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的海外代购
今天一则朋友圈的消息,说愤怒的澳洲妈妈刷爆了超市巨头Woolworth的facebook,愤怒于超市对中国代购抢光婴儿奶粉的不作为。同仇敌忾的不只是澳洲母亲,还有在澳洲的华人移民母亲,更有趣的是,华人社交媒体上竟然还有一众个体代购(主要是学生党),在声泪俱下的控诉大代购囤货导致大家都没有饭吃。
10年前我在布里斯班的时候,脑袋里面完全没有“代购”的概念,想想当时大把的闲散时间,代购市场全国一片蓝海,如果当时就投身于此的话,现在岂不是也是有车有房,走向人生巅峰了么。:)可惜自己不是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也未能抓住这一商机。
10年后的墨尔本,代购行业已然是一片红海。不仅大代购小代购国内代理等级分明,就连网易京东天猫等国内电商也在削尖脑袋往这个市场里钻,此外,代购行业带动华人快递行业,并衍生出快递代发、专业扫货等多种伴生职业,可谓是已然产业化的格局。
代购的基本商业模式
通常来说,代购的商业模式是针对国内外价差较大的进口商品,或国内还未进口的海外优质商品,由身在海外的人员通过自用商品邮寄的方式寄送回国进行销售,以赚取价差。虽然整个过程都是走的正规途径:国外正规门店购买,正规快递运送,正常方式入关,正常渠道销售等等,但本质上我个人认为依然是一种走私行为,至少也是一种欺瞒的行为,因为是将“商品”谎称为“自用”而得以免税入关的。
在淘宝还没有出现以前,代购这一行业就早已经存在了,但规模非常小。一来客户大多仅限于熟人朋友,二来机场出入关的行李有限且检查严格,不太可能形成大规模的商业行为。至于邮寄途径,当时只能依靠当地邮政的国际快递服务,不仅限制颇多,而且费用高昂,更何况,也不是所有出国人员都有能力和时间去办理邮寄业务的。
真的代购是不存在假货的,因为代购根本没有能力去作假。他们只能去正规门店购买商品,从商场免税店逐渐扩展到超市和商场。利润来源除了国内外的价差,还有商品本身的折扣。比如超市的半价促销,圣诞节的Boxing Day特惠等等。唯独不靠谱的是所谓“批发价折扣”,九成九的代购都还没有那个实力去“批发”,自然也就不存在这种折扣了。
风险也不是完全没有,华人街的小店常常会有质量较差的商品(但会更便宜),不方便的物流也会造成一些麻烦,比如破损,过保质期,或者巧克力之类的商品在物流途中融化掉之类。
代购行业的进化
淘宝的兴起使代购的业务范围骤然扩大到全中国范围,这自然激起了广大海外学子们的热情。以澳大利亚为例,中国留学生打工时薪常年维持在$10,即便是汇率最高点时也就60rmb而已,但去一趟超市顺便买几罐奶粉寄回国,转手可能就能赚到半天的工资。
更何况,那时能够出国的人毕竟是少数,淘宝上也还没有那么多低价假货,各大超市药店货源充足,也不会针对中国人限购。唯一的麻烦是国际物流的不便利。但聪明的中国人很快就嗅到了商机,华人快递公司纷纷建立起来,专做空运货品回国的生意,价钱甚至可以低到当地邮政服务的一半(当然这个价格是随着竞争的激烈慢慢下降的,从9成到一半大概也经过了六七年的时间吧)。
没有机会出国的人也希望能够加入代购的行列,于是“代理”应运而生。这些“代理”从真代购那里拿货,然后再通过电商或本地实体店的形式卖给客户,从中赚取大概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利润(相对于直接代购的利润而言)。“代理”使得海外代购从“零售商”摇身一变成为“批发商”,原有的商业模式就不太够用了。首先是货源,零售时可以肩挑手拿的货品,现在需要用车来运输,有时候商店里面还没有足够的货品可供购买;其次是物流,之前可以亲自送去快递公司的货品现在翻了几番或几十番,只能请快递公司上门收货,同时也因为业务额巨大,开始拥有了与快递公司议价的资本。
但“代理”的出现也让代购的信用度大打折扣。在国内转手一次就意味着假货有机可乘。对于真代购来说,他们是不愿意作假的,一来卖真货一样赚钱,二来人在国外,想要作假其实还蛮麻烦(而且成本很高哦),但“代理”们却天然有着作假的动机,毕竟他们的利润是被上游供货方盘剥了一遍之后的残羹冷炙。更何况,随着“海外代购”的兴盛,二级、甚至三级代理都不鲜见呢。
如此一来,代购行业开始分化阶层:专做批发的大代购,原始模式的小代购,国内的代理。
- 大代购:大代购的主要特征是基本代购模式的进货和物流渠道已不足以支持其商业规模。物流上,大代购是华人快递公司的主要客户(或者说,华人快递公司本身就是顶端的大代购),往往拥有比普通客户更低的快递成本,同时还常常使用大宗商品物流渠道,其成本和方式我目前也不是很清楚,但价格肯定是更低的了。进货上,大代购的主要货品来源也是超市和药店,但不是门店柜台的零售,而是后台直接现金交易。在商品还未摆上货架前,大代购就已经通过与商家的“合作”截留了一部分,这不仅意味着货源上的优势,更有潜在的价格优势,因为货架上销售的商品是由GST(消费税)的,而后台现金交易则天然免除了这一笔。
- 小代购:小代购依然从门市进货,淘宝(或微店)直邮销售或者拥有少量代理。为了方便起见,小代购常常会选择大代购作为快递代发渠道,甚至是部分商品进货渠道。尤其是现在货源紧张变成了新常态的时候,门市没有的货,往往在大代购那里有,虽然价格稍贵了一些,但羊毛出在羊身上。
- 代理:代理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从代购手上拿货,然后加价销售,第二种是不拿货,接单后直接下单让上游代购发直邮,然后赚取差价。除此以外就只有打着海外代购的旗号,做着淘宝进货淘宝销售的事情了。
最近的进化当然是国内大电商的介入了。2015年中国和澳洲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很多人都认为代购的末日就要到来了。但在此之前,各大小电商其实早就开始布局介入这个市场了。电商走的模式自然与普通代购不同,它们的第一选择自然是直接与厂家合作,拿到一手货源然后走正规渠道入关销售,理论上,零关税和大资本足以从根本上灭掉一切大小代购代理。
只不过,暂时来说,理论还没有变成现实。以我的观察来看,澳洲的大厂家(比如婴儿奶粉生产商,保健品生产商等)还没有完全同意与国内电商的合作。理由可能是:
- 人家想自己干,不愿意给大电商赚大头。毕竟,零关税也代表着厂家可以直销给中国的各大超市,完全不需要电商经手;
- 生产能力确实不足。厂家必须首先满足本国需求,才能扩大出口,现在国内超市药店断货严重,想来他们也不敢明确展开大规模的合作;
- 实际还未完全成熟。毕竟大宗生意不像代购一样想做就做。现在还在布局,未来必将爆发。
为什么货源会如此紧张?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焦点,到底是什么造成婴儿奶粉如此供不应求的呢?
当然不会是代理直接造成的。他们远在国内,鞭长莫及。
那么会是这些学生党小代购的原因么?虽然从表面现象上来看,正是这些人从超市一趟一趟的搬运奶粉,造成货架长期空置。但小代购大多并不具备大宗销售的能力。一位婴儿一周大概需要一罐奶粉,即便是单独二孩政策下的新生儿现在正要喝奶的现状下,平均一个家庭同时也顶多为1.5位婴儿购买奶粉,那么就算3天一罐。如果一位代购每天去超市搬4罐奶粉回去卖(woolworth通常对婴儿奶粉的限购是每人4罐),那他对应的客户群体中至少要保证平均12名婴儿才能消化掉这些奶粉,如果这位代购并不是专门做婴儿奶粉生意的话(通常也不是,澳洲保健品也是极大的代购市场),她的平均客户群体至少也应该在50人以上。然而,“走进超市,拿走4罐奶粉然后回家”这样的代购,是怎么也引不起如此大的反对风潮的吧。
以我的观察,一家超市每天摆上货架的奶粉,单品数量已经不足20罐,所以对于所谓“一趟一趟拿光了货架上所有奶粉”的代购,其实只需要拿5次就能够拿光所有的婴儿奶粉了,真的是好容易的说。但如果反过来问一句,为什么超市每天只上架这么点奶粉呢?比较冠冕堂皇的理由当然是“为了防止中国人一次性都搬空咯”。但真正的原因其实,超市能够拿出来的货就只剩这么些了。
不是没有办法限制大批量购买的。对于婴儿奶粉这种并非日常用品的商品,完全可以放在收银柜台销售,甚至还可以同时限购一次1罐,毕竟真正自用的话,一罐足以喝至少一周,而只要随时都可以买到,每周购物时顺便买一罐回家并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chemistwarehouse出售的Elevit100(孕妇服用的维生素药品),在货架就只有空盒,购买者拿着空盒去柜台,一人限购一盒。不是很和谐么?
那么为什么超市只有这么些奶粉了呢?前面说过大代购与超市或药店的“合作”,就从源头上分流了一大部分的货源,而这种分流无声无息,没人看到也没人知道,更不会有人去大肆宣扬了。同时,大代购能做的事情,各大电商自然也能做,且能做的更好!在大电商和普通消费者之间,药店和超市会如何选择,自然不言而喻了。
这种状况催生出另一个职业:奶粉扫货。这些人开车前往偏僻地段的超市和药店,购买那里的奶粉,然后转卖给大代购或者电商,每罐奶粉能够赚$5~$10,一车至少能装上百罐。
说到底,最终的源头还是中国国内旺盛的消费能力和澳洲厂家消费能力的不对等。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厂家一时还不能扩大生产,但渠道早已打开,产业已然形成,自然就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相比而言,facebook上的评说还算公允,因为这位妈妈对超市的质问是:“为什么你们不能直接把奶粉卖去中国,而造成货架上完全买不到奶粉的局面?”
海外代购原本是行走于灰色地带的小众行业,现在已然不可避免的大众化、产业化。在这一背景下,以往行之有效的模式和规则都已不再适用,亟需新的生产和流通方式来与之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