老公是湖南人,我们的家乡虽然在临近的省,却竟然没有直达的火车。我们在北京相识,正享受着大都市的繁华和机会,虽然对房价畏惧,也并没有立马逃离的念想。
所以,以后去哪里发展呢?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们只能说,“以后再说”。
“以后再说”,因为对北京的便利和机会念念不舍
大四开始没多久,我就满怀梦想来到北京实习。五年多的时间,我发现北京是真的很好啊!
第一次在北京坐出租车,师傅了解到我刚来实习满怀梦想,下车前送了我一张北京地图,并且说了一句我可能会记一辈子的话语:“姑娘,祝你实现梦想!”我当时就要热泪盈眶了。首都的出租车师傅这么有人情味!
刚开始没钱的时候,也能过得潇洒充实。无比炎热的夏天,可以免费在国家图书馆待上一天;拿着还未过期的学生证,三四十块就能逛故宫颐和园;加班到深夜回家不害怕,路边总有吃烤串到半夜的一大群人闹哄哄……
也是因为来北京工作,我才知道工作的环境可以如此摩登时尚,而不是若干年里记忆深处一间间冰冷的房子和严肃的桌椅。办公室的配色和陈列可以像展览馆,还有茶水间提供免费的咖啡和茶叶,会议室能真的设计成冥想空间。
最重要的是,北京有大把的工作机会,而一开始在北京从事的工作,留在北京可能会有极大的发展,而回到家乡可能面临失业。
“以后再说”,因为独生子女的身份很难取舍
有一段关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话时常会被转发,大意是,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即便每年回家三四次,此生与父母见面的次数和天数也寥寥无几。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最怕的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北京虽好,但房价太高,即便拼了命的在北京买房,短期内也很难让双方父母都在北京安家,和父母之间的聚少离多,并不能得到什么改善,最好的选择可能是回家。
但是回家也难取舍。我和老公不是同一个地方的人,安家在一方,必定与另一方的父母有一些距离。都是含辛茹苦养大我们的父母,虽然都开明地说不介意,但还是不忍心对任何一方有所亏欠。
“以后再说”,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逃避。
三天付款,因为愈加严格的楼市调控,我们很怕回不了家
“以后再说”,我逃避了很久。在今年过年之前,楼市的涨跌对我来说没有丝毫意义。在北京还没满五年社保,没有买房的资格,楼市的火热或惨淡,不过是新闻里的报道,不影响我的任何生活。也想着,再不济,也能去武汉或者长沙安家。
但过年之后,听老公说身边的朋友投资楼市收获颇丰的时候,我才真正开始了解这波云诡谲变化莫测的房价和政策。而一开始了解,就发现了若干触目惊心的事实,比如我一直以来当做备选的家乡省会武汉,已经需要2年社保才能买房;老公家乡的省会长沙,也需要户口或一年社保。
买不起北京的房,安不了武汉的家,唯一的机会只有长沙。庆幸,老公之前把户口迁到了长沙。
而长沙,已经成为涨幅最快的几个城市之一,去年热门区域五六千的房价,现在已经翻了一倍;318政策之前20%的首付比例,已提升至30%。之后还会不会有其他的限购政策?之后的房价还会不会大幅上涨?谁也不敢下定论。
面对如此迫切的形势,我们决定,清明节去长沙看房。真的不想在北京买不起房,在家乡也失去买房的资格。
三天付款,因为房源太少,而买房的人都太疯狂
因为长沙首付比例的提升,衡量了我们所有的现有财产和未来收入,只能在相对较好的地段买80多平的房子。
但是,长沙80多平的房子太少了!!!前期在家里查询,很难找到合适的房源,动辄都是120平以上的四房。也难怪,去年之前长沙的房价,排在省会城市的末端。人们能以较低的价钱买到较大的房子住着更舒适,又怎会考虑小房子。
真的亲身到长沙看房子的时候,验证了房源少、房子大的残酷事实。长沙重点发展的梅溪湖地区,清明期间,只有一两个楼盘有新房房源;长沙重点发展的市政府版块和滨江版块,几乎没有新房房源。100平左右的二手房,也着实寥寥。
我们找了一个中介带着看房,两天的时间稍微符合我们需求的房子也不到10套。第一天看的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房子,第二天已经被别人付了定金;经常会遇见另一波中介带人看相同的房子。
夜晚,看万家灯火,若干栋楼的小区燃灯的户数只有星星点点,却依然能在房屋市场掀起僧多粥少的抢购热潮,不能理解,却又必须去尽快了解。
最终,在要回北京的那天上午,我们决定买第一天看过的新房。此时不买,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买到,买不买得起。即便是房价下跌,也终归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刚需。
不去了解楼市,不会知道房地产市场多么不按理出牌,房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有多重;不经历看房,不会知道买房子已变得如此艰难和疯狂;不经历买房,不会知道钱如此紧缺,贫富差距又如此之大。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希望真的能变成这样吧,梦想总是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