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哲思理事会·推荐社区好文(活动暂停)迎新班小队长收录区

没有自由,就没有教育

2022-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伊人阑珊
网图侵删

自由是什么?自由的最基本含义是由自己做主,不受限制和约束。

我们这一代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我们的父母口中,自由是散漫的代名词。我们从小听得最多的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

所以,当我第一次读到尹建莉老师的《自由的孩子最自觉》时,颇为诧异,不过因此也激发了我对真正的自由好奇探索的欲望。

一、自由是教育的底层逻辑

自由与教育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尹建莉老师说“没有自由,就没有教育”?

查了一些资料,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是主张自由教育的。并且,因为他们接受了自由教育,所以成为了杰出或伟大的人。

在教育史上,最早提出自由教育思想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教育家亚里斯多德。他认为自由教育是“自由人”的教育,在闲暇生活进行理智活动,从而使人的个性、心灵、智慧得到解放和自由。

更有代表性的是法国18世纪启蒙主义运动杰出的思想家,卢梭。他是自然主义教育的奠基者。他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是自由的。遵循自然的教育必然是自由的教育。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压制儿童的个性,束缚儿童的自由。

在西方国家,自由教育已成为共识。美国是当今世界的教育大国与强国,自由教育原则也贯彻得很彻底。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常青藤的大学校训都包含了”自由“二字。比如,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校训是”让自由之风劲吹“,杜克大学校训是”自由地接受,自由地给与“。甚至于西方还有一些以”自由“命名的大学,如芬兰自由大学、柏林自由大学等。

忽然就顿悟了,这些年为什么身边稍有成就的朋友,都纷纷将孩子送往美国或欧洲接受教育的原因了。

不过,月亮也不是西方的圆,中国老祖宗的文化就提到“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由婴孩朴素自然的本性出发,说明教育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回归人的本性。

人生来为人,拥有自由的权力。自由,源于爱,信任和尊重。

真心地爱孩子,就要为孩子创造自由的优良环境,让她自然、快乐、健康地成长。每个孩子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天使。充分地信任她,相信她的美好,相信她的自驱力。

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人才有可能舒展生命的活力,释放对外界最大最真实的善意。

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真正获得自由的孩子,他们真正地明白世界的界限在什么地方。

自由,不是放任,更不是放纵。有很多人会将“”自由“错误地理解为”散漫“'放任自流”或“无法无天”。这种对自由的理解尚处于一个幼稚的阶段。

那天接孩子放学的路上,我试探着问九岁的小女儿:”宝贝,你认为自由与散漫有什么区别?”

女儿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她说:“自由是没有约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有明确的目标。而散漫,是没有目标,是懒惰..............”。很多时候,我们真是低估了孩子的潜能。

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需要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权。

“自由不是信马由缰,自由是一种可以舒展的空间,是一种能够托举的力量,它让孩子有能力去选择,并且有能力抵抗生活中的一切虚假和脆弱。”

现代有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也主张”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只有自由,才能让一个孩子拥有”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否则过多的干涉,孩子的成长就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自然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认知误区

为人父母,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倾其所有,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

但是,常常因为对教育的认知不足,用力过猛,或者用错了方式,最后事与愿违,孩子不但成不了人之龙凤,有的还误入歧途。

在教育上,人们常常错把控制当成教育。尹建莉老师很形象地将这种控制比喻为绳索,她说:“每一种控制都是一条或粗或细的绳索,天天往孩子身上缠绕,导致孩子心理功能失调。被捆绑的孩子,他们最终变得心理失序,懦弱胆小,逆反暴躁,谎话连篇,刻板狭隘等等,都是有可能出现的症状。”

卢梭曾为此叹息“: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冷“。父母常常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肆意干扰与左右孩子的生活、学习与人生。孩子如同一个提线木偶,常常没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心不甘情不愿却只能机械地按照父母规划的路径行事。

社会上还有一种怪现象。俗语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了会打洞”之说,但不少事业成功的父母却培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问题恰恰就是,父母“在外是领导,回家也是领导“,对孩子过于管制与强势的缘故。

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

很多家长,经常扮演的是一个“穿西装的野人”,对孩子粗暴、严厉,自以为是在教育孩子,却在扼杀孩子的天性,将孩子推向平庸甚至悲凉的人生。他们如同“拿锄头雕刻美玉的农夫,生硬地把一块璞玉,一点点砸成小石头。”

过于管制与强势。尹建莉说”棍棒教育是一种精神底层的认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打骂孩子是无能教育和无耻教育”。虽言重,但深以为然。

我身边的亲人中,曾有过真实的一例因为棍棒教育导致的惨剧。我的叔叔是军人出身,对孩子非常严厉。我的两个堂弟,他们从小因为”顽皮“常常挨揍。小堂弟受不了父亲的教育方式,在可以当兵入伍的年龄应征去了西藏。据说西藏当兵很苦,但堂弟在部队表现得很出色。退伍之后,在县城找了工作,交了女友,即将要谈婚论嫁之前,不知什么原因惹怒了他父亲。据说被叔叔关上门一顿教训与皮带抽打。堂弟郁闷心烦之下,找镇上的战友一起喝酒。当晚喝醉后骑摩托回家的路上,不慎跌入路边的坑渠,抢救无效过世。一条”皮带“下陨落的珍贵生命,每逢想起,我的心中都会隐隐作痛。如今,我的叔叔因为疾病也在前几年过世。想必失子之痛一定让他曾经追悔莫及。这种因棍棒教育导致的悲剧,是一个血的教训,警示着身边所有的人。

所以,没有自由,就没有教育。孩子需要的不是“教育”,是真爱,是自由。

三、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能否给孩子自由,是成人能否有分寸地表达关爱、有质量地教育孩子的一块试金石。

作为父母,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了自由意志在教育中的宝贵价值,才能把自由这个无价瑰宝送给孩子。这是对孩子的真爱。

我很感谢我的父母。父母生了我和弟弟两个。在很多家庭“重男轻女”的时代,我恰恰更多地体会到父母对我的宠爱有加。宠爱的最好礼物便是对我的信任、尊重和选择的自由。人生路上,无论是求学还是恋爱,结婚伴侣的选择,父母都给了我的自由选择的权力。

自由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自由在每一个和孩子相处的细节中。卢梭说过,只要把自由的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不断地得出各种教育的法则。给孩子自由比管束更难,但理解透了就会变得简单。

简单地制定规则,限制孩子,表面看很用心,事实上确是教育懒惰行为。“谁不知道在一个弱小者面前,发号施令最容易?”

“上善若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家人之间提意见,应该和颜悦色的说,而不要声色俱厉的指责。

为人父母,身教重于言教。学会控制情绪,和声悦色,好好说话,善于倾听,积极反馈,是一个自我修行。

教育是一种自醒。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孩子与教育是一座桥。感恩上帝,孩子是最美好的馈赠。孩子让我们在修行的路上走向圆满。

教育是一种治愈,让我们克服内在自然的恐惧,因爱和自由,让我们变得无惧与勇敢。

一片广袤的草原上,孩子如同一匹小马。握着缰绳,是否要放手,或许你会犹疑。相信自己,相信孩子!让她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自由奔跑吧!或许过程中会摔几个跟头,不过没关系,她的人生会因此更加坚韧、绚丽、多姿!

父母之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得体的退出。父母对子女,是彼此成就,教学相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