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98)
文/丘墨豸
送走了娘家客人,开始招待前来参加婚礼的邻里乡亲和朋友,屋里屋外,人头传动,热闹非凡。
我和吴芳挨个桌子给客人敬酒,正在这时,有人告诉我说门外来了陌生的客人,我急忙出去一看,竟然是一起卖书的小孙,这让我有些意外。
前些天在县城里遇见的时候,他问过我结婚的日期,我也就随口一说,没想到他真记住了。小孙是骑着自行车一路跋涉八十里路过来的,我当时非常感动,急忙把小孙请到贵客的一桌。
直到吃完饭,我才有时间和小孙聊上几句。小孙给我送来了一套茶具作为新婚贺礼,我一直保存着,至今仍放在老家的柜子上。
且不说礼物有多重,就说骑行八十里路来我家参加婚礼,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由此可以看出小孙为人的真诚。
后来,我每次去县城的时候,都挤出点时间去书店看看他。我朋友不多,但相处得都很好,小孙是其中的一个。
招待完远近客人,我脱去了身上蹩脚的西服,和前来帮忙的乡亲一起收拾酒席餐具。这些餐具是从专门出租餐具家租来的,桌椅板凳则是从附近邻居家临时借来的,需要及时给人家送回去,否则就耽误人家吃晚饭了。
等一切都收拾完就到了晚上,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大哥二哥领着嫂子孩子都过来了,十几口人聚在一起,很是热闹。
吃完了饭,天黑了下来。那个年代也有闹洞房的,但没有现在这样疯狂。因为我平时一天天就知道宅在家里看书写字画画,不太和同龄人聚堆,来了一些人不多,又没有领头的,就没有闹起来,聊了一会就都走了。
母亲特意请邻居闫家二嫂过来给我俩煮了一碗长寿面,这个面不是谁都能做的,因为闫家二嫂儿女双全,所以才找的她,自然有寓意在里面。
面煮好了,我和吴芳你一口我一口地吃完了,二嫂又给我们铺好了炕。四铺四盖都铺上了,厚厚的赶上现在的席梦思了。
屋子里就剩下我们两个人了。按老话讲,这就是人生四大喜中的洞房花烛夜了。吴芳坐在炕里,我坐在炕沿边,我俩大眼瞪小眼地互相瞅着只是笑,好久谁都没有说话。
我们俩相处半年里,牵过手拥抱过,但没有更深层的亲密,此时竟然都有点难为情。我想把灯关掉,吴芳却阻止了我,说新婚之夜是不能关灯的。这个说法,她不说我还真不知道。不让关就不关吧,可是我们俩谁都有点不好意思脱衣服,当然最后,还是我先打破僵局的。
可是,就在我向她靠拢,想要跟她亲近时,她却用手推开了我。我有些不解,问她为什么,她说白天高婶让你做的啥你忘了吗?我当时就懵了,高婶就让我向你扔个红纸包,啥意思我哪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