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文海烟雨亭诗情激荡,自由飞翔

合成谬误(读书笔记)

2018-06-22  本文已影响362人  161f09651b9e

在《东吴相对论。合成谬误的陷阱》这一期节目里。两位主持人谈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人利益与公共福利的关系问题。他们是这样说的:

  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个体追求他自身利益的时候,会自动地成全公共福利。为什么?实际上也不是自动,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调节。比如,亚当。斯密说,当我们享用丰盛的晚餐的时候,并不是酿酒师要讨好我们,也不是那个厨师之所以把食物做得那么好,是为了她自己生活得更好,酿酒师之所以酿出更加美味的酒,是为了他自己生活的更好。这就是所谓“每一个个体追求他自身利益的时候,会自动地成全公共福利”这样一个原理。这就是亚当。斯密对市场作用的一个经典的表述,但是后来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这里头是有问题的。市场会失灵。并不是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一定会成全公共福利。这样的反例非常多。开车的时候道路通行不顺利,每一个人总想比别人开得快一点,看到旁边那条车道的车比较少,他就马上溜到那条车道上去,这样就往前挤了几十米,然后发现还在堵,他又钻,不停地钻来钻去,实际上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因为整条道路的堵塞恰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少这样的人不停地变线而造成的。变线肯定要插队,后面的车行驶起来就会缓慢,整条道路就会变得更加拥堵。每一个人非常“理性”、非常“聪明”地追求自己的私人福利,会使公共福利大大下降,而公共福利反过来使个体的福利也下降,这就是所谓市场失灵。有一个经济学家叫萨缪尔森,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把这种现象归纳成一个概念,叫“合成谬误”。什么叫合成谬误呢?就是从每一个局部看上去好像是理性的、正确的、有效率的,加起来它却是一个谬误。好多人好像很聪明,总特别机灵,特别会见风使舵,随机应变等,你会发现这样的人其实没有多大出息。而且如果这个社会有很多这样的人,社会也会没什么出息,社会的整个运营效益也会大大降低。大家都是“聪明人”,智商都特别高,然而导致集体的智商巨低,三个诸葛亮还不如一个臭皮匠。

  我想,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都由“合成谬误”的问题。几个月之前,我在网上和一些网友就“教育,向高还是向低”的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我的一些反对者坚决主张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他们的理论基础,就是亚当。斯密这类观点。有一位网友说得最清楚:“人人追求自己的幸福就是追求全人类的幸福。在竞争环境中,人人的野心能促进公共利益的发展。”显然,这种观点是很片面的,反例非常多。事实上所有的犯罪都可以理解成犯罪分子在追求他们个人的幸福,然而其结果,肯定不会带来“全人类的幸福”,否则还要警察、监狱何用?我在路上看到一个老人跌倒了,心里想我要是去扶她一把,弄不好他可能会额我,于是我赶紧躲开了。这个举动当然是我“理性”的,“聪明”的选择,我这也可以算是以消极的方式“追求幸福”(避祸),然而我的这种做法能增加整个社会的福祉吗?所以,亚当。斯密的这种理论,很容易变成自私自利者的辩护词。有些文人很伶俐,能说会到,振振有词。他们迷信市场,迷信个人,迷信“看不见的手”。可是他们凑到一起,生产出来的产品却是个“合成谬误”。我说服不了他们,因为我没有他们聪明,我只希望那些还没有被这种理论俘虏的人保持清醒,看问题不要如此片面。市场自有市场的作用,个人自有个人的作用,但不要把这种东西神化。亚当。斯密的理论,可作参考而已。

读后感:可以说所有的理论应该都是绝对真理,有可能是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真理。特别是人文社科,经济政治类的。

  比如我们的社会矛盾就是不断变化的,可能在解放前就是国家,民族存亡的矛盾,还有不同阶层之间的巨大的摩擦和对抗。而解放后又有新的矛盾。而现阶段按照习大大的说法是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的消费升级的矛盾,云云。

  那么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诞生时间也不长,我们的现代社会商品经济化,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再到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等。一切都是在变化中的,谁也很难用一种理论能完全解决我们人类社会的经济问题。不然,经济危机就不会爆发了。

至于文中所谈的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的动力到底是什么?按照《理性乐观派》的观点,应该是来自于交换,而这种交换产生了财富,产生了新的技术,新的发明创造。而这种交换其实也是在一定程度是满足个人的需求的升级!从这点来说,斯密的理论其实是没有问题的。只有不断升级的人的需求才会让社会不断去发展,物质和精神文明也会不断的进步。而其中的社会问题,不应该是反对这种理论的悖论。就算是插队,或者是中国式的过马路,按照经济学理论从一定程度上也是合理的。毕竟节约了时间成本嘛。那么犯罪现象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人类心理学的问题,穷人的犯罪很多时候是经济问题,那么富人也有犯罪啊,还有宗教问题,恐怖主义的问题,那就更加的复杂了。也就是说由于人的思想的多样性,复杂性,还有环境的因素等等,都会造成各类犯罪的产生。而如果到了高度物质文明的时代,可能由于经济问题产生的犯罪就会相对要少,而到时候又会是什么犯罪?谁也说不清楚。

  自私应该是人的天性,对自由的追求也是一种天性。合成谬误现象其实个人理解是不是归结于效率的问题,还有利益分配的问题,那么对于一个整体,一个企业,一个单位,如何追求整体效率的最大化,确实需要权衡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分配问题,就一个国家来看,同样也是如此,经济利益,政治利益,都是需要考虑的。所以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才会早就当前各种知识理论盛行,这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事情。我还是觉得个人利益应该和公共利益是不矛盾的,公共利益其实是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的,最终那些小聪明的人还是会意识到问题所在,而大多数人也会形成一种维护的秩序感,必然会影响到个体。所以这种合成谬误的担心还是不用过于去担忧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