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专题周刊008|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文 /小李飞道
卷首寄语: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是王安石变法的核心经济思想,也是他与反对派大臣们争论的一个焦点。 王安石认为社会财富并不是一个 一成不变的定数,而是可以通过价值创造行为来不断增加的。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 下之财”;“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 天下”。在近千年前能有如此先进的经济思想,我国古人的智慧实在是深不可测。
我一直认当今社会的经济学观点是倒退的,很多完全没有超出古人的智慧。
然而最终变法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先进的经济思想无法得到实现?精心设计的改革政策一到实施阶段就变 得面目全非呢?究其根本,这可能是因为王安石的经济思想和改革政策已经先进到了无法在当时中国传统社会中得到正确实施的地步。王安石想进行的是经济层面 的改革,然而他碰上的却是社会制度层面的瓶颈!如果放到当今的土壤可能就能完成过去的改革。
治国的理财思维如此,治身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未必能有机会治国但每个人都能治身治家。希望大家运用贤者的财富智慧在今时之日打理出一片天地……
翻开理财这篇选刊,期盼其中的某些篇章能使您受益些许。
1、拖天航线图 /为什么不要劝身边人理财
赚了吹自己,赔了怪别人。只能吃肉不能挨打。这些极端又不太健康的风险厌恶情绪一直是我国一部分群众的典型心态。这一点在咱们的长辈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也许是贫穷年代遗留下的伤痕太深,他们总是睁大眼睛盯着自己的钱袋子,生怕白白损失一分钱。
有趣的是,极度节约和贪便宜往往是一块硬币的两个面,总是一起出现。我们经常发现,越是那种亏钱如失血攒钱如保命的人,越是会看重无足轻重的蝇头小利。
更不巧的是,大部分的老一辈人通常对金融知识与技巧认识不足。在他们的印象里,除了银行以外的机构统统不可信,但是却没有充分意识到,银行也会坑人,更有许多打着银行旗号坑人的人。
这些心理与认知特点叠加起来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上演了一幕幕喜剧、闹剧、或者悲剧。
2、夏语Aaron/ 保险姓保」没你想的那么单纯,老夏和你唠唠行业风向
风向变了,是我今年最大的体会。
今年,是行业的拐点。
经历了一段爆发式的高速增长期,接下来的时间进入了行业洗牌期,或者可以说是“纠偏期”。
3、吴乔
就想单纯说说,投资收益超过工资以后,人会有啥变化。
第一 再也不看成功学、励志文和鸡汤文
原因很简单:没空。
很多人都说不喜欢“鸡汤”,喜欢“干货”,但是不得不说,鸡汤才是刚需。
为什么?
因为看鸡汤不用动脑子。
哦对了,这里的“鸡汤”,包括成长、励志、思考这些同品类的标签文章。
在简书以及其他任何平台上,写鸡汤类的文章都是“零门槛”的,有些心得体会,都可以提笔分享,于是乎,这些板块的文章相当热门;相比之下,投资理财类是真的需要“干货”、读起来颇费脑子的,但这个板块的文章却少得可怜。
没办法,这是也是大脑进化的结果:为了节省能力,所以必须懒。
4、人神共奋
很多自律的人生,都在期待放纵的那一刻……
1/5、出租车司机为什么放弃赚钱的机会?
5、青红粉白
我2009年考驾照时,那是北京驾照考试改革第一年,严得不行,怕会挂掉,就疯狂练车,练到可以超级快速倒库,侧方停车,一直练一直练,考科目二那天,我早早到,教练对我们几个说,好好练,现在仨个挂俩,不练过不了。但他和我说,你不用练了,就是我考挂了,你都不会挂。哈哈,后面顺利通过。
但说到我的死穴游泳,那真是费了劲,有位教游泳一直以5分钟包会出名的朋友,教了整整两小时,我刚学会仰泳,还得有人在边上呆着,不然就死活仰不下去。
朋友说,教你个绝招,你闭气,沉到水下,试着慢慢吐气,然后打坐,坐到泳池的地板上,然后就妥妥的不怕水了。
再然后...没有然后了。
当水没过脖子,我就感觉水晃得眼晕,脚踩不稳,根本站不住。
反复试了几次,泡在水里,手指都冻紫了,还是没法沉到地板上。
朋友反复说,这么简单,到你这,咋就这么难呢?不就是一两分钟的事儿么?
我冻得瑟瑟发抖,连说,就没遇过这么难学的东西,你看着我点,别淹死了,额...
啊啊啊,反复学了三四次,到现在都没有办法自己游个全程,汗颜。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你以为的冒险,只是别人的小菜一碟。
6、少宏少宏
今天,我读完一本书,并为你绘制了它的思维导图。读完本文后,你只需要重复看6次,每次20分钟,你就可以永久记住这本书。用它来指导你的生活,实现你逐步积累财富的目标。
本期共计筛选优秀文章6篇,都是用心之作,排名不分先后,感谢各位作者的分享。
畅谈财富之事,奔向财富自由,我们在财经·投资·理财等你。
理财专题敬献
作者:小李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