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让每个个体人都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2018-08-15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易向阳

写公号的初衷就是——写自己想写的文字。只因为已经厌倦了别人的指手画脚而不能随意地发挥自我。殊不知,即使再随心所欲也有边界问题,规则是不能逾越的红线。

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是相对的。是的吧,很久之后删删改改才有下文。

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前一段时间,新闻报道了现实版的“盲井案”。朗朗乾坤之下,谋财害命、挫骨扬灰的野蛮行径,足以让人脊背发凉。

我想到了鲁迅先生曾说过的:“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我也相信,更多数的中国人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中国人。

但,现实有时候在刷新你的认知维度。有些人却是以最大的恶去摧毁人心中最大的善。

疫苗事件民意汹汹,群情沸腾。更有人戏称,现在的孩子好比是,“花朵”=“韭菜”?

和同事吃饭,其中一位说到:“不能多吃米线,不健康;街边的麻辣烫也不要多吃,会放止泻药;有的饭店也不能去,谁知道用不用地沟油……”

喷了增甜剂的香瓜“嘎嘎甜”瓜农却不吃;杨国福麻辣烫工作人员用脚切肉;海底捞的老鼠大摇大摆地爬过后厨;日本“核污染区”食品惊现中国;僵尸肉被端上餐桌;化妆品造假,重金属超标;“李鬼”企业隐匿于互联网闷声发大财;某眼神“催眠大师”依靠拙劣的演技招摇撞骗大肆敛财……

野火烧不尽,一茬接一茬。

海底捞另起苍蝇事件之后,有些网友表示“当然选择原谅海底捞”。我们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前饶有兴味地欣赏海底捞师傅的拉面表演,面对那位劝说不要吃米线、不要吃麻辣烫、不要吃饭店的同事哈哈大笑:“你说的这些都不去做了,那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愿意当一个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驼鸟似乎才最幸福。大众底线被一再放低,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最终习惯于自我安慰和自欺欺人。

犹记得6年前暑期兼职时发生的一件小事。在促销饮品时我特意喊了一句自觉很响亮的口号:“XXX,大品牌值得信赖。”(那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饮品品牌)。一位路过的老者说道:“什么大公司不大公司的,不照样该出事还出事。”

时至今日又想起,言辞激进却是一语成谶。

得知疫苗事件之后,我询问大姐家俩孩子是否注射了问题疫苗(在河南)。即使新闻报道里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问题疫苗的去处(主要为山东、河北和重庆),说明了在去年年底查处时就已经停止生产,说明了问题疫苗不存在注射后遗症只是免疫无效罢了。可我还是在担心小姐弟是否无恙。

是的。已经分不清哪是真哪是假。即使确凿无误的消息呈现在面前——也还是会充满质疑而百般解读。

你看,这就是信任的崩塌。一次次被迫妥协选择退而求其次,慢慢习惯于生活中的小恶——累积为极端的麻木;渐渐的对这社会充满怀疑、选择不愿意去相信——演变成极端的不信任。

长久以来,一个事件如果想要引起的足够重视,那它必须达到足够的“量”或者足够的“质”。量和质的转化过程,往往以民众利益的巨大损失为代价。

2008年,因使用三鹿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死亡4人。

2017年,武汉生物的不合格批次疫苗共约40万支;长春长生的不合格批次疫苗共约25万支。

数量之大,触目惊心。长春长生企业是一年内第二次被发现产品存在生产质量问题。如果企业各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如果有关部门能够严把质量关、秉公执法,如果……那这些“带病”的企业便不能继续为恶。然而,事件既已发生就没有如果。

“墨菲定律”这一心理学效应阐述了,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魔鬼就藏在细节里,利益至上的人们,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想要瞒天过海。

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中国内地婴幼儿奶粉业始终处于一蹶不振的状态。有实力的消费者,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抢购港澳和海外零售市场的婴儿奶粉,造成很多地方尤其是港澳当地奶粉市场出现供应紧缺。为此,2013年时,香港特区专门向内地人员实施奶粉限购法例。

我看到此次疫苗事件中不乏有大V言论,他们纷纷感慨:幸亏我们注射的是进口疫苗。

这难道不令人感到悲哀吗?且不说国外的奶粉、疫苗是否一定会更安全。但是试想,一部分生活条件比较好的群体尚且能够通过自身经济实力规避已知的风险,那平常人家的孩子,该怎么办?

一个稳定可预期社会的建立,最起码的一点是每个个体人都有免于恐惧的自由。如果这样的食品、医药等安全问题一再发生,社会的断层势必会进一步加剧,麻木与冷漠的心态势必会进一步加深。那么,我们日益期待的美好生活势必会大打折扣。

这,也有违于建设者的初衷。

信任问题。个人之于整个社会,如同一篇微文“互害式的中国人”讲到的,“一人作恶,就好像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他倒了,就全倒了。如果这个社会人人都倒霉,肯定也跑不了我。我的每一次欺骗,都像迎风吐痰,都是给世界设下的一个圈套,这个圈套也许大也许小,但最终很可能重新套回到我身上。”所以,要想不被套路,我们自己先要做个恪守诚信的好人。

对于掌权者。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了一个理论,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就是“塔西佗陷阱”。一个又一个漏洞百出的细节,一个又一个企业的失信行为,可能酿成的恶果在不断地摧毁社会公信力。

媒体呼吁:“不要因噎废食”。如果放弃疫苗,那一代又一代人为公共卫生做出的努力,就白费了。何止是白费,对整个社会来说,信任之殇,就像被一刀刀砍过的肌肤,伤口好了,疤痕还在。如果不能将涉事企业一查到底,如果不能挽回民众的信任,最终将是一场灾难。

写于7月23日晚的杂想

the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