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被放逐,恩人被虐杀,《琅琊榜》中的静妃能活下来原因很复杂
近日,因为《琅琊榜3》和正午阳光,当年的这部电视剧又被重提。
纵观豆瓣评论,有许多人吐槽这部剧的权谋太弱,根本没法和某些剧相比,但这部剧已经过去整整5年了,却能够在众多网友中占有一席之地,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
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人物的塑造。
《琅琊榜》是架空历史权谋剧,里面的角色,没有一个真正的人物原型可以参照,但每个角色却都塑造的丰满鲜活。
小兮写过这部剧的很多配角,从梁帝萧选、废太子萧景宣、誉王萧景桓,皇后言玥,谢家父子谢玉和谢弼,言家儿子言豫津,越贵妃……很多很多,即便没有特地写,但也花过不少笔墨去形容,唯有一个女人,小兮很少提。
这个女人的戏份不算多,但在整部剧中,却几乎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很多靖王做不到,犹豫不决的,怀疑疑惑的,都会在她面前说上一说。
这部剧的大多数人,哪怕角色再小,基本都有名字,可偏偏是她,从头到尾只有封号。
她便是靖王萧景琰的生母,静妃。
在12年前,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她只是静嫔。
12年前,跟那件事那些人有关的人,或死或流放,就连在文坛上声名赫赫的黎崇老先生都出走金陵,为什么静妃却安然地在后宫中活了下来?
01、不止是聪明
静妃很聪明。
即便已经困在后宫数十年没有出去,也不知道外面的世事变化,但她有足够的自保能力,这是很多人能想到的。
可在后宫这样一个危险重重的地方,只有聪明,是不够的。
12年前的赤焰逆案,虽说成了无数人不可说的秘密,每个人都觉得梁帝做的狠绝,可面对一群自己的至亲女眷,梁帝终究是心软的。
在那件案子中,他放过了妹妹晋阳长公主,放过了宸妃,也放过了当时的静嫔,没有迁怒于她们。
可最后,晋阳长公主以剑自刎,宸妃一道白绫,都追随他们去了。
晋阳长公主如何且不说,但宸妃的死,有她自己没了活下去的念想这个原因,也有言皇后的原因。
她身后的娘家已经覆灭,儿子一家也都没了,虽说梁帝放过了她,但在后宫的余生,宸妃的处境都不会太好,但言皇后还是对她赶尽杀绝。
可想而知,平日里宸妃跟言皇后之间的仇怨多深。
而静妃跟言皇后,乃至整个后宫都是没有这个问题的,这是她在处事上的聪明周全所致,同样也是因为她始终在后宫中,把自己过成了透明人所致。
她没有强大的母族,江湖医女出身,不争不抢不在乎,所以即便言皇后对宸妃做了那些没有说清楚的事,都被静妃看在眼里,他们也没当回事。
何况,这样的静妃,就像一颗没有缝的蛋,言皇后和誉王等人想叮,也师出无名,没有下口的地方。
誉王曾经跟言皇后说过:“你对宸妃做的那些事,静妃可都看在眼里了,你现在还觉得她柔善可欺吗?”(非原话)。
是的,“柔善可欺”,正是静妃在后宫里数十年表现出来的,给别人看到的假象,可本该是城府极深,精明老练的那几个人都对她没有产生任何警惕。
言皇后等人的大意,梁帝的有意放过,这些都是静妃能好好活下来的重要却不是唯一的原因。
当年的静妃,年纪也不大,可她却心如止水地在深宫内院伪装自己的真性情数十年,收敛起自己的锋芒和狠戾的爪牙一辈子,这不是聪明就能做到的,还得隐忍,得会审时度势。
02、局势所驱
了解过前因后果以后,我们都清楚,当年的赤焰逆案,璇玑公主在里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早在那个时候,璇玑公主的势力就已经侵蚀了整个大梁朝廷内外,后宫更是一个很容易被掌控的地方。
如果说其他人对静妃没有什么警惕心,那么这个时候刚刚让大梁乱起来的璇玑公主显然也是没空注意静妃的。
赤焰逆案以后,整个大梁朝廷百废待新,朝廷内百官要么为他们求情被驱逐,要么被杀,官位出缺。
大梁原本安定的朝局,民生平衡都被打破,所有人都计较着自己眼前的利益,忙着巩固自己的势力和地位。
梁帝忙着巩固自己的权势,赤焰军刚被灭,边境危机不小,穆王府忙着镇守边关,谢玉忙着收拢军权,夏江忙着巩固悬镜司的权势,言阙因为赤焰军,林家,祁王,以及宸妃的死跟言皇后决裂,忙着隐藏自己的复仇之心,远遁朝堂,璇玑公主忙着扩大红袖招的势力,培养接班人,辅佐誉王开始在百官中安插势力,太子,越贵妃,誉王,皇后等人都忙着暗自收拢势力,安插自己的人上位为官。
所有人的关注点都不在静妃这么个透明人身上,即便是言皇后想找茬都找不到理由,这样的人,自然就容易被忽略过去了。
当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对静妃这么放心的,璇玑公主就不是。
03、璇玑公主等人的大意
秦般弱那位师姐提到过璇玑公主是太过聪明,所以寿数不长,可见,费心筹谋,策反夏江,参与策划赤焰逆案的璇玑公主应该也是费心耗神,没有活太久的。
那时候,在她手里创办出来的红袖招有多大的势力尚不可知,但可以确定,当时的璇玑公主叮嘱秦般弱辅佐誉王,也就是说,她自己是还没有走到誉王面前的。
甚至,誉王都不清楚璇玑公主这样的一股势力,有可能当时的红袖招势力还没有这么壮大,很多东西大约是鞭长莫及的。
但璇玑公主聪明。
虽然静妃出身不高,但好歹生有皇子成年,这个皇子虽然跟梁帝不对付,但却在外建立赫赫战功,军权在手,这是她没法放心的。
所以,她在静妃身边安插了一个很年轻的婢女,也就是小新。
作为一个奸细,梅长苏跟靖王产生嫌隙的那一次,才是小新第一次做任务,这也就意味着,小新蛰伏在静妃身边至少近10年,或者更久,都没有找到静妃的半点把柄,更没有露出半点可被利用陷害的机会。
其实,有些东西细细一想,真的挺不可思议的。
当时的靖王是祁王带大的,一举一动都深受祁王和林家的影响,那件事发生后,靖王更是一次次据理力争。
迷惑的是,那明明是所有人都不敢轻易提及的一件事,可靖王却屡屡撞枪口上,一次次撕开梁帝不愿不想不能面对的事实,可梁帝仅仅是偶尔斥责几句,然后将他远远地放逐在外,带兵打仗,建立军功,手掌兵权。
璇玑公主算计了这么多,却终究没有算到,一个过于完美的后宫妇人,一个手握军权的皇子,都会对她要扶持的誉王带来潜在的威胁。
正因为没算到,所以她也仅仅只是对静妃有警惕之心,安排了一个暗桩就算了事了,却没再对静妃作出什么不利的举动。
可以说,璇玑公主是整件事背后的操控者,可就是她,都忽略了静妃母子两个人,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大约也正是那些人的大意,才给了靖王和纪王爷救下庭生,却没有被发现的机会的,否则,庭生可就是静妃母子百口莫辩的一个催命符啊。
我们看过了很多宫斗剧,后宫女人的手段,是很可怕的。
男人的战场,在边境,也在朝堂,而女人的战场,则是后宫,静妃在后宫这么多年,始终不显山不露水,这份心计,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当然,她本身的性格淡泊,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到底还是当时的形势,以及幕后的那些人,太看轻了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