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引领强军实践
3月12日,习主席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下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短短一语,“创新”和“科技”两度出现,可见个中分量之重。
创新历来寓示着推动科技,而科技的每一次进步也从来离不开创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时,党中央就把创新摆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十三五”规划更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向纵深推进,如何有效突破改革发展瓶颈,如期实现强军兴军的宏伟目标,科技创新担负着更为光荣的时代重任。
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历史经验表明,世界发展格局的每一次深刻调整,背后都有着一项项科技创新的身影。科技创新无疑早已成为战力倍增、国运兴盛、时代进步的“引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弱关系着大国军队的生死荣辱,更决定着大国博弈的成败。今天,由信息技术牵引的军事革命大潮方兴未艾,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甚或变的步子迈得不够大,都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创新则兴,守旧必亡。军事领域历来是最具创新活力也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而创新的成效体现在战争中显得尤为残酷现实,往往是生与死的终极较量。晚清时期错失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军事变革的良机,在八国联军坚船利炮的入侵下迅速沦陷,我国从经济总量占世界四分之一强的世界大国沦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国之初,西方国家长期对我大肆封锁压制,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不甘人后、勇攀高峰,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为我们赢得和平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而今,以信息技术为标杆的第三轮科技革命正给军事领域变革带来巨大冲击,无人化技术、空天技术、大数据技术、激光技术等战略前沿技术都在日新月异的创新发展,只有始终保持时不我待的使命忧患和勇于创新的不懈追求,主动出击、顺势而为,才能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追赶跨越,从而抢占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牢牢把握未来战争主动权。
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唯勇创新者进,唯善创新者强。去年以来,长征五号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顺利对接,“银河”计算机在世界同行业中独占鳌头,“蛟龙”深潜创下世界纪录,北斗导航系统日臻完善,以隐形战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杀手锏”武器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国防科技创新开启全类型覆盖、全方位赶超、全领域井喷的2.0时代。
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已进入“新体制时间”,如何啃下“深水区”的“硬骨头”,尽早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目标,尤须我们集智聚力、创新攻坚。要勇于创新战略前沿技术,着力在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战略性科技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并把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要善于创新作战理论,深度研究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实现由跟随战争向设计战争的跨越;要勤于创新战法训法,始终紧盯实战、紧盯强敌、紧盯对手真练实备,确保关键时刻能够逢敌亮剑用我必胜。
百舸竞渡,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正如毛主席所说的那样:中华民族有信心、有能力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同样有智慧有信心有能力,也必将在军事科技领域的变革创新中勇立潮头观澜、引领时代航向,担当起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神圣使命。
以科技创新引领强军实践 以科技创新引领强军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