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财经·投资·理财经管金融

全球开启暴跌模式,都是美元加息惹得祸吗?

2018-11-27  本文已影响13人  七年蝉龟

暴风雨前夕的阳光总是短暂的。在黑压压的阴云笼罩之下,一切都在崩塌……

对经济前景的悲观乃至恐慌情绪,正像传染病一样扩散,引发资本市场的下跌。

股市跌,非美货币跌,大宗商品也在跌——甚至,甚至连比特币也在暴跌。

美股从10月3日开始,三大指数最深的调整都有10个百分点以上,纳斯达克近14个百分点。美国的明星科技股,除了微软外,其他都跌超20%,进入技术熊市。

更夸张的是石油,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度跌超30%,牛熊转换就是这么快。

还有终于放弃坚持的比特币,11月20日,比特币一度跌破4300美元。至此,比特币在年内的跌幅已经超过65%。相比从2017年12月17日涨至最高19891.99美元的顶峰,比特币暴跌近80%。

到底是谁主导了这场暴跌?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时间回到2018年10月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天在采访中说了这么一句话:“美国离长期中性的联邦基金利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消息出来当天,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到了3.2%。

接下来,美股和石油的走势就变成下面这样了。

美股和石油的拐点几乎在同一天:10月2日。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达到中性利率。这句话向市场传递的信号是美联储将会继续强势加息。

加息对美股当然是大杀器,市场不寒而栗,加上贸易战的潜在风险以及外围经济放缓的风险,市场对美国经济继续强劲产生了怀疑。

如果看到这里,你认为暴跌的原因找到了,那未免太简单了。其实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已经充分反应了。今年美股也有过几次暴跌,但后来也能反弹回去。但10月份开始的这次暴跌,美股已经下跌10%,仍没有止跌,显然还有另一股很强力量,加剧了美股的下跌。这一股力量就是美联储缩表。

“缩表”顾名思义,就是美联储要缩减资产负债表,从而不断地回收市场上的美元流动性。这是比美元加息威力更大的紧缩措施。加息只是提高美元的使用成本,而缩表是直接消灭美元。

2017年10月13日,美联储开启渐进式缩表。根据美联储的计划,2017年将从市场上抽离300亿美元,2018年将抽离4200亿美元,之后每年缩减6000亿美元,缩表会持续到2023年。

自开始缩表以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减少了3210亿美元(从历史高点降了7%)到4.14万亿美元的规模,这是自2014年2月以来的低点。

美联储缩表也是循序渐进的,鲍威尔知道,一下子把美元全抽干,美国自己也受不了。

因此按计划,缩表规模将每季度逐渐扩大,直至达到每月减持300亿美元国债和200亿美元MBS的上限,而上个月,美联储已经开始按上限标准进行缩表。

10月31日当天有三只国债到期,金额总计为230亿美元,而美联储并没有将这部分释放出的额度置换为新的债。

这也让在截至10月31日的一周里,美联储单周缩表规模创下纪录新高,达到338亿美元,其中包括238亿美元的国债,80亿美元的MBS(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和一些其它资产。

展望未来两个月,11月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将有590亿美元国债到期,12月将有180亿美元国债到期。这意味着,还有480亿美元国债被注销。

美联储这是铁了心要缩表,特朗普大概很快又要在社交媒体炮轰鲍威尔了。

还有一点许多人忽略的是,美联储其实还没有使出全身的劲缩表。按计划,到2018年,美联储要累计缩表4500亿美元,而到目前为止,美联储才执行了3210亿美元,才完成预定计划的71.3%。即便如此,市场已经哀嚎满地。如果明年美联储仍然加息缩表一起上,全球资本市场能不能顶得住,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这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美联储明年会暂停加息,更有甚者,有声音认为春天就会暂停加息。面对市场的哀求,美联储会心软吗?

这个答案也许只有鲍威尔心里知道。作为一个投资者,在面对极大的不确定性时,更应该把规避风险放在首位。未来,活下来,就是胜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