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篇 祖乙
第29篇 祖乙
祖乙,商朝第十三任君主,三示之一,即商朝三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之一,王位传到祖乙时,商朝国力渐弱,经过祖乙的治理,使国家又强大起来。
祖乙元年,当时商朝都城设在相,因相地在黄河下游,有时河水大涨,洪水就泛滥,不但庄稼被冲毁,老百姓的居所也经常受到侵害,生命财产都有危险,而且也危急都城。
祖乙为此整日紧缩眉头,寝食难安,他身边的贤臣巫咸的儿子巫贤挺了解他的,便直言向他启奏说,大王之虑卑职早已洞察,依臣下之见无非迁都而已,祖乙听后甚是开心说,既然你已了解,就该为孤谋夺。巫贤于是建议迁都于邢。
迁于邢后第二年,因为河患又将邢冲毁,于是再次迁都于庇。之后再庇建都城,立宗庙,造宫室,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王朝再度兴盛起来。
商代的科学也得到一定的发展,祖乙在位时,有个樵夫叫万年,万年平时对节令时间有所研究,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砍完在树下休息。眼望着树影出神,没一会,他发现树影已经移动方位。万年灵机一动,何不用日影从长短来计算时间,回家后就设计一个日晷仪用来测算时间,可是一遇上下雨天阴天就没用了。
有一天,万年砍完柴在泉边喝水,他看到崖上的水往下滴,滴水很有节奏和规律,万年受到启发,回家后就制作了一个漏壶,利用滴水的方法来计时。这样不管阴天晴天,都可以正确掌握时间。
有了计时工具,万年也更用心观察天时节令变化,通过长时间归纳,他发现每个三百六十多天天时就会重复一次。这时万年带着日晷仪和水漏壶去觐见商王祖乙,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说明给祖乙听,祖乙觉得万年说的很有道理,就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盖起日晷台和漏壶亭,还派了十几个人给万年差遣。
从此万年专心致志的研究时间,经过一段日子,万年推算出初步成果,日出日落有三百六,周而复始,一岁有十二月,子时夜交,旧岁已完,然后又开始春,希望祖乙给定个节名,祖乙觉得春为岁首,于是定为春节。
祖乙见万年为制日历操劳,相请他入宫调养身体,万年说,多谢天子厚爱,目前的太阳历还是草历,不够准确,我要把岁末尾时也闰进去,否则时间久了,又会造成节令失常。
经过数十个寒暑,万年精心制定的太阳历终于完成,此时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万年把太阳历献给祖乙,祖乙深受感动,把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61512/0d773e378af4b4b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