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地狱》瓶子3 细节分析四.
对于瓶三的内容大家似乎没有存在什么争议,即该瓶应为由哥哥口述,妹妹彩子所写的一封求救信。理由是:全文采用假名书写,文笔水平低下,并且其中误用了男性自称“僕”(ぼく),而落款处也分别采用了汉字与假名的方式。
但令我比较困惑的一点是有关断句的问题。因为原文中并不仅仅是采用了假名书写,还用了大量的顿号、各种标点来将句子分割得支离破碎,于是整体传达出一种恐慌绝望的氛围。我们知道,即使执笔者彩子的受教育程度较低,但以年龄推算,七岁至少也有了能够自主断句的能力,何况信中所写内容不过是些最基础简单的句子,没有什么太复杂的成分。
翻译成中文是:
爸爸、妈妈:我们兄妹二人,很要好地,健康地,在这个小岛上,过日子。
你们,快点来,救我们。
市川太郎
市川彩子
(注:由于中文翻译的问题,难以展现出原文中的诸多信息。)
其次,明显有着更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哥哥,为什么要将宝贵的求救机会拜托给妹妹来完成呢?由哥哥自己来写不是更好吗?
结合这两点可以看出,这封信的书写情景更有可能是在一种慌乱,焦急,紧迫的状况下所书写的。而人在遇到危险的威胁难以震惊时,笔记也会出现这种字迹凌乱,表述混乱,频繁涂改的现象。
所以这段话整体暗暗给人绝望,压迫的感觉。
那么哥哥究竟为什么要让七岁的妹妹代替自己写这封求救信?
结合上述分析出来的情景,有可能:
两人受到共同威胁的情况下,哥哥不得不让妹妹代替自己完成求救信。所以妹妹也显得非常慌乱。这就和遇到危险应尽快报警一样的性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背景下两个小孩自然也会首先想到向父母求救。故两人可能已遇害。
瓶三的还有一个奇怪之处是求救信的内容。
就像正常人遇到危险时第一反应是喊“救命”一样,(我们即使报警,一般也是先讲几句‘救救我救救我’慌得不得了,才会在对方的提示下磕磕绊绊的讲清楚自己正面临的危险),而求救信,最重要的当然是求救啊。
可是信的一开头却来了句“很要好地”“健康地”“过日子”。
单独看这一句,却完全感觉不到任何危险,反倒像是道平安一样。语感上和后面一句特别矛盾。换句话说,就是两段话的内容不像是在同一时间情境下一次性完成的。
以及妹妹和哥哥要分别署名这一行为。要么就统一一个人执笔,为何还要分别署名呢?既然都署名了,那么又回到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哥哥不亲自执笔呢,在其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更优秀的基础上?
所以,即使信件里用到了男性自称,这也只能够说明这是一封口述与记录分工完成的“求救信”,但是并不能够断定口述者一定是哥哥,因为也可能是船长或者是其他男性。
那么哥哥去哪了呢?哥哥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根据以上推理我们不难发现,瓶子三中“哥哥”的存在其实是被刻意弱化,隐瞒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