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帅哥图鉴|小清新派一哥花落谁家
三伏天儿,特别需要清凉感
所以今天来杯夏日特饮凉白开
说一位特别清雅的人
唐朝帅哥图鉴
小清新派一哥|孟浩然(689-740)
现在写个东西、装个修、化个妆都会要求按不同的感觉来,其中“小清新”就特别招人青睐,然而早在千年之前,有一个男人,用诗作把小清新发挥到了极致,那个时候叫“山水田园派”,他就是孟浩然。你天天挂在嘴边的不要苟且的生活要诗和远方,人家千年之前就妥妥的过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生活了。
孟浩然出生在湖北襄阳的一个薄有恒产的小康之家,据说是孟子的第33代孙,典型性书香世家,年少之时基本都是与诗书为伴,书香世家对孩子必有长远安排,因为长大了那是要参加高考(科举)的,孟浩然除了弟弟还有一个发小,叫张子荣,二人曾一同隐居鹿门山。
从孟浩然青年时期的诗作看,孟浩然的阅读量是很大的,比如20岁所做《题鹿门山》“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木,石床卧苔藓”即取自《后汉书·逸民列传》中的典故,真的不愧是书香世家,典型性腹有诗书气自华。
24岁风华正茂的时候,张子荣去考科举了,不久之后孟浩然也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长江流域各种路过,游历期间,他广交朋友,其中不乏上流社会名仕,对于他而言,无论从才情还是家世上都算不上高攀的,当然如此这般也是有着入仕之心的,往上数它的祖辈们要么就是当公务员的,要么就是被邀请当公务员但是婉拒的,然而命运啊就是这么捉弄人,求什么什么不来,率性而为的却遍地开花。
有人奇怪他为什么年纪轻轻和张子荣隐居,为什么人到中年又进京考科举呢?我也是很八卦了,研究了一下感觉是这样的。
看一下历史对照,孟浩然拒绝科举,和张子荣隐居鹿门山的时候正是唐朝比较混乱的一个时期,再开明的朝代,女帝登基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理解的,而张子荣出山科考,孟浩然出游谋仕正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以后,唐玄宗的前半生也是大唐王朝的开元盛世,世界级的巅峰时期,又有哪个热血男儿不想报效一下呢?
只感叹入仕一直不得,诗作却遍地开花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孟浩然人品高洁,对朋友也是很仗义,朋友也是交了遍天下,达官显赫有,文人骚客有,贩夫走卒也有,文人之间互相唱答诗作也有很多流传到了今天,比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比起自己当初想过的人生,实际的一生也算是另辟蹊径不走寻常路的轰轰烈烈了。
其实,就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眼里也有一千个孟浩然。你们心里的自然不是我写的这样子的。
所以闲话不说,我们今天说一首诗,它就是当今国学启蒙四大天王诗之一,先说说这四首诗,我一说你肯定点头,这四大天王诗就是:
《咏鹅》、《春晓》、《悯农》、《静夜思》,有没有点头如捣蒜?
其中的《春晓》就是孟浩然的大作了,其普及程度之高基本是家喻户晓的程度吧。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贪睡不觉天已破晓,
醒来听到处处的鸟啼声。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不断,
花儿不知被打落了多少。
这是孟浩然隐居鹿门山的时候做的,孟浩然用了二十字,抓住了春日贪睡醒来的一刹那灵感,生动的描绘了春天生动的景致,抒发了惜春爱春的美好心情。
睡到自然醒,闹钟是鸟啼,窗外皆是烂漫春花,羡慕不羡慕?
想不想也有这样的生活,那首先你家要薄有恒产,啥意思呢,就是家里有屋又有田,这样才可以不用工作过隐居生活,其次要饱读诗书出口成章,这样才能在春眠自然醒后写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而不是“哪来的鸟叫烦死了。。。”
小知识
鹿门山在哪里?
鹿门山在湖北省襄阳城东南15公里处。
为什么叫鹿门山?
鹿门山原来的名字叫苏岭山,东汉建武年间,光武帝刘秀带领侍中郎习郁在苏岭山巡游,君臣二人夜里梦见两只梅花鹿护驾,于是刘秀封习郁为襄阳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习郁到任后马上在苏岭山修建寺庙,又在寺庙大门口放了一对石鹿,因此寺庙就叫鹿门寺,久而久之苏岭山也渐渐被人叫做鹿门山了。
今天就说到这儿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