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63):周纪四(卷四)报燕惠王书
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
赵惠文王降乐毅分封于观津(今衡水市武邑县东南二十五里观津村),对他十分尊崇,以此来警戒燕国和齐国。燕惠王派人去指责乐毅的同时,也向他道歉道:“乐将军,你过于听信传言,因为与我(燕惠王)有矛盾,便抛弃燕国跑到了赵国。你这样做为自己打算是可以的,然而又怎能报答先王(燕昭王)对你的一片恩情呢?”
(资治通鉴里并没有收录《报燕惠王书》的全文,索性以下全部译了一遍)
乐毅回信答复道:“
臣不才,不能奉承先王的遗命,顺从大王左右之人的心意,恐怕我回到燕国后,会受到刀斧之刑,以致损害了先王的知人之明,又使您有亏于君臣之义,便只得投奔赵国。我虽然承担了不贤的罪名,却也不愿为此自白。
但现在大王派人来细说臣的罪过,那恐怕是大王左右之人不能体会先王重用臣的道理,也不明白臣事奉先王的心意,这才斗胆以写信的方式来答复大王。
臣听说,贤明的君主从不把爵禄赏给自己的亲人,只会视立功的情况才授予,也不把官职随便授予自己宠幸的人,只有才能相当的人才能得到任命。
所以考察才能而授以臣下官职的,都是能成就功业的君主。根据对方德行好坏,来决定是否与他结交的,则是位树立名声的贤士。
臣以所学到的知识来观察,觉得当年先王在处理国事上的态度,都要超出世俗的理念,因此当时便借魏王遣往燕国的使节团的机会,得以到燕国亲身去考察。
先王对臣过于看重,把臣从宾客中选拔出来,安置在群臣之上,且不与王室宗亲商量,便任命臣为亚卿。
当时臣自认为能够奉行君令、秉承先王教导,可以侥幸免于罪过,也就毫不推辞,接受了任命。
先王当时对臣说道:‘孤跟齐国积累了深仇大恨,那怕国小力微,也定要报齐国侵燕之仇。’(见前,子之之乱,齐侵燕)
臣回答道:‘齐国本来就有称霸诸国的传统,对外作战多有胜仗,熟悉军事,善于攻伐。大王如果要伐齐,则必须发动天下的兵力来对付它。要发动天下的兵力,最好就是先与赵国结盟。还有淮北,本是宋国的土地,如今也被齐国独吞了,楚魏两国都垂涎于此,都想得一份好处。赵国如果赞同伐齐之事,就需约同楚魏尽力帮助,汇聚四国的力量,就可大破齐国了。’
先王道:‘好!’
臣便接受命令,准备了符节,南下出使赵国。
很快就回国复命,发兵攻齐。上应天道,仗先王声威,黄河以北的齐国土地,都随着进兵济水而为燕国所有了。
济水上的燕军,又奉令出击,大获胜利。士卒轻装,武器锐利,长驱直入,直接攻占齐都临淄。齐湣王逃奔至莒地,仅以身免。所有的珠玉财宝,车甲珍器,都归燕国所有。
齐国的大吕钟被陈列在元英殿上(燕国宫殿)上,燕国的宝鼎又被夺回,被运回历室殿(燕国宫名),齐国的宝器都摆设在燕国的宁台(燕国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幽州蓟县西四里)。
原来树在蓟丘(今北京城西 德胜门外西北隅)的燕国旗帜,之后都插遍了齐国汶水两岸的竹田中。
自从五霸时代以来,没有谁的功勋能赶上先王。先王为此感到欣慰,认为臣没有贻误他的命令,所以无裂土封,使臣得比于小国诸侯。
臣不才,自信能够奉行命令,秉承教导,可以侥幸免于罪过,因此毫不推辞而接受了封爵。
臣听说,贤明的君主,建立了功业就不会让它废弃,所以才能记载于史册。有先见之明的贤士,成名之后绝不会让功绩败坏,所以为后世所称赞。
像先王这样报仇雪恨,征服了万乘之力的强国,没收它八百年来的积蓄,直到逝世那天,还留下叮嘱嗣君的遗训,使执政任事的官员能遵循法令,安抚亲疏上下,并推行至百姓,这都是能够教育后世的啊。
我听过这样的说法:善于开创的不一定能完成,而开端好的,却不一定结局也好。
从前伍子胥的主张被吴王阖闾采纳,吴王带兵一直打到楚国的郢都(今荆州市荆州区),之后吴王夫差不采纳伍子胥的正确建议,却逼其自尽,并把他的尸骨装在袋子里扔到了江中。
吴王夫差不明白先前伍子胥的主张能够建立功业,所以逼杀伍子胥而不后悔;伍子胥也没有预见到君主的气量、抱负各不相同,因此死不瞑目。
免遭杀身之祸而建功立业,彰明发扬先王的事迹。这,就是我的上策。而遭到侮辱以至诽谤,毁坏先王的名声,这是我所最害怕的事情。
面临难以预测的罪过,把幸免于杀身之祸做为个人能够渔利的机会,这是恪守道义的人所不敢作出的事情。
臣听说古代的君子,绝交时不说别人的坏话。忠良的臣子离开原来的国家,不洗雪自己的罪过和冤屈。
臣虽然无能,但也曾多次聆听君子的教导。
臣恐怕先王的侍从听信左右近臣的谗言,不能体察被疏远人的行为。所以就献上这封信,把臣的心意都告诉大王您。希望大王留意一二吧。”
燕惠王收到信后,仍封乐毅的儿子乐闲为昌国君,而乐毅也为修好睦邻关系,而往来于赵、燕之间,最后死于赵国,谥号望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