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乡韵》下册 初步书稿出版《乡情乡韵》下册 入选书稿(取消禁止转载,作者简介附文后)日常随笔记

那些摆摊的老邻居们,你们现在还好吗?——与各种摊贩交往的故事

2024-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那年夏天的欧阳

一、摆摊卖热干面的湖北大哥大姐,你们现在还好吗?

5-6年前还住在福田区上沙的时候,楼下的街边铺子里,每天早上有一对来自湖北的大哥大姐,年纪应该有55-60左右,因为他家2个儿子都有20多岁了,大儿子快满30岁那种。

这夫妻俩每天早上在楼下旅馆大门口靠近街边的走廊上摆摊卖湖北特色美食热干面,还有汤粉,6元一碗,味道不错,有时来不及做早餐,我们也会买他家的热干面或汤粉来做早餐。

买的多了,我们也就慢慢熟悉起来,有时也会聊聊家常,特别是知道我也是2个儿子后,我们聊的话题更多了,有时感叹养儿不易,也有时聊社会新闻。

这两夫妻只卖早餐,早上6点半到上午11点半左右,而且只卖热干面和汤粉2种吃食,因为毕竟摊位面积有限,但他家热干面的味道很不错。

那位大姐还跟我们分享过她有秘诀,秘诀就是配料:有香菇肉沫叮,炸的黄黄的豌豆粒,还有一种黄色的有点像肉松的配料,还有萝卜干,酸豆角,花生米,葱花和香菜。

顾客根据需要,只要打个招呼,就可以让老板在热干面或汤粉里加上自己喜欢的配料。

他们也是在上沙村租房住,偶尔也会有他家2个儿子中的其中一个过来摊位上帮忙打包,收款什么的。

2个儿子都长得蛮帅气,我老是夸他2个儿子长得好,而老板娘也会夸我家2个娃,互相吹捧。有时下午在小公园或街上遇见也会打招呼。

可是流行疾病第一个春节假期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这对摆摊的夫妻俩,刚开始我们猜测也许晚点会回到深圳,我们还有机会吃他家的热干面。

可是三个月、半年,最后一年后我们还是没有再见到他们。有时我还会跟孩子爸提一嘴:“好久没见那对卖热干面的夫妻了,不知他们怎样了?”

有时候我也会跟孩子爸开玩笑,等我们老了,50多-60岁时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们也可以摆摊卖热干面和汤粉,就复制这夫妻俩的这种模式。

可由于湖北武汉是第一个发病地,所以不知道这对夫妻能否幸免于难?又或者他家2个儿子觉得自己挣钱了,不让父母再受累摆摊了?也许在老家或其他城市摆摊了?

直到后来我们搬家离开了福田区离开了上沙,再也没有见过他们及他家的2个儿子。

只是偶尔再遇见卖热干面的餐厅或是摊位,我就会想起他们,也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是有时效性的,好好珍惜在一起的缘分,因为不知道哪一天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

二、摆摊卖串串的湖南老乡,你们现在还好吗?

认识这对夫妻俩,是妈妈介绍的,那时我们还住在宝安区西乡一个叫三围村的地方,大宝那时才3-4岁,妈妈有时带着大宝出去玩,就认识了他们俩口子。

刚开始他们在三围村菜市场附近摆摊卖麻辣烫,就是一串串的豆腐,海带结,韭菜,蘑菇,也有鱿鱼,鹌鹑蛋等等,用流动小车推着走的摊位。

反正是能推着走的流动摊位,有时在公园,有时在别的社区都可以见到他们夫妻俩摆摊的身影。

妈妈说有一次买了几串给大宝吃,聊天过程中知道他们也是湖南人,而且是祁东的,祁东也是衡阳下面的一个县级市,所以算是正宗衡阳老乡,家乡话也能听懂,于是就多聊了几句。

这夫妻俩大约50来岁,两夫妻都胖胖的,特别是女老乡,那体重可能跟她老公差不多,也有150来斤。但他们人很好,看着就很朴实、踏实那种。

后面见到的次数多了,就变得更熟悉了。妈妈向来是一个社交达人,她总能通过她的方式认识不少陌生人,然后又通过她的真诚、乐观、和积极主动把这些陌生人慢慢变成熟人。

到后面妈妈有时还把买的多一点的菜放进他家的大冰箱里,他们夫妻俩因为做串串生意,买的是那种柜式大冰箱,可以放很多串串原物料。

我们那时竟然还没有买冰箱,因为平时我经常出差,有时一周六天上班六天都出差,那时我工作的公司是香港老板,表面上是五天工作制,但忙起来周六加班也是义务加班,没有加班费那种。

甚至有过忙的时候这周一出门,下周六才回到家那种,那几年飞机坐得够多,记得2年不到就成了深航VIP会员,因为乘机里程够多,升级成了VIP会员。

而孩子爸当时那家物流公司则有食堂,他上班的日子天天在公司食堂吃饭,所以我们俩只有周末准确来说是周日才做饭,所以没有买冰箱。

而妈妈那时带大宝也是从老家湖南过来深圳探亲那种,多则一个月,少则2个星期,所以那时我们觉得冰箱用处不大就没有买冰箱。

妈妈来了后有时碰见超市搞活动,有些肉菜难免会多买一点,于是需要放冰箱。记得那次妈妈带着大宝回老家后,我们还有一些菜放在老乡家。

有时我们也会送一些吃食给他们吃,毕竟礼尚往来才是真诚待人之道,一来二往我们两家也越来越熟悉了。

我去他家拿菜时也见过他家一对宝贝——是两个女儿,大的20岁出头,小的快20岁,2个女儿都是中学毕业就打工了,而且都长得蛮秀气苗条不像她们的妈妈那样胖。

每次看见我们去了,一家子都蛮客气,端茶倒水的,有时我们也会在他家坐一会儿聊聊家常,看看电视,可以说在他们那儿我们感受到的是浓浓的乡情。

后面我们从三围搬家到了黄田,因为黄田通地铁了(后瑞站),出行相比三围方便一些,但离三围不算很远,步行大约20分钟那种。

他们夫妻俩有时下午也会推着车去黄田公园摆摊,因为那儿有不少居民在公园里打篮球,跑步或游玩。

我好几次去黄田公园玩,都遇见过他们。每次遇见他们总要送1-2串串串给我吃,每次我们也会聊聊家常,说说家乡话。

然后跟妈妈打电话时又会告诉妈妈今天在哪里遇见那对摆摊卖串串的老乡了,他们给了什么串串给我吃,我们聊了些什么……

因为有了这一系列相遇相交的故事,让我们觉得家乡人到底是家乡人,即使在异乡有了家乡人的温暖,生活也多了一丝甜甜的味道。

再后来因为换了工作,我又搬家了,这次完全离开了宝安区,来到了福田区,从那以后再也没见过这对摆摊卖串串的湖南衡阳正宗老乡,但他们给我们的帮助和温情让我始终感觉温暖。

很多时候我在跟妈妈的电话或视频里还会提及他们夫妻俩,还有他家正当青春的2个女儿,好像我们认识了很多年,好像我们一直都还认识,他们也一直活在我们的记忆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