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理想法

随想录2:机械与自主

2022-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孺子心画

有关人心的发展是一个机械性和自主性统一发展的观念,是梁漱溟借鉴柏格森生命哲学所提出的。

柏格森认为宇宙的运动有两种,一种是向上的,趋向于纯粹的精神,趋向于创造的、灵活的、自由的;一种是向下,趋向于纯粹的物质,趋向于机械的、固定的、重复的。这两种运动的交相作用,形成了各个物种和各个生命个体。生命体通过不断地努力,突破惰性物质的阻碍,逐步发展出了灵活、自由、清醒的意识;而人类显然是进化的较高水平,因此也最能体现宇宙意识的精神性。

受此启发,梁漱溟认为生命的特性就是生物自主灵活的特性,进而发展为人心的核心特质,而机械重复的部分就发展为人的各种“习气”。这样,梁漱溟就为传统儒学的心性论,找到一个哲学思路,也找到一个生物学基础。这个思路在中国传统里是没有的,算是梁漱溟创造的。

反观西方,这种观念也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才兴起的。如果溯源的话,早期希腊哲学中有“有定形”与“无定形”的哲学源头,无定形即认为万物始基是“水”“火”“气”等,主张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有定形指“数本论”、“原子论”、“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宇宙观”等,主张世界是规律和有序的。

机械论真正兴起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开始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牛顿力学等等都在提示人是处在一个规律运转的物质宇宙中。显而易见的,机械论的观点更多地是在科学实证主义和唯物主义当中流行。随着机械论的发展,人是否也是机械的就引来了很多争论,比如霍布斯把世界和人都看作是类似机器的存在物,拉梅特利直接宣称人是机器等等。作为反对,人本主义和浪漫主义哲学则更加强调人的感性、能动的部分。

也有二元论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如笛卡尔将心灵和物体(身)看作是两个实体,认为精神是自由的、主观的,而身体是机械的。这个问题有时会隐含在理性与感性的议题中,如在尼采早期思想当中,酒神精神更倾向于自由冲动和创造性的部分,而日神精神更倾向于规范机械的部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则明确提出生命冲动与物质机械的两个对立的概念。

梁漱溟将柏格森的观念引入儒学,其实也是中国进入现代化、实证科学迅速发展带来的必然要求。但梁漱溟也没有完全统一这两个对立,最终同样走向了身心二元论。这也为他的“直觉说”无法自洽埋下了伏笔。

如果借鉴辩证法,我们就能够统一两者,即一方的发展并不代表另一方的消失或削弱,而是包含了对方的更高层次的显现(见随想录1)。这样做的意义在于,能够统一机械论和人本主义的不同观点,既避免将人简化为机械、物质的倾向,也避免把人简单地视为非理性或纯粹精神的存在。可以同时容纳科学实证主义和生命、人本主义对人性的观察结论。相应的,在心理学上就可以整合实证心理研究和传统主观内省的直觉论、感性论等。

在心理学中,对人的机械性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行为方面,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证明了我们的行为是一组组模式化的反射活动;华生的小阿尔伯特实验证实人类存在情绪的模式化反应;在认知上,有皮亚杰的儿童早期图式研究;在心理治疗方面,有贝克的自动化思维和杰弗里.E.杨的图式治疗等;神经生物方面,丹尼尔·博尔设想了组块化心智发展模式。另外,在我看来,人格组织结构、依恋内部工作模式(IWM)、心理防御机制以及荣格的原型理论等,都是人类不同水平的情感组块。

这些发现使我们能窥见人类发展当中普遍存在的机械化、模块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对自我决定、创造性、心流、格式塔等等有关人的主观能动性、整体性的研究,也与传统内省的结论有很大的重合。融合这些不同观点,有利于我们从一个更大的理论框架中,来审视个体的心理发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