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少女“傅园慧VS“乒乓女王”郭跃,世界冠军的父母也得懂正面
同为世界冠军,傅园慧和郭跃身后却有两个持截然不同教育理念的爸爸。
在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长大的她们,性格也有显然的差异。
究竟哪个家庭才是需要接受正面管教的哪方,我们一起来看看。
阅读今天的文章前,简慧爱邀您思考:
● 您教育孩子主要使用哪种方式?
● 您认同鼓励式教育还是打击式教育?
最近热播的综艺《我家那闺女》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热搜,节目中四位闺女和爸爸们的互动深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其中,两位世界冠军—游泳冠军傅园慧和乒乓球冠军郭跃除了凭借自身的魅力值俘获了大量的粉丝外,两位世界冠军的爸爸对她们从小截然相反的教育方式也引起了极高的话题度。
1
从第一期节目开始,素有“洪荒少女”之称的傅园慧就以其活泼开朗、大大咧咧的性格和较强的综艺感获得了观众们的喜爱。
由于运动员出身,傅园慧几乎从小就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中进行游泳训练,没有朋友,没有同学,已经20岁的傅园慧甚至在节目中表示还不知道电影院长什么样,被主持人问到“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当着镜头和爸爸的面,傅园慧狂甩脑袋,毫不避讳的回答:“去蹦迪!”
尽管结果有些出人意料,却很真实,也体现了傅园慧真性情、率真的一面。
很多人以为,在密闭的环境中长大,孩子很容易形成内向、自卑的性格。然而,反观傅园慧,想说就说,想做就做,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闪光点之外,不难发现,傅园慧还有最大的一个优点:自信。
因为自信,傅园慧活成了很多人都想活成的样子,真实简单,而这一点似乎和傅爸爸从小对她的教育密不可分。
傅爸爸曾经戏谑地在节目中公开表示自己对傅园慧从小的教育方式就是以鼓励为主。在傅园慧还很小的时候,傅爸爸就会对傅园慧说:“傅园慧,你很棒!你是最棒的!”“傅园慧,你是天才!”
傅爸爸对傅园慧的这些近乎疯狂的鼓励,是傅园慧十几年运动生涯一直坚持下来的主要理由。
傅园慧曾经坦言自己在刚进游泳队的时候,除了日复一日重复单调枯燥的游泳动作练习之外,不仅对外界的世界一无所知,甚至还遭到过队友的排挤。
如果换做是寻常人,或许会想要放弃。但是傅园慧说:“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放弃,无论是在默默无闻,只是一个小小的运动员时,还是一举成为世界冠军,成为一夜爆红的洪荒少女时,又或者是在面对莫名其妙的网络暴力时,我自己都是在以一个很乐观积极的态度在面对,因为我爸爸从小就告诉过我:‘我很好,我很棒!’”
即便全世界与自己为敌,自己的身边,还是会有父母在支持自己。
父母的相信和鼓励是傅园慧努力的意义,也是坚持的动力。
一个孩子的性格形成与他从小生长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傅园慧从小对身边事物形成的认知,对自己正向的定位是她能一路披荆斩棘登上世界舞台获得世界冠军的重要原因。
2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理念也有不同的认知。
我们再来看看同为世界冠军的郭跃爸爸对郭跃的教育方式。
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中,讲述过许多孩子生活在父母的“打击式教育”之下。郭跃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打击式的。
在最新一期的节目中,有一个很大的节目看点就是“郭爸爸与郭跃之间的父女矛盾”。
节目组在节目过后意外得到的一段录音,引出了郭爸爸与郭跃之间存在的问题。
郭跃邀请好朋友在家做客,大展厨艺,做了一桌子的菜。爸爸一直以为郭跃不会做饭,看到这一桌子菜,前面还忍不住夸赞,得知是自己女儿做的之后,虽然很惊讶,后面却指着盘里的肉说“切得太厚!”
郭跃一直跟在爸爸身后,想得到爸爸对自己的认可,却还是没能得到称心如意的答案。
后来节目组为了解决父女俩之间存在的问题,将郭跃请到了节目现场。面对主持人的提问,郭跃表示,自己从小几乎就没有得到过来自爸爸的表扬和肯定,即便是自己已经成为了世界冠军,取得了他人倾其一生也无法取得的成就时,也很难听到爸爸的称赞。
郭爸爸说:“自己性格使然,没有夸赞人的习惯,我女儿她就是这么优秀,我也是从小就夸她不多!”
“爸爸很爱她,但是很可怕!”有和郭跃相仿年龄的网友幽默却也不失真切的如此评论。
节目中郭跃开朗的性格受到不少观众的喜爱,但是在节目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和“洪荒少女”傅园慧时刻保持自信、真我相比,在爸爸面前郭跃少了一份自信。
郭跃每次只要和爸爸在一起,就化身成一只随答随应的“乖乖兔”,十分拘谨,对待郭爸说的每一句话,郭跃给与的答案都是点头。可是,每次只要郭爸爸一出门,郭跃就仿佛变了一个人,像重新活过来一样,彻底的放飞自我,能唱能跳也能大笑!
很多人说世事复杂,在真正爱自己和懂自己的人面前,最美好的莫过于不需要刻意伪装,可以做真正的自我!
郭爸爸对郭跃的爱是真,只是很多时候,过于严苛的爱,对于被爱、接受爱的郭跃来说,其实是一种隐形的负担!
面对爸爸的批评,郭跃在切菜的时候,戏谑似的向担心自己的客人王丽萍说:“不过从小我已经习惯了,一般是以批评为鼓励,我是在批评当中成长的!” 语气看似稀松平常,背后却是二十余年的心灵阴影。
虽然郭跃侧对着镜头,很难看见郭跃说这句话时候的表情,但是,即便只是看到背影,也能感受到此时郭跃内心的失望与落寞!
年幼的孩子社会阅历不深,对事物好恶的判断、对自我的认知,很多时候都来自父母对自己行为的肯定或者否定。
父母一味地批评孩子,过于严苛的要求孩子,容易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长久以往,会让孩子丧失自信,找不到方向和前进的动力。
和很多在打击式教育的孩子相比,郭跃是幸运的,她找到了自己擅长的那件事,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取得了成就,但得不到父亲的肯定或许是她需要去克服的人生命题。
然而更多在打击式教育中长大的孩子并没有郭跃这么幸运,他们在长期的“打压式”教育中形成自我否定的习惯性认知,缺乏归属感与价值感。那种过分谦卑造成的不自信,成了许多孩子成长最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
通观整期节目,傅爸爸对傅园慧的鼓励式教育与郭爸爸对郭跃的打击式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两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傅园慧和郭跃在家庭中的性格表现上也有很大的反差。
傅园慧大胆、率性、阳光,与爸爸相处更多的时候像朋友,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在外人看来,郭跃同样开朗,但日常在和郭爸爸相处的过程中,郭爸爸严厉的爱让31岁的郭跃感到更多的是束缚,她的天空中永远笼罩着一块拨不开的乌云。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爱的方式需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和内心的想法。
作为父母的我们,想给自己认为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其实,对孩子来说,最合适的才是他们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