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间为什么要尽量避免利益往来?(二)
年初的有篇作业题名叫《亲友间为什么要尽量避免利益往来?》,这次回家又听到了一个现实案例,感觉上次作业里对原因的表述还是不够直接,有点绕,其实没那么多大道理,归根结底一句话:“人是经济动物,凡涉得失,动物性就出来了”。
国庆节回老家,抽了一天时间回村里溜了一趟,又听到村里某户人家兄弟姐妹之间闹矛盾的事。在农村,兄弟姐妹闹矛盾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父母一碗水端不平,让子女感觉偏袒了某一家,生出嫌隙,这种最为普遍;另一种就是兄弟姐妹一起做生意牵扯到利益纠纷,这种情况虽然占比不高,但“事故率”极高,我看到的亲朋好友合伙搞事情的,到最后几乎都闹掰,屡试不爽。这次听到的案例也算比较典型,其实就是兄弟姐妹之间合伙跑货运,牵扯到利益分配,闹的不可开交,大概剧情是:兄弟姐妹四人(为便于理解,姑且就用A、B、C、D替代吧),A与B合伙跑货运,闹掰;B又与C合伙跑货运,闹掰;C又与D合伙跑货运,又闹掰;B又跟外甥E合伙跑货运,又闹掰;前后串起来,整一出电视剧,事前都通情达理的说:“咱们别跟**学,绝不因为一点小事情伤和气”,结果,都打了脸;涉及到利益分配的时候,嘴里抱怨的话还没说出口,和气就已经伤了。
不仅是普通人家,即便是豪门,一旦涉及到利益分配,内斗也是常有的事。在香港地产界,郭氏家族新鸿基可谓是首屈一指,前几日郭家长子郭炳湘的去世,又让新鸿基的内斗被媒体消遣了一把,一场家族内部对公司管控权的争夺战,把包括亲兄弟在内的半个董事会成员送进监狱,不可谓不惨烈,老一辈人总希望子女们开枝散叶之后,还是一条心,事后看来,是老一辈人太天真,也是规律使然。李巨人吸取了郭家的教训,交班时把两个儿子的利益边界分的很清晰,长江实业交给了李泽钜,投资和现金交给了李泽楷,实际上就是分家了,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伤兄弟和气的风险,也大大提高了家族事业的可持续性,可谓一举两得。
好在,动物性也有深置基因的伟大一面,虽然这种伟大的展现场景比较局限,比如上一代对下一代不计得失的付出上。听说盗墓行业有个行规,盗墓时,必须是父亲在墓口接应,儿子下墓,父亲下墓儿子在墓口接应都不行,为什么呢?因为之前有试过,父亲在墓穴下面,儿子在地面儿上面,上面一有风吹草动,儿子常常是丢下父亲就跑了,但是儿子在下面,父亲在上面接应,就是天塌下来,也没有一个父亲会跑。对多数人来讲,能承受自己无期限索取的,大概也只有父母了。
《奇葩说》前段时间有期节目,辩题为:“婚前是否可以要求对方在房产本上加上自己的名字?”,暂且先把“是否可以”放一边,试想一下,即便彼此是奔着结婚去的,有多少人不介意对方提这个要求?又有多少人没有提但心里想提这个要求?这种事情是不能简单用对错衡量的,看完这期节目后,我心里也没有确切答案,但我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人最底层的心理机制必须是计较得失的,否则,人类也无法在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中把基因遗传下来。为了活的更好,每个人注定一生要做个计较得失的“生意人”,但在亲友面前,我们又本能的需要一张面纱掩饰我们彼此之间不是“生意人”,但一旦涉及到足以让彼此计较的利益分配,这层面纱就会不可避免的被扯掉。
亲友间避免“足以让彼此计较的利益”往来,本质上是:不考验人性。
2018年10月11日 于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