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绘画心理学(不只是房树人)

绘画疗愈自我:登山图——兔子

2020-09-03  本文已影响0人  兔兔软又白

2020.09.03

登高望远——兔子

画者基本情况:

33岁已婚女性,目前是996的上班族。客观上来讲比较多才多艺,金融学硕士,在银行总部国际结算部门,心理学在职研究生,会画画,会一点设计,业余即兴戏剧演员,5g冲浪,文笔尚可……但有点冒充者综合症,一直以来总觉得自己还不够,有时很好的机会只差临门一脚却白白放弃掉。

画前当天让你印象深刻的事:

今天有两门课撞期,晚上九点多才下班,当时感觉可能时间来不及就有点急躁。回家路上想着先试试吧,尽力去做,能听多少是多少。

于是我先按照课程PPT把大纲笔记列出来,一路边走路边听课边做思维导图,没想到回家前就听完一门课且做完笔记了,出乎意料的高效。

而且我因此发现了更连贯的听课方式,列大纲时先在头脑里行成初步印象,然后再边听课边加内容,不仅减少了中途停顿,还能与初步印象进行对照,加深思考和记忆。这个新发现让我非常欣喜。

画前的心情:

回到家时感觉很疲惫,但内心还挺坦然充实的,放空自己尽量先完成。

绘画的过程:

我平时不怎么登山,今天的作业画登山图,我就在想着登山的意义,想着也许在山顶俯瞰美景会是最大的动力,于是画了远方的山海,看到海时感觉离目标很近了,觉得这一定是快到山顶且路途比较平顺,甚至可以一鼓作气跑上去的坡度。

画后的心情:

画完心情非常舒爽,仿佛真登到山顶那么畅快开阔,画完已经十二点多,但仍然迫不及待把后面的课程听完。

画面的故事:

这是一个夏末秋初的上午,天气晴朗又清爽,太阳明媚、温度适宜、空气清新,爬的这座山很高,山顶可以看得很远。我戴着太阳帽,背着大大的双肩包,包里大概有水,食物,防蚊虫喷雾,雨伞等用品,手里还拄着登山杖,道路是一级一级的石板楼梯,坡度并不陡峭,因此走得很稳。

路边有高矮相间的草木,因为是初秋,有些树叶已经变成金黄色橙红色,有些还是盛夏的青翠墨绿,看起来色彩丰富就像大自然的调色盘。

我即将爬到山顶,视角已经变得非常开阔,可以看见远处的山和海~想到最高处能看到更美丽的风光,就迫不及待想要快点往上爬。

山顶看到的远方也许就像心中的梦想,未来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结合本节要点的绘画解析:

山:山很大,但坡度还好,还有石阶,压力大但有路可走。这很像我当前的工作项目,项目是部门今年最重要的大事,因此一直承受996的高压,但由于以往工作经验的积累,并不会觉得手足无措,而是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接近成型。面对压力,我算是能够自我调节并按计划做事的。

人:画法比例写实,人相对山算小,但在画面中占比还是很大的,说明我有比较清晰的自我认知。

人物处于登山爬梯的动态中,说明动力水平比较高,遇到问题能够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确实在目前的工作中,虽然我不热爱交流,但也会主动汇报问题,协调工作进度。

人处于即将登顶的位置,说明离最终目标很接近了,工作上项目一期即将接近尾声,比较符合画面状态。

登山方式:登山方式是普通的用脚爬楼,充分配备了背包、水、遮阳帽、拐杖等物品,说明是个按部就班,做事之前会做好准备的人。我确实习惯在做事前就列好计划与清单,然后按照计划一步一步来做,中间遇到状况再进行调整。工作时很多事情,我会列任务清单表格,先看任务之间关联,确定好先后顺序再去做,不然会觉得脑子一团乱越做越焦躁。

画面是一个人在爬山,做事会比较相信自己的力量,但可能也意味着习惯单打独斗,忽略对团队与外界资源的运用。

关于金钱的卡点:

最近听课听分享,我正有这个疑惑,为什么自己起步那么慢?为什么自己迟迟没有起步?我找到了以下一些关于金钱的思维木马:

1.我并没做到很好,别人凭什么为我付费?

转变:做到很好的人可以帮助各个层级的人,做到1也可以帮助0基础的人,帮助别人还能让自己更好的学。况且三人行必有我师,谁说只有最好的人才值得被学习?

只要别人切实能因我受益,我就值得被付费。

2.赚钱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可我太忙没有那么多心力搞。

转变:赚钱方式很多,赚钱的量也有少有多,可以先从能用碎片时间完成的小事做起,从零碎的小钱赚起。

比如做画吧助教,好课分销,都可用碎片时间去做。

3.我不喜欢做营销。

营销是为了分享,带着爱去分享是惠人惠己,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但总会遇到知我者。

4.谈钱伤感情。

不敢谈钱是不相信自己的价值,内心觉得自己的付出无价值,所以才不敢去要求金钱回报。如果我会愿意为别人的时间和帮助付费,也应该相信自己的时间和付出同样值钱。

5.我不想别人觉得我是钻到钱眼里的人。

怕别人觉得我怎样可能只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扪心自问我对周围有钱人的态度是怎样的?只要是正正经经赚钱,我都还挺钦佩的,并且觉得别人坦然又高能。为什么对自己要这么苛刻呢?

心外无物,惧怕的都是自造的假象。

6.谈钱会显得很世俗。

我好像觉得淡泊明志,两袖清风的人才算有风骨,这种人才是纯粹的专精的。但现在很多高级人才薪资都很高,大企业大资本都愿意为专业买单,为什么没钱的个体却耿耿于怀。难道聪明的纯粹的有才华的人不配获得世俗上的无忧无虑吗?

如果配,那么我也值得一边纯粹一边拥有有钱的快乐。

本节听课的感悟和启发:

下午在朋友圈发了一条课程信息,并附上了自己的收款码,之后就有朋友问我是不是在搞传销,当时觉得非常困窘。

晚上课程中刚好讲到ABC法则,对同一件事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态度和信念,因而决定了后续的行动方式和结果。老师举了个开培训班的例子,说到对营销思路的转变,从酒香不怕巷子深,到“好课分享给大家是给有需要的人带来益处的福报”,帮助更多人,也让自己得到提升。这让我内心平衡了许多。

之前听课时,听到一个说法叫赚钱的发心,钱无好坏,全看用的人怎么想。正心正念正行,金钱能量就会源源不断地运转起来。

如果周围的圈子不理解你,也许并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圈子的问题。

这让我想起来一件事,之前我读心理学在职研的时候,有领导开会时对大家说我,别以为工作了还去学习会有人夸你努力,有时间学习不如多加班。当时我接触到的老师都是业界大牛,我很笃定学习是精神的盛宴,知识的积累对人生一定是有益的,因此对领导的评价很不屑一顾,也完全没有因此感到困扰。

但面对金钱的积累,我束手束脚,生怕别人觉得我市侩贪财,这很矛盾。这其实源于我内心的诸多木马,是我自己不相信金钱带来的正向力量和影响,所以才害怕外界的评价,对负面评价尤其敏感。当然我确实因小小的尝试收到在圈子里的负面反馈,但挣钱这件事,不能太过在乎“穷人”的评价。类比做其他事情,谁会听胖子讲瘦身经验?谁会听文盲做文学点评?圈子里自己没挣到钱,还对别人挣钱行为奚落的人,其实也不应当听信在意。也许该考虑换个圈子,减少低能圈子的消极影响。

马克思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金钱的积累对精神文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说人的欲望由低到高发展,有物质的底气自然就会往更高级的需求转化,而不会一直停留在物质满足上。叔本华早年继承家产,经商挣了许多钱之后深钻哲学,成为影响深远的思想家。

金钱是空性的,我们自己的信念决定了对金钱的态度。物质也并不会腐朽灵魂,倒不如说灵魂有空洞才是被腐蚀的原因。换个角度去想,如果能不必为生计烦恼,如果可以不为了房贷车贷琐琐碎碎而花大量时间去做不喜欢的工作,如果财富自由后能拥有全然的选择自由,是不是能更纯粹地投身于精神的提升?

想看到更高更远的视界,精神是一条腿,物质也是一条腿,两条腿走路会更稳当。

接下来的一小步(越具体越好):

1.多看看自己的银行账户余额,经常向钱表白。咳咳…我…我爱钱钱,我想要很多很多钱,走向财富自由,活出身心自由$_$比心❤

2.每天听财富冥想,让自己从潜意识接受金钱的能量。

3.向活得通透又有钱的榜样老师学习(angie,文清,李欣频),多看她们的书和课,改写自己的金钱木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