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说纪律、写作与阅读
早晨一边做饭一边听书。今天早上听的是闺蜜做客广播电台时的录音,她提到了纪律,自己是自己纪律的制定者,也是执行者,她每天早晨写作,下午和晚上读书,不依靠不可靠的才华和灵感,而是自觉对自己进行写作方面的专业训练——与她比起来,我把时间花在了哪里?
……
我惭愧得都不敢跟人说……
我几乎每天都在反思,但总是迟迟不行动……
把闺蜜的这段话放在这里,时时警醒自己吧!
“我对现实一直保持敏感。这很重要,因为写作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对现实保持敏感,文学作品的主体是人,而人是处于现实中的,人的任何选择与行为都与现实有关,没有现实,人也就不成立。工作与写作,有时候是互相给予,有时候又互相抢夺,比如在时间分配上,我的做法是,绝不把工作带回家,家里的时间只用来阅读与写作。有了个原则,就会为了回家的写作,下意识地在单位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时间规划,让两边的事情不要打架。但事实是,一开始两边经常打架,一打架我的心情会不好,不好就会影响两边的工作效率。所以,为了搞好两边的关系,就得自觉地形成一套纪律,而自己,就是那个既制定纪律、也执行纪律的人。纪律对一个作家很重要,它的作用非同小可,任何事情好像都是如此 ······,我对自己有一套纪律,对纪律的执行很重要,好在这些年我已经形成了每天写作和阅读的习惯,所以,阅读与写作的方向是越来越清晰。一般来讲,会有短期和长期计划,阅读和写作同时进行,都是有明确方向的,不再是像初期写作时那样随意。你所说的创作要求是哪方面的?在数量上面不会特别要求自己,比如说每天必须要写多少字,没有这个要求,只是尽力去写,写好每一句,边写边改,写多少算多少。我一般每天早晨和上午写作,下午和晚上阅读,打破这个节奏时候会有心理不适。我的爱好很多,种花、打乒乓球、画画……但今年下半年我发现不能这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把自己想成是万金油,那样什么都做不好。想要做好一件事,就得学会放弃其他。我在慢慢收减自己的爱好,只留下不能舍去的那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