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中的领导力”第二篇: 王熙凤的脱口秀
“红楼梦中的领导力”第二篇:

王熙凤的脱口秀
王熙凤的管理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关于她的口才,很多人评价不一,有人认为她是“一味媚上”,有人认为她“嘴甜心苦”。
诚然,王熙凤是个狠角色,但不能因为她是个“烈货”,就因此贬低了她的口才。
口才看似“耍嘴皮子”的功夫,其实是一个人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的正是思维的敏捷、清晰的思路、业务的熟悉等等。还有一点也很关键,王熙凤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领导者个人魅力中,我最欣赏的一点就是幽默。幽默其实也体现很多能力:包容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不同视角解读事物的能力。
王熙凤的每一次出场,都可以看作是一场精彩的脱口秀表演,下面我挑选几个精彩的片段和大家一起欣赏,并以此来分析她口才的高超之处。
片段一:有理有据论袭人
第三十六回,王夫人问王熙凤:“老太太屋里几个一两的?(是指每月拿一两银子工资的丫鬟)”得知有八个是包括了伺候宝玉的袭人之后,就说:“你宝兄弟也并没有一两的丫头,袭人还算是老太太房里的人。”这其实是王夫人琢磨着给袭人“涨工资”,王熙凤如何不明白,忙说:“袭人原始老太太的人,不过给了宝兄弟使。他这一两银子还在老太太的丫头分例上领。如今说因为袭人是宝玉的人,裁了这一两银子,断然使不得。若说再添一个人给老太太,这个还可以裁他的。若不裁他的,须得环兄弟屋里也添上一个才公道均匀了。就是晴雯麝月等七个大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一吊,佳蕙等八个小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五百,还是老太太的话,别人如何脑得气得呢。”
她这一番话,薛姨妈有个很好的评价:“只听凤丫头的嘴,倒像倒了核桃车子的,只听他的账也清楚,理也公道。”所谓“账也清楚”,指的是王熙凤对贾府的人事状况很清楚,什么职位有多少人,每个岗位的岗位工资是多少,都记在脑子里了,随口道出。所谓“理也公道”指的是她充分论证了“袭人每月一两银子月钱”的理由:第一,他是老太太屋里的大丫头,不过是借调到宝玉屋里做事罢了;第二,如果不借了,直接调到宝玉屋里的岗位上,为了公平起见,还得给贾环再配一个丫鬟,这就增加了支出;第三,宝玉深得贾母宠爱,他房里丫头工资的定级,都是贾母亲自做的,CEO的话,谁能反对?
大家看看,她的话看似表面功夫,其实如果没有对业务的熟悉、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说得出来吗?还有一点最关键,就是她准确猜度到了总经理王夫人的心意,王夫人想给袭人提岗位、涨工资,如果目前一两银子的月钱都受到质疑,那怎么能提到二两银子一吊钱呢。这下,有了王熙凤的充分论证做基础,王夫人终于下定决心把袭人从丫头的岗位上调到了“准姨娘”的岗位,工资由自己来发,“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这样更加水到渠成。

片段二:“欲扬先抑”调气氛
王熙凤很多时候的幽默,是用来调节气氛的。比如第四十六回,贾赦想娶鸳鸯做妾,鸳鸯不愿意,贾赦夫妇想尽各种办法苦苦相逼,鸳鸯无只得告到贾母处。贾母大发雷霆,连王夫人也被骂了。盛怒之下,没几个人敢开口说话,探春算是有勇气的,也只敢“陪笑着”替王夫人辩解了两句。只有王熙凤,这时居然还敢“抱怨”贾母。
贾母发现自己错怪了王夫人,笑道:“凤姐儿也不提醒我。”凤姐儿笑道:“我倒不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倒寻上我了?”她这句话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大家都想听听贾母的不是。王熙凤说:“谁教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的表达手法,王熙凤用得驾轻就熟。当然了,这样的方法是有风险的,你得确保你的“抑”很有水平,等“扬”的时候,能把这“抑”找补回来。比如王熙凤说了上面那段后,贾母笑着说:“这样,我也不要了,你带了去,给琏儿放在屋里,看你那没脸的公公还要不要了!”王熙凤赶紧通过“自黑”来拒绝:“琏儿不配,就只配我和平儿这一对烧糊了的卷子和他混罢。”
几句玩笑话,说得贾母和大家都乐了,才把刚才紧张的气氛调节了过来。为了进一步巩固和谐社会,她还陪着贾母打牌,利用鸳鸯故意输给贾母,还假装小气,并用拟人化的手法,指着贾母素日放钱的一个木匣子说:“那个里头不知顽了我多少去了。这一吊钱顽不了半个时辰,那里头的钱就招手叫他了。”面对平儿又送来的赌资,她索性说:“不用放在我跟前,也放在老太太的那一处罢。一齐叫进去倒省事,不用做两次,叫箱子里的钱费事。”这些生动活泼的话彻底逗乐了贾母,“她笑的手里的牌撒了一桌子,推着鸳鸯,叫:快撕他的嘴!”
王熙凤奉承领导的本事自然是一流的,但并不是她所有的脱口秀本意都只是为了讨好上司。比如上面的这一幕,其实她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压事儿”,不然,以她的口才,落井下石对付一下自己那讨厌的公公婆婆,是没有问题的。但她并没有这样做,终极目标,还是考虑着一家子的和谐。这其实体现了一个领导者的胸襟,邢夫人屡次给王熙凤难堪,但王熙凤并不是那种睚眦必报的人,或者说,她还是头脑很清醒的,知道自己“终究是那边的人”,自己的公婆无情,但自己不能把事情做绝。
片段三:机智应对体谅人

大部分人都看到的是王熙凤的心狠手辣,我却常常看到王熙凤对下人的理解和体贴,她不止一次帮别人解围。
第五十四回,贾府里举行“春晚”,袭人因为母亲去世,内心的孝道使她不愿意接近这些娱乐节目,于是就派了别的小女孩子来跟着宝玉。贾母发现了,抱怨她“拿大”,王夫人赶紧替自己的亲信解释:“他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前头来。”贾母却说:“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他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可见王夫人的解释没有令贾母满意,此时若没人站出来为袭人说话,在大BOSS眼里,袭人就丢分了,怎么办?
这时王熙凤赶紧笑道:“今儿晚上他便没孝,那园子里也须得他看着,灯烛花炮最是耽险的。这里一唱戏,园子里的人谁不偷来瞧瞧。他还细心,各处照看照看。况且这一散后宝兄弟回去睡觉,各色都是齐全的。若他再来了,众人又不经心,散了回去,铺盖也是冷的,茶水也不齐备,各色都不便宜,所以我叫他不用来,只看屋子。散了又齐备,我们这里也不耽心,又可以全他的礼,岂不三处有益。老祖宗要叫他,我叫他来就是了。”
这话说得明显比王夫人有水平,出发点是宝玉“便宜”,热孝只是顺便的事儿;而宝玉是贾母最在意的。这话无疑打动了贾母,所以她赶紧说:“你这话很是,比我想的周到,快别叫他来了。”另外,上面一段话看出,王熙凤也是个有担当的,替袭人承担了事情的责任,并没有像贾琏的小厮说的“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他还在旁边拨火儿。”
当然了,王熙凤也不可能那么有同情心,对所有的下人都细心体贴,只有业务能力强、人品好的,她欣赏的,她才会这样去做。比如鸳鸯,也是一个王熙凤比较看得上的人,她也同样帮助过这位职场精英。
以上三个片段,只是王熙凤脱口秀节目中节选的几段,她还有很多经典语录,请大家自己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