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人生

想要孩子成绩好,首先是父母提升,才能让孩子动力充沛去弥补能力的不

2020-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孟均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说是在教育孩子,实际上是让我们做九十分的自己,六十分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所有方法和手段,都源于我们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何让孩子动力充沛,要先倾听,在回应,再启发式的提问,再共情。有了动力的充沛就会弥补能力的不足。他被动的去做,不如主动的去做,是不一样的。那就是要提升我们自己的认知,才能带动孩子的认知,关系是第一位。那样会取得孩子的信任。信任是关键。自己的认知都不知道,你如何去带动孩子,指责和打击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

    我们每天看到孩子各种各样的缺点,想改变他,想改变孩子行为,不是用指责和打击来改变的,是用感情激发出来的,肯定和鼓励可以激发人的毅力。我今天夸你好,你会做的更好,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好来肯定,而不是去打击和挖苦,打击和挖苦只会让他越来越对自己失去信心。当我们用感情去激发孩子,肯定,鼓励,共情。孩子会有行为上的改变,成人也是。共情是要生死与共,真正的去理解当时发生的情况,只关心他这个人当时的心情,一定要去理解他的心情,感受到他的感受,而不是对这件事的评判或评价,去给他温暖。让他不孤单,情感是能推动孩子的动力的。那就是我与孩子是一伙的,去理解他,他的内心已经受伤了,你要去感受他的痛苦,而不是去用打击的语言去伤害他,那是在伤口上撒盐。我们有时候是很难去感受到孩子的感受,那是因为我们的认知有问题,因为你的欲望太多。功和名利放在了第一位。没有看见孩子这个人,当我们真正的看见这个孩子,也就是你能改变孩子行为的开始。我们要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心,去真正的理解他当下的心情。共情是一种理解,理解是支持的前提。共情是利他,是让他不孤单。

      我们来看看这个专家是如何和孩子做到共情的,这是一个小伙子得的是分裂症,父母非常的着急,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这位老师一来就看到孩子蹲在地下,打着一把伞。他观察了十分钟,然后自己也拿着伞蹲在那里,蹲了一个小时,没有说一句话,这个时候他起来喝了一口水,孩子就问他了,你为什么要喝水,他说,我是一个蘑菇,我要长大,因为这个孩子原来说过自己是个蘑菇,孩子听了他这么说,对哦,他也去喝了一口水,又过了半小时,老师又去吃了面包,孩子又问他为什么去吃东西,他说我要长高。因为我是一个蘑菇。孩子一听,自己也要长高,也去吃了东西,就这样,在老师的陪伴下孩子慢慢的好了。为什么孩子会去吃东西,我们想一想。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指责他,没有把他拉起来,他蹲在那,你是拉不起来的,如果去硬拉,会有很大的感情冲突。原来的我就不会和孩子共情,为什么呢?因为我有太多的不知,太多的欲望,就想让孩子学习好,哪里还能看到孩子的这个人啊!只看到他浑身都是毛病。就不要说能走进孩子的心里了。心里只有自己的那些欲望。是自己的不知,给孩子带来不少的痛苦,孩子四五次离家出走。孩子当年是多么的无助和失望啊!还好,我的孩子挺过来了,也是我最大的安慰。那时的我还执迷不悟,一直都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我的痛苦也随之以来。真是害人害己。

      老师是做到和他是一伙的,去感受着他的感受,与他生死与共,去理解他,陪伴他,给他温暖,他感受到了,老师是和他一样,也感受到了老师给他带来的安全感,所以他打开了心门,去接受老师,因为在他的心里,他得到了理解,一个人只有被理解,被温暖到,才会打开自己的心门,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安全的。这就是共情,感受着他的感受。而不是去指责和评判他,去贴标签。那样只会打击他,让他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甚至会毁灭自己。

    人生不可以重来,但可以醒来。当你醒来时候也是你重生的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