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每周500字每天写500字

不要相信你的大脑,把答案交给手

2016-08-17  本文已影响82人  塞车计划交流群
Ryo Takemasa

1

作为一个码字党,不少人都问过我:你用什么输入法?

当然是用五笔啦!

听到五笔,很多人会立刻向我讨教经验,你是怎么学的五笔?背字根会不会很困难?

说起经验,我挺脸红的。因为我根本没!背!过!一!个!字!根!

不背字根也能打五笔?很多人觉得难以置信,可事实就是如此。你现在出题,问我某个键盘上有什么字根,我只能摇头说不知道。

但是,我就是会打!

不过,你要问我怎么能噼里啪啦地打字,我可能能向你传授点经验。

我学电脑那会儿,有一个类似于“金山打字通”那样的软件。在那个软件里,你只要按照电脑的指示找字根就行了。

一排一排地练,一个部首一个部首地找。完全不用动脑子,就是找啊找,什么时候,看到这个部首,手自动摸上去就大功告成了。

这样的练习做了三天,整个键盘,包括标点符号,基本就能练完。

接下来就是每个键盘都有什么字,按一下出什么字,按二下出什么字,以及拆字等,我也是这么练习的。

说白了就是熟能生巧。当同学们每晚抱着书背字根,背每个键盘上的字的时候,我就是在用手指找字。

如果没有电脑,就在大脑里幻想字根,然后手指在空中找感觉。

软件有提示错识的功能,对的就不用理会,错了就多动动手指。

在这种完全不用动脑子的情况下,我五笔成功地学会了,并且不比专心背书的同学差。

之前,我一直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明明得背过才能打啊?

昨天我看了一本小清新的书——《日日是好日》,在那本书里,我大约找到了答案。

2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有着25年习茶经验的茶道师。

她第一次学习茶道什么都不会,甚至连走路都要重新学起。加上茶道过程复杂,动作要求严格,她总是频频出错。

而对于舀水、擦拭、搅拌等,更是有铁一样的规矩。每做一项,她都想问为什么。

可她的老师告诉她,没有为什么,做就是了。

她夏茶的程序还没有做熟练,冬天已经来了。这时,老师装上了火炉,开始准备煮冬天的茶了。

一切又得重新开始!

因为夏茶与冬茶不同,即使同样的茶具,在用法上还是会有很大同。为此,她总是暗暗抱怨老师,为什么不将夏茶练到熟练以后再学习冬茶呢。

因为注意的地方太多,她想总写个笔记啥的,可她的老师说:“不准用背的。”

老师说:“上课时多练习几次,手脚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

不能问为什么,只能笨拙地做,让她无比煎熬。

直到有一天,她做完一个动作,手不自觉地做下一个动作时,她才悟出来:“说是学习,不如说是养成习惯。”

身体不断重复一个一个的小动作,点点滴滴串联起来,不知不觉间串成了一条线。

很多时候,做一件事,学习一项技能真的很简单,就是专注于当下,不要思考,相信自己的手。

3

不过,更多时候,我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大脑。

我们总认为,自己大脑多学习一点,手上的功夫就一定能有长进。能多背一背知识、流程、技巧,就能学得比别人更快。

事事并非如此!

就像打字。如果在打字过程中,大脑不停地回忆背过的知识,手就要停下来,跟上大脑的节奏。

打字快的都知道,手比大脑快很多。

任何一个打字快的人,在打出一个字时,大脑里只有眼下要打出的字,根本不可能去想字根在哪个键上,这个字怎么拆。打字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学习任何一门技术都是如此。背再多的谱子,也要手指去弹,用手来告诉自己学习的成果;学习茶道,也要一泡茶一泡茶地去泡,才能泡出真滋味;学习书法,更要专注于当下,用手去体会笔与纸之间的关系……

做一件事儿时,如果总是想技巧、知识、流程,心无法跟上手,那么手也会出错。

当心乱了,手也就乱了。

与其想太多,不如专注于当下,专注于自己的手,让手告诉你答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