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斜”字的读音,尤其是在古诗词里
前几天诵读散人大哥的《紫薇花开》,至杨万里有诗赞曰:“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时,为了不惹发音笑话,就想校准“还”和“斜”的正确读音。
关于“斜”在古诗中的读音,我记得斜字有时读“xiá”——
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又比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这样读起来也押韵嘛!
但《现代汉语词典》第1507页指出:“斜”字只有一个读音,但有三种意思:
①形容词,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
②动词,倾斜;
③姓。
而《古代汉语词典》第1731页则指出:
“斜”字有三种读音:
①xié;
②xiá;
③yé,陕西终南山山谷名。
根据其注解,“斜”旧读“xiá”。
也就是说,“斜”字在古时候读“xiá”。有两首古诗中出现了“斜”字的读音:
一首是唐代诗人李峤的《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另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以前的诗集注解中曾有特别提示,为了押韵,诗中的这个“斜”字可以读“xiá”。
但是近年来可能是出于“规范字音”的需要,“xiá”的读音便被取消了,以致于连《现代汉语词典》这样权威的工具字典中都显示,“斜”字只有“xié”的读音。
即便是为了“规范读音”,这种改法仍有待商榷,理由如下:
其一,古诗文不单纯是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民族的优秀文化,而这一民族文化的突出特征就是韵律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特别富有感染力。
上边的两首古诗都是押“a”的韵,若把“斜”字读成“xié”的音,整篇古诗的韵味便大大降低。
其二,从不少古诗的遣词规律来看,“斜”字在我国古代应该存在“xiá”的读音。如唐代诗人韩翃(音hóng)的《寒食》一诗中就有这样的一个“斜”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再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中也有一个“斜”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两首诗同样都是押“a”的韵,“斜”字也都正好出现在诗的“韵角”。**一、二、四句最后一个字的位置被称为“韵角”。
**
而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他们怎么可能连韵律都不讲究呢?
倘若当时“斜”字不是“xiá”的读音,诗人怎么可能把它用到这样的位置上去呢?
但“斜”字在古诗词里并非只有“xiá”音,《古代汉语词典》第1731页中就有举例,如杜牧的诗《怀钟陵旧游》中“斜斜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张志和的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斜”字都念“xié”。
看来,要判断在古诗词中“斜”字读“xié”还是“xiá”,应该结合整首诗或词连看,看有没有涉及到押韵的问题。若涉及到押韵,一般发“xiá”音,若不涉及押韵,则一般发“xié”。
查资料时还发现,网友真的曾因此产生过争论……问题不只这一个,还有诸如“白云生(深)处有人家”句子中,到底是“生”还是“深”。
还有人反映《敕勒歌》“天苍苍,野(ya)茫茫,风吹草低见(xian)牛羊。”现在教材已经修改为:天苍苍,野(yě)茫茫。或许“风吹草低见(xian)牛羊”也改成(见)了。
也有人说“一骑(ji)红尘妃子笑”,早已经开始读(qi)了。
……
“诗有古韵今韵,古韵久不传。”从古至今,现代人读古诗文不押韵就是很正常的事。
从为学生减负、精简读音的角度来看,减少一批除了在古诗里押韵之外其他没多大用处的读音,也是一大益事。
对脱离考试制度的人来说,统一读成xié,或是在古诗中单独读xiá,到底采取哪种方案,或已不重要。
至于我最后坚持按“xiá”音读,只为顺口,开心,随心而为。
我觉得这样灵活处理或许也无不可:在识字教学阶段或者说考试时,乃至单独研究这个字的读音时,必须按教学大纲读“xié”。
到了感情诵读阶段,应告诉学生“斜”字在中国古诗中有“xiá”(或者说接近“xiá”)的读音——这种读音的变化可以使古诗读起来更加富有韵味和感染力,从而使语文知识与民族文化水乳交融。
在尊重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一个“斜”字引发的热议和不同意见,可谓见仁见智。这不仅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态度,一种科学求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