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的劝谏成分主要表现在,谏必须首先满足下级对上级,曹刿是乡人,鲁庄公是君王,符合这个要求。接着“谏”是下级对上级的劝说使之改正错误,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发现鲁庄公本来要作战,从“公将战”“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可以看出,曹刿劝说他不能贸然行动,应该把握实际,取信于民,采取合适时机,避免对战争的错误认识。
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曹刿问到战前准备的时候,问了两次都表示对鲁庄公的回答不满意,第三次终于说“忠之属也”,可以作战了,并带上我一同前往,因为这时鲁庄公在曹刿的引导下意识到应该把握取信于民的实际情况。后来在战场上,曹刿却以“不变应万变静观其变“,只说了四句话,非常简短,每句只有两个字,实际上这短短的两个字也正是建立曹刿善于把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这样的处理,透露了作者的独具匠心:文章的重点,不在于战争,不在于战争如何取胜,而在于战争为什么取胜——决定这场战争并取得胜利的人,这个人的思想,这个人的战争理论,这个人的劝说艺术。因为本文是曹刿“论”战,重点在于曹刿劝说鲁庄公应采取正确的“战争论”,而这些理论,又是以战争的胜利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和实践性。因此,与战争有关的思想,都会精准精炼地留在文章中,而以战争活动胜利的五官的非思想性的感性形象,就不再提及,留给读者悬念和想象空间,这才是故事。
另一方面,当曹刿请见,说了“肉食者鄙”,这对于鲁庄公是带有侮辱性的。真要刻画性格,可用的笔墨很多,但是,作者却一点形容、一点渲染也没有。又比如,在战场上,一个“乡人”居然敢反对国君的意见,还是连续两次,这其中的表情、心理也都省略了,回答也如表格所示简简单单两个字,没有一个形容词,全是名词、代词、动词,把可以流露感情的空间压缩了,不想浪费一个字,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引发读者想象和阅读的兴趣,唯一可能流露感情的只有两个感叹词:“矣”(“啊”),这样的人物,其思想和气质是不是不同于平常人?
《左传》作为国史,对人物的肯定或者否定,是不可以直接从文字中表露出来的,这由我国传统的“实录”、“史家笔法”所决定。史家的原则,是秉笔直书,一字寓褒贬,读者可以从这样含蓄简单的表达中看出来。比如,鲁庄公和曹刿在战场上的对话,对于鲁庄公,他作为统帅,一直听取曹刿的建议,会不会显得鲁庄公没有主见、不会打仗?或者说,作者是想让读者知道,鲁庄公虽然擅长打仗,但是乐于接受他人建议,用人不疑,终于取得胜利,也是一个不错的君王了。这种含蓄却又乾坤的写法,成为史家写作的传统,叫“微言大义”——最经济地写出必要的东西,也为读者提供更具有复合性和多元性的理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