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读书时】一百个人的十年

2018-02-14  本文已影响35人  QE121

一百个人的十年

苦难深重一直是中国人近代的主题词。

那天在家里断舍离时,关于一些物品是否扔弃,和母亲产生一些冲突;在饭桌上,和爸讨论一些以前邻里的关系人物时,也产生了一些分歧。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到达人类成熟的阶段,无论心智还是心态,那天确实有产生一种久违的不协调感。

在书桌前,再翻出这本书。书里写的是文革的十年的事。77年出生,所以不在那个动荡的十年,但父母正是在那十年渡过最青春的年华,很多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很大程度的在那个时间形成,并形成一辈子。我们有时候很难理解,最基本的人性,为何突然间变得脱节,人突然更珍惜过往,不敢消费未来,有些故事(应该说是经历)是值得记住,而不应该忘却。也许这就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

一、一百个人

书中没有一百个故事,也就是说没有一百个不同的性格人物。冯骥才先生当年写这本书时,在征集材料时其实收到了4千多份的来信,但无法一一记录。所以一百个人是一种符号。确实把众多变成具体数字,更让人清晰数字其实是很多,并且还有很多。影响一代人是多少数,算上家里的上一代和下一代,其实影响着三代的数。历史就是这样的真实,虽然法律无法让人负责,但历史可以,因为因果就在历史里。

二、信仰

书中里有一个故事,对大人物的信仰和对生活人的信仰。领袖的崇拜是那时代的特征,对异性的崇拜是人性的基本。如果这两者结合是那时代最幸福的事,但往往在这两者出现误会时,冤和怨就这样缠绕了一辈子。自杀都演变成背叛,那还有什么是属于自己的。我们这一代无法理解,身体和思想都不属于自己是一种怎样的思维方式,机械式?还是奴隶式?我们很多时候说,我们这个时代缺乏信仰,确实,我们已经在不断的失去一些最基本的元素,大家越来越觉得盲目,焦躁。但信仰不是时代的产物,是一种最真的内心力量。如果信仰赋予政治使命感,将只是一件皇帝的外衣。

三、到底有没有罪

这一段会有点让人感到不适。一个被判无期徒刑十年后平反无罪释放的亲手弑父的儿科医生的自述。信息量很大,可以写出一个芳华式的剧本,具体不想详细再论述。当年能作出这样的事的基本元素是,1父母想和她一起解脱2她是医生知道颈动脉在哪里。而最后她反而没有在监狱里崩溃反而支撑十年出狱是因为她以为母亲和她一起跳楼后救过来了还活着。她的哥哥和嫂子也一直没有怪她,反而觉得不是她的错,在监狱十年一直给予她照顾。这里面的人性太复杂也太挣扎了。想起去年有一部香港的电影《踏血寻梅》(没有在大陆上映)里面有一句台词:“我想死很久了”---“我帮你。”    苦难不难,绝望才是最难。

四、忏悔

有没有人在忏悔那十年曾做过的事呢?我相信有,起码他们在自己的房间里面对最深的内在时,相信一定有的。但作者觉得没有,起码觉得不够。巴金先生曾建议建立“文革博物馆”,我个人这真不是怨恨的情绪,反而是一种对人性的虔诚。忏悔不是追究,因为历史从来没有对错,只有存在和不存在,人性一直在历史中如波浪式前进。有至高的人性闪耀,也有卑劣的人性作祟。忏悔是为了纪念那些曾经的低谷,从而才能知道高峰在哪里。忏悔也是让大家知道苦难已经过去,希望已经在未来。

想起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里两句话:

1、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无法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

2、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这本书使命感和仪式感强烈,作为经历者和未经历者应该都是一种烙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