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的雪写够百万字,日更挑战互动生活家

你连真伪需求都分不清,如何断舍离?

2018-01-10  本文已影响71人  勿忘浅笑
你连真伪需求都分不清,如何断舍离?

简约生活需要断!舍!离!

自从近藤麻理惠的整理魔法一出现,断舍离就风靡了全球,风靡了全网络。

人们混沌的脑海仿佛得到了一种清晰的指标,一言不合就来个扔扔扔。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断舍离呢?

叨叨说:有脑子,走遍天下。

可是,曾经的我,出门从来不会带脑子。常常糊里糊涂,买回了一大堆不合适的东西,生活被弄得一团糟。

很想问问大家,以下几点有多少人跟我有着惊人的相似呢?

1.我总是买买买买


双十一的时候,别人在淘宝上买买买,买衫买鞋买化妆品……

我也在当当上买买买,像一个饿坏了的孩子,买了一大堆书。

结果,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于是,脑海常常出现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总喜欢买书,即使无法读完这些书?

我为自己找了个答案:

因为喜欢,所以任性,一定要买买买!

但是,书一回来,我就后悔了。

为什么?其实,书多也是一种累。

朱光潜说得对: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饥不择食,如同囫囵吞枣,如何取其精华?

所以说,懂得选择太重要了。

你连真伪需求都分不清,如何断舍离?

2.我总足对打折的商品虎视眈眈


比如,逛街的时候,无意看见某品牌服饰打折了,忍不住冲入店铺,随手拿起一件就舍不得放手了。买回来却后悔了,热情尽消。

比如,有一次去超市买牙膏。看见旁边一只新牌子的牙膏正在搞特价,还买一送一,配送一只漂亮的小瓷碟,一心动买了。

表面上,我拾了便宜,该附上一个高兴的表情才对。

可是,那支牙膏,我只用了一次,就被我打入了冷宫。

那只漂亮的小瓷碟,被我不小心打烂了,我简直无话可说。

买了打折的商品,我的生活质量也被打折了。

3.我总是对免费的商品无法抗拒

记得,有一次,某水果店开张了,只要转发二维码到朋友圈,再加上一定的点赞数,就可以得到一个卡通图案的小碗。

我兴奋不已,群发了好多条信息求赞。一直看着手机,无心工作。去领取的时候,看见长长的队伍,简直傻了眼。但我鬼迷心窍,竟傻傻地排了一个多钟头,就为了一只碗。

这只碗,第一次装上开水,便自动裂开了。

我简直欲哭无泪。

赔上了时间,精力,人情和美好的心情,结果却事与愿违。

不得不说,免费的都是最贵的。

你连真伪需求都分不清,如何断舍离?

4.我买了用不起的

记得在艾小羊的一篇文章里有提到一个女孩,拿了一只中号的Fendi  peekaboo过安检。工作人员让她过安检,她不干,怕磨坏了。两人僵持不下,工作人员只好手持金属探测器帮她过包。“别挨我的包”她大喊。

看来,这只包包比她的生命还重要。

虽然,我买不起这样的贵包,但曾在我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买了一只真皮包包,一直不舍得用,只有在去赴宴聚会的时候,才小心翼翼地拿出来。最后一次拿出来的时候才发觉,皮质已斑驳,色泽暗哑无光,就像一棵室外的大白菜被移到温室里一样烂掉了,我心痛得不得了。

艾小羊说,不舍得,就是用不起。

是啊,买了用不起的东西,其实就是一种奢侈的浪费。

5.我总是不断地入坑

圣诞节那天,好友在朋友圈上发了一段感慨:

2017年最扎心总结,买书没看,买课没听,买健身卡没练,够扎心了么?

真的太扎心了,说的就是我好吗?

2017年,我开了一张保健的美容卡,十次体验,一次也没去过,几百元付之东流,泪目!

最后不得不安慰自己:既然外表无法提升,那么就在这个知识付费的时代安在家中提升内在吧。

不甘示弱的我,上网买了好几个微课。

结果发现:真正听完的,只有那么一两个课程,其余的都静静躺在那里,按兵不动。

怎么办?说好要断舍离呢?

人啊,为什么总是花不必要的钱,买不必要的东西呢?

本质原因,大概都是为了缓解焦虑,而并没有真正关注到自己内心的需求罢了。

什么是需求?

简单来说,需求就是人们愿意支付一定的成本去满足的愿望。

需求的本质就是痛点。


什么是痛点?

痛点就是用户在具体场景下,觉得不爽,且不爽的频次高,强度大。

只有经过思考判断,了解痛点,你才能找到你的真伪需求。

如果你连真需求和伪需求都分不清,又如何断舍离呢?

什么叫伪需求?

通俗来说,就是你感到不强烈的并不是非要不可的需求。

你连真伪需求都分不清,如何断舍离?

举个例子吧。

前两天,我到朋友家作客,看见茶几上摆着一个很漂亮的玻璃茶杯,很喜欢,很想拥有一个,并向朋友打听,从哪买来的?

朋友很热情,开心地介绍说,只要加了她某个好友的微信,转发图片到朋友圈,截图给这个好友,就可以免费得到这样一个杯子了。

我当时就犹豫了,问自己:

我到底要不要加她微信?

我真的需要这样一个隔茶叶的玻璃杯子吗?

针对这些问题,我运用了叨叨逻辑思维课上的一些要点,认真地分析了一下:

01 我的需求是什么?

(就是想在这个冷冷的大冬天,喝上一口暖暖的茶,且随时喝随时都是暖的。)

02 使用的频次高吗?

(不高,一般都是喝开水,很少放茶叶)

03  使用场景在哪?

(一般都在家里使用)

04 痛点是什么?

a)杯子虽然有隔热套,但不保温。

b)  易碎,碎片锋利,家里有小孩(危险)

c)  骤冷骤热,易爆裂(危险)

D)  往下倒放的时候,盖子边沿有露水迹象

05 需求强烈吗?

(它的外表很美观,我很喜欢。但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家里有比它质量更好的杯子,我的需求已经不那么强烈了,很显然,这是一个伪需求)

经过思考,思路清晰了。我放弃了拥有这个杯子的想法,摆脱了一件鸡胁的存在。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不想随便地乱加陌生人的微信,不想自己的朋友圈变成了一个“杂货店”,也不想盲目地堆积一些用不上,使用频率过低的东西,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

当家里清爽了,人才会变得清朗起来。

当你从生活的迷茫和琐碎中抽离出来,用产品思维方式去分清了哪些是痛点,哪些是伪需求,哪些才是你真正的需求。断舍离就不再头痛。

断前不犹豫,舍弃不后悔,离得更洒脱。

选择变简单了,生活更从容了。

戴维·斯塔·乔丹说过:“没有正确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

真正的人生,从整理自己的内心开始。

关注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把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有脑子,有想法,才会走遍天下。

不去思考,没有行动力,一切然并卵。

下一次,如果你也遇到类似的情况,不妨问问自己: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让你的大脑动起来,找出最本质的需求。

你连真伪需求都分不清,如何断舍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