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

对于三节课的答疑

2019-11-15  本文已影响0人  果园里的耕作者

耿春龙:教师的重要工作:引起伙伴的对话,对学员当时当地的点拨。

穷人一课

第一课时:

1.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有感情朗读,人物形象初步感知。

第二课时:深入理解环境对人物的反衬。

用15分钟回顾。

耿春龙:

抛弃掉一二课时把整篇文章讲完的观念。

单元学习下的教学,头两课时统整阅读。

一、观课观什么?

制定观课记录表,上课和听课老师一起商定。上课老师提出:看什么?

观课四个纬度: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学习自然学科教育的方法,给学生支架。)

教学内容的选取(吃透,创造性发展)

师生关系

二、文字、想象、情感

图片、视频出示的时机、影响怎样?

表格出示的意义。

三、学生的学

听课时抓住一点就行

四、学习活动设计的六个关注

目的性

层次性(每一个板块儿都有一二三?层次还有一二三?)

如果哪儿都没有,肯定讲得清。

如果哪儿都有,课讲碎了。

支持性(有没有用?)

情境性(大的情境)

统整性(统整设计)

趣味性(学生的惊喜)

五、心里装着学生

上课是为了完成教案吗?

是为了助推个体学生吗?

“人”师

关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比知识技能更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