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为母则刚,为什么我胆子越来越小?
都说为母则刚,当父母之后,不仅力气越来越大,肩扛手提不在话下,职场上也能冲能打,唯有胆子越来越小。怕孩子生病,一发烧就担心会不会是得了绝症?孩子不好好吃饭,担心营养不良影响发育,以后个子长不高,找工作会不会被社会歧视?
好不容易熬到了上学,没想到恐惧加倍。天不怕地不怕,最怕老师打电话。怕啥偏来啥,这不,中午刚接到娃班主任电(tou)话(su),说娃最近上网课都可能是挂网,因为从来不发言,几乎见不到人影,作业也是漏洞百出。挂完电话,我已经脑补了娃的各种未来:落下两个月的网课,与学霸差距越来越大,落下课,分数也会落下,考不上好学校,将来工作怎么办?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除了把娃吼一顿,好像找不到其他出路了。
育儿先育己,为了平息老母亲这颗易愤怒易破碎的心,不得不翻开王莹老师的书《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效能手册》,期待能找到答案。
R:父母的负向想法,如严重不幸,导致他产生负向情绪,因为父母认为孩子现在的不好表现,如果不及时制止,将来就会非常严重,导致不幸的大危害。如前文中小女孩的例子,妈妈觉得孩子要是每天少睡10分钟,上课就会发困,就会影响到听讲,将来也会影响身体;载入,如果孩子现在就撒谎,将来他就是一个品德不好的人。具体句型就是:“他现在就这样,将来还不......”,因此忧心忡忡。
不得不说,父母们想太多了,或者说内心的负面想法占据了中心位置,并不自觉地扩大,严重的甚至会形成全盘否定,这就是父母常出现的四种负向想法之一——严重不幸。当孩子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行为时,父母可能会立即想到他将来会成为没有价值的人,这种想法很容易引起父母的焦虑,甚至恐惧。焦虑和恐惧等情绪,会让我们不知不觉越来越紧张,情绪需要出口宣泄,最后孩子很容易就成了那个接锅的人。
人为什么会容易陷入到“严重不幸”的负向想法中呢?有一本书《越想越快乐》里面提到,对我们看到或经历的事情,在事后会加工、扩大。比如你今天去看电影,回来后,你回忆的电影剧情,和原来的电影并不会一模一样,和别人的感受更不会完全相同。因为人会按自己的认知来诠释它。所以,归根结底是人的认知形成想法,想法来创造你的感觉、你的情绪,可是你的想法已经不是事实本来的样子。
就拿孩子撒谎来说,我们小时候经常被教育: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一旦开始撒谎,就说明孩子品行不良,长大后会形成习惯性撒谎,甚至做出犯法的事。其实我们回忆一下,小时候谁没有撒过谎?长大后大多数人还是正常工作生活,成为罪犯的毕竟还是少数。其实,孩子撒谎,大多是因为犯了错误后,害怕责备和惩罚,就开始撒谎掩盖错误,这也是一种自保的本能,而孩子犯错是不可避免的。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不妨用长远的眼光,把孩子的人生线拉长,孩子未来的样子并不完全由现在的一言一行决定,所以,认识到这一点,是不是就释然了很多?
家长们如何克服这种“严重不幸”的想法呢?不妨试试这两招。
1.通过看书、旅行、学习等方式来提高认知:认识到孩子成长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
2.多看事实:孩子犯错时,不妨先等一等,听一听孩子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的出发点是什么?
做到这两点,相信你的恐惧就自然减少了。
回到开头娃上网课的例子,对十来岁的孩子来说,专注力本来就有限,在疫情的影响下,不得不上网课,看不到老师,也没有同学,同时还面对旁边手机电脑的诱惑,不走神才怪!即使是到了成年人,我们的注意力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想起以前看过的有关大脑科学相关书籍,当中都有阐述,只不过当时一扫而过,没有联系到自己孩子身上,或者潜意识认为自己孩子是个例外吧,单单想起这一点,就让我安心了不少,看来以后壮胆还是需要靠知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