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静适:我的<庄子>研究》——冷眼深情三棵树(8篇)

2019-03-06  本文已影响0人  塞上塞尚

我的庄子研究——冷眼深情三棵树


【第一篇】

《言使与使言:慌乱人间世中的保全之法》

——读庄子《人间世第二章》

·

庄子是讲故事发议论的高手。从来不直接说我以为,或我们认为。都是借口传言。在《人间世》第二章讲了楚大夫叶公子高名诸梁使齐所引发的一系列事情。当然,本节依然是以诸梁虚心求教孔子的方式呈现。

叶诸梁做为即将出使齐国的使者,虚心向孔子求教以及孔子耐心的解答及指导,无外乎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使不使”的问题。即去还是不去?二是“如何使”的问题。即去了如何应对。

按照叶诸梁对齐国的认知,其实他自己有畏难情绪。据诸梁自己分析,其一,齐国国君对待来使向来量表面热情恭敬而实际上傲慢无礼很怠慢。其二,即使去,事不成会有人道之患(受惩罚),事成还会有阴阳之患(受自已阴阳失调所带来的病扰)。是去亦罚,不去亦罚;成亦罚,不成亦罚。

之一,是去?还是不去呢?

孔子当然是最会循循善诱的主。他没有正面回答诸梁到底是该去还是不该去?而是先兜一大圈子,回到真理与历史经验的层面(即“道”)给诸梁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课。

孔子语重心长地讲了个足以让诸梁感激涕零的事实真理:子爱亲(父母)与臣事君,一个天经一个地义也。而天经地义的最高境界就是至孝与至忠。至孝者,无论自己什么情况都要使父母最大程度地安适,即“不择地而安之”;至忠者,无论任何事情为人臣者都得“不择事而安之”。而要做到至忠至孝,前提是为人子臣,得有至德。何谓“至德”?孔子讲,“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如果这样做,就不会有挑肥拣瘦贪生怕死的念头了!这孔夫子,绝对的高手,不动声色戳破了叶诸梁不想去、不敢去、不能去的美梦。而且用了二维逻辑,将叶诸梁唬得一楞一楞:不去,就是贪生怕死!静水深流啊,诸梁只有华山一条路。

之二,言使与使言:相交相处的艺术

孔子当然不是浪得虚名,他不是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指路子之后,是开方子。孔子还是没有明说结论“该去”,而是已经假设和转入了“去”之后如何沉着冷静地应对的问题。

孔子俨然一幅帮人帮到底送佛送西天的“菩萨”精神。不待诸梁继续发问,他便深情款款地讲起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与政治智慧。孔子说道:

凡是国与国之间交往,就存在“言使”和“使言”的问题。

这两国之间有这近,近者就靠诚实信用维系即可;而远者心得靠“言使”“传言”来维护两国关系。做为一国出使一国的传话使者,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不添油加醋使其失真。这也是言使保命的原则。

其一,传常情无传溢言,忌花言巧语。

其二,光明磊落忌阴奉阴违搞阴谋诡计。孔子也为“言使”们出使预设了这种情况,动机单纯,过程不可控,结果糟糕。

其三,凡事不要逼迫太甚忌狗急跳墙鱼死网破。

结语:“言使”一般都是个人安危系于国家得失安危的,所以,不轻易改变所受的使命,不刻意强求成功。要做成一件好事是需要久久为功的,而要办砸一件事都往往只需要转瞬即逝的短暂。

在这一章的文末,庄子搭售了一条非常美学的结论——游心养中。最好最高最美的境界是“乘物游心”,即顺应天然,心神任随外物的变化而悠游自适。退而求其次的境界是,“托不得己而养中”。即如果身不由己托命在身,那就顺其自然,只问耕耘不图回报涵养好自己的心性。这才是庄子的地里种出的庄稼。

一个时代有个时代的命运,一个时代有甜的价值,但总有一些人能冲破这种时代的局,以他独特的生命与信仰影响武打动另一个世界。庄子是看透了战乱红尘的世外高人,庄子也是参透了乱世人生的悲悯至人。所以,他想把生命的角逐与过程从善恶是非争斗之境导入离丑出美的审美之境。面对人臣与君主相处的危惧与艰难,他消极地提出“行事忘身”。但毕竟庄子在这里提出了追求成功过之外的另一种生命境界——养成在久,恶成在瞬,乘物游心,致命养中。为乱世中、荒乱人间世中的士人们提供另一种无用之用的可能。

 

【第二篇】

《师者之心,真爱须讲方法》

——庄子《人间世·第三》悟读

人言,庄子属于这个世界,又不在这个世界。我云,庄子好为人师,又不做人师。庄子要做的是人师之师。为人师,身处其中,可能会“惑”而不自知,不自拔;人师之师,跳出这个系统,站在更高的系统来俯视这个子系统,可能才会看得更清楚,更理性。会讲故事善讲故事的庄子在《人间世第三》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当个好老师的故事。

鲁国的贤人颜阖即将就任卫国卫灵公太子的老师,对于如何做好这位“太子”的老师,颜阖就此事专门请教身处卫国的大夫蘧伯玉先生做了认真而深情解答。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角度看,这部分短文至少给我们为人师者以下的启示。

第一,做好老师,一定要做好研究学生这篇大文章。研究学生、读懂学生,是为人师者前提的前提,根基的根基。对于即将所带的这位卫国在职博士留学生,颜阖也做了充分的研究。其一,这个学生有显赫的身份与地位,太子,储君,官二代,未来的国君,言其桀骜,“不好教”。其二,这个学生个性鲜明,道德败坏,做事张扬,用颜阖的话说,教的好可能造福一方;教的不好,可能内祸卫国,外祸自己导师甚至鲁国。言其不驯,“难教”,可能“教不好”。其三,这个学生聪明过人,往往一眼就能看出别人的过失过错,但思维品质不好。言其猴急性子,不吃一般那一套,得有非同一般的本领才能驾驭。如此难相处的“未来国君”,如此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作为臣子兼老师的颜阖该怎们做?才能征服这个桀骜不驯的“差生”?遽伯玉做了深刻而深情地解答。

第二,若爱,请真爱。

真爱,是既爱有特长、出类拔萃的优秀生,也爱没有特长的“芸芸众生”。真爱,是爱学生的优点亮点闪光点,也爱学生缺点暗点及不足点。真爱,是爱这个学生作为整体的鲜活的人的生命,而不是挑肥拣瘦只爱他的某一部分。真爱,一定是顺应被教育者天性的理性之爱,真爱,也是讲究教育时机与契机的艺术之爱。真爱,也是为人师者力所能及的胜任之爱。真爱不是违背教育规律、违背教育伦理的无原则的溺爱。不得不又回到本章的题目《人间世》上来。人间世,就是人,在世间的空间与时间中,言其人在人世间的样态分布以及种种艰难困苦,比如人臣与人君之间得相处,庄子就认为很难,很难。伴君如伴虎,所以,为君主之“师”,则更难,更难。

第三,若爱,请深爱。真爱讲观念,深爱讲方法。庄子通过老师籧伯玉教颜阖的方式讲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戒慎”方法及例子。

首先,正己身以储备深爱之能。正己身才能立得稳,最需要小心谨慎的是正己身,正己身才能送达人,面对“混世魔王”的学生,要深思熟虑,外表随和亲近教育对象,而内心暗存引导之意。具体措施是:“顺毛捋”。这里,蘧老师之意,是要让老师们研究琢磨教育对象,坚持学生中心立场,将对学生的真爱深爱,学生认可、能接受的方式给予学生,这才是打开真爱的正确方式——循天性而深爱。

其次,深爱的方法之二便是顺应被教育考的天性而因材施教。比如他像婴儿一样天真烂漫,为师者也应姑且随之天真烂漫;如果受教育者没有界限,那么为师者姑且也随适他没有界限;如果受教育者不拘束,那么为师者姑且也随之不拘束。我理解,随适学生天性,才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精准施教,才能与学生良好的可信任的师生关系。

当然,表面随和不是过度迁就学生,如果太做作,被学生识破,认为包藏祸心,则累患师者己身。同理,也不能太急,一厂柳情愿地不顾学生的感受,打着“我都是为你好”的旗号而机械教育引导,也只会适得其反,招致实祸临身。

第三,深爱的方法之三,也是“戒慎”之二,不搞自言自语自吹自擂孤芳自赏式的自我陶醉式教育。比螳臂挡车的寓言,说明真正高明的老师,真正深爱学生的师者,要明确教育对象的个性、兴趣、爱好、禀赋及性格的不同,要始终坚持学生本位的立场,坚持以学定教,重要的是认清自己角色定位,认清自己职责任务,是循循善诱表面和善的“引导者”而不是越俎代庖的“替代者”。那种“满堂灌”、“满头汗”式的讲到底碟碟不休,面对“虎”君,就是触犯冒犯,也可能导致危险。

第四,深爱的方法之四,深爱,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最佳时间和契机,顺应天性,艺术施爱。比如,以驯虎师与老虎的故事,说明真正的好老师,必须尊重教育规律,亦切忌不可操之过急,遵从教育伦理,善于抓住转瞬即逝的教育契机,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做好施教工作。如老虎的天性就是扑杀完整的活物,那你就不能光给已投食,得让它在饥麒教会宅捕食。这就是老虎会吃人但却顺服于驯虎员的道理。故韩退之说,急乎人

最后,真爱也是深爱的方法之四,爱却不溺爱。

比如爱马之心,伯乐有之。爱鸟及屋,由于爱马,就连马粪、马尿也成了稀罕物什,居然用别致的竹筐去接马粪,用珍贵的盛水器以接马尿。马身上贴拍上蚊子和牛虻,爱马的人都亲自给扑打,结果却是爱之马毁首碎胸,良马变成驽马。历史上、生活中,不乏这样的老师,以爱的名义,大包大揽,让马尾失去了扑打蚊虻的功能,最终倒致马成废马,让受教育者没学到真正的安身立命的真本领,小到务农、做工、经商,环山治国、理政、领军,几无所能,最终成为废人。

 

【第三篇】

《冷眼深情三棵树》

——庄子《人间世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悟读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迷世之途,礼崩乐坏,兼并战争频仍,天下变成了富贵、功名、利禄的角逐场。庄子身世,乃迷,如其学问。居蒙,心原在楚。而彼时之故里家山,如接舆的乱世悲歌所唱,天下无道,灾祸比大地还要重,圣人都只能保全性命,对普通人而言,能避免遭受刑害,就已经很万幸了。

能知道的,他身处社会底层,生活贫穷而心怀天下,他醒世而独立,浪漫而忧伤。在《人间世》四五节及《逍遥游》末章,庄子以三棵树为喻,或兴或譬,不乏困苦处境及时世艰难的沉痛感的揭橥,更有颇深的警世醒世之意。

第 1 棵大树:樗树(臭椿树)

这个樗树,出现在庄子《逍遥游》末章,惠子是庄子的好友,也是思想辩论的对手。有一次惠子对庄子说:有一棵大树,它的树干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

好友惠子以樗树类比庄子之言大而无当,大而无用,称众人都不爱听皆抛弃了。庄子微笑着说道,樗树种于路边无用,但如果植之于虚乡广野,做逍遥神思的“靠山”,不仅可以免遭“机劈”、“斧斤”之害,还可与天地神思同在,大而无用,不碍逍遥,无所可用,小可免难,其用在可。吾称之为神思之树。

教育也是一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已经揭明。我们要做的,不是用一把“有用”的尺子来衡量万千儿童。

第 2 棵树:栎树(柞树)

石木匠带弟子到齐国去干活,至曲辕,见栎社树。有很多人在观赏,徒弟站在那里欣赏了个饱,而木匠师傅连瞧也不瞧一眼,不停步地往前走。徒弟不解,问师傅:“为什么?”师傅说道:这是一棵什么用处也没有的树,用它做成船会沉没,用它做成棺材会很快朽烂。用它做成器皿会很快毁坏,用它做成屋门会流脂而不合缝,用它做成屋柱会被虫蛀蚀。它只能长在土地庙前让人观赏罢了。

到了夜晚,栎树居然托梦给石木匠,栎树对他说话:那些果树因为能结出鲜美果实,才常常不能终享天年而半途夭折,各种事物莫不如此。而我寻求没有什么用处的办法已经很久很久了,这才保全性命,无用也就成了我最大的用处。假如我是有用之材,还能够获得延年益寿这一最大的用处吗?

你我只不过都是人世间普通之一“物”,你是也将会死的散人,我是终享天年的散木,你散人怎么知道我散木的心境呢?

石木匠受点化顿悟,告诉弟子,栎树为“社”,那是它用来保全自己独门独思。在这里,有初入江湖的石木匠弟子,也有久经沙场自以为老道的木匠师傅,也有跟着潮流看热闹打酱油的芸芸众生,更有悟道成精的“无用之用,终其天年”之神社栎树。

这个散栎,高大可以造船的旁枝就有十好几枝,到底是无用之材还是有用之材?当然是有用之材。庄子在本节开篇就明确交待。

但自以为老道的木匠师傅以其为舟速沉、为棺速腐、为器速毁、为柱速蠹,进而断定神社栎树为散木,为不材之才,无所可用。临到托梦之后,老道的木匠师傅豁然顿悟,栎树寄生于神社,免譬议,远斧斤,其背后的深意是什么?

其借鉴意义在于:有才者以其能苦其生,遭斧斤之祸。那么,乱世恶途,全生远害的办法是什么?只能是以无用为大用。这里的“无用”,庄子主要是指,不被当道者、统治者所役用征用。其言外之意,不沦于工具价值,方可保全自己,进而成全成就自己,一句话,按庄子内心深处的哲学——做自己!

第 3 棵树:苦树(我自己命名)

南伯子綦在商丘一带看见一棵出奇的大树,那个高大啊,可供千乘之驷纳凉隐蔽。子綦急忙近前观看,却发现大树的树枝是弯弯扭扭的,并不能用来做栋梁。大树的主干,树心直到表皮旋着裂口并不可以用来做棺椁;用舌头舔一舔树叶,口舌溃烂受伤;用鼻闻一闻气味,使人迷糊,像喝多了酒,三天三夜还醒不过神来。 这是一棵什么树?庄子没说,我们姑且称它为苦树。

其一,树相苦。树干枯木心分裂不堪大用。其二细枝也苦。那么高大旁枝却弯弯曲曲连个横梁也做不了。其三,树叶苦。苦且带毒,舔一下嘴就溃烂受伤。其四,气味苦。闻一下气味则三天不醒人事。苦即枯也,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子綦感叹说:“这真是什么用处也没有的树木,所以长到这么高大。乱世的“神人”也就是这么显示自己的“不材无用”的。故事讲了一大滩,道理只说了一句:不材之材,神人以此。

庄子说的“神人”境界不一定是我们能达到的,但这个苦树的故事启迪我们:神人是御六气之辩,超出一切世俗的人而不是神,:把不材之木,与神人相比,告诉我们,在乱世生存,应该抛弃功名,隐藏才华,或者另一种方式活着,或者以神圣的身份活着,或是以有害于人的身份活着。人应在乱世中寻找缝隙,避免矛盾摩擦,消耗生命。

以一个“无用”的旁观者的身份来思考生活的真谛,我们的忙碌与焦虑到底是为了什么?过度的功利,一味追求“有用”,最终会伤害我们的生命,现代人身体劳累,精神压力很大,就是被“有用”这柄大斧不停砍伐。

《人间世》中不材之木栎社树有用不如无用的形象继承樗的无用为大用的观点,栎社树形象说明,对于木,有用意味着有为,有为则纷争、战争兴起,于是罪恶产生了。栎社树这种无用,就是一种自我保护能力。

相对于孔子带着弟子们四处游说,在战乱的年代过着马不停蹄的奔波劳顿生活,庄子的淡然与率性,自由与逍遥,也把我们深深地吸引。

乱世中的庄子,冷眼旁观,并不代表庄子的冷血无情,而恰恰是庄子的大智慧与冷思考,乱世中的生民性命掌权在当权者手中,他们生命危如草介,乱世中的君臣关系更是微妙而艰难。庄子以遣独立的自由思考,给这个国国都想王霸天下的疯狂世界开出了疗伤的药方:

作为社会底层的子民,既然我们决定不了发动战争,那么我们就选择避战。既然我们决定不了人的生杀予夺权,那我们就选择小心奕奕地自保。乱世中人的有用会招致死亡,庄子用他的无用之用,给处在水深火热中人们缓解死亡的紧张提供了一种止痛片。但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如何有意义的生,如何有尊严的死,他的安时处顺,哀乐不入于心,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顺,承认乱世的不公平,认为死亡是人生苦难的解脱,在死亡来临之前,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其实是避开各种矛盾“无待”自由的状态。这当然悬在苛责。

这三棵树背后是人与人的故事。栎社树寓言中的匠石是经过栎社树的教导后才明白无用之用的道理,而商丘之木寓言中南伯子綦却在观察大木不可近、不可用之后,立刻就领悟世人存身的智慧,并把不材之木和神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神人世界是哲人寄托理想的精神家园,人物形象是哲人审美。

那么对大物之象诗性盎然的描绘和塑造则不仅仅是庄子超然物外地观察宇宙,更是一种包容的并且是有反映的投入世界的模式。因此,庄子之情,弥漫人寰,也弥漫自然。

以几句诗作结:

一棵树,

站在阳光下,

摇曳在风雨中,

安然,自在。

【第四篇】

《德行是需要充实和证验的》

——庄子《德充符篇》展读

庄子是神一样的存在。可以想象,一位其貌不扬、食不果腹、精神疲惫、衣衫破旧、但学问深邃的高人,在《逍遥游篇》探讨了人的一生应该秉持的精神追求之后,紧接着在《齐物论篇》中爆炸性地提出了超越时代与其他思想者认知的认知革命,颠覆了人们那点可怜的平板一般的思想。如果说《养生篇》在探讨养生宗旨,《人间世篇》处世策略,那么,接下来的《德充符篇》该把研究的目标转移到人的内心世界的认识了。

这一篇,庄子提出了“德”是需要充实和证验的。在“德”是什么?庄子那里,德,按照陈鼓应先生的理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与私德,而是能体现宇宙人生的根源性与整体性的认知、见识与行为。有“德”的人,生命会自然地流露出一种精神力量吸引着人。这种精神力量不是外显的、而是内隐的内在的,甚至是德有所长,形有所忘,当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的时候,德不着行迹,德,就成为了最纯美的修养与内在而外溢的一种大美。

本章,庄子给我们给出了德是不着行迹的客观存在、自然存在。德,是充盈的,是充实的,也是需要可以证验的。纳闷,如何验证“德”的充实(力量)与存在(质量)?庄子大约给我们以下几点智慧与营养。

之一,认识论层面的认知:

一是要有大的格局于整体的认识观。破除外形残与全(与德行相关联)的陈腐观念,不一定外形健全者就是德行高尚者;也不一定外形残缺不全者就不是大德高人。

二是无论是掌权者还是高位者,不可以以“权”取人、以“位”取人、以“貌”取人。特别是曾经被酷刑致残的人。

三是“德充符”的最大障碍就是身处名利场中的有权有势者“纵情肆欲”、“劳神焦思”以至于斫伤性命,屠灭生灵。

之二,方法论层面的建议:

第一,学习兀(断足)者王骀,行不言之教,守潜移默化之功。王骀与孔子的弟子相若,王骀能“守宗”,“保始”,把握事物的本质;王骀能“物视其所一”,八万五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王骀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有大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所以,心灵能做整体观,而不是拘泥于一隅,所以,就连孔子也要拜他为师。

第二,学习兀者申屠嘉。申屠嘉与子产同堂为师,身份地位尊贵的执政子产,以貌取人、以势凌人,看不起身残位卑的申屠嘉。申屠嘉不卑不亢,以高出子产认识层次的説征服了子产,他说:我身虽残,但心智德性健全,我的断足是遭统治者刑逼而致残,一个大德高行之人,是能做到“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从容与淡定。那种以貌取人,以形量德的价值观是极其浅薄的。

第三,学习兀者叔山无趾。叔山无趾见孔子,而名士孔子蔽于形而不知叔山德,故歧视他。叔山无趾却身残志坚,身残德高,不自卑,他毫不客气地告诉大师孔子,说我虽然失去了脚,但我拥有比脚更尊贵的东西,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充盈的内心世界、富足完善的德行……(“犹存尊是者存”),我以夫子为天地亲师,谁知你竟是如此浅薄之人。

无趾和老聃同时认为孔子不知死生如一,是非平齐之理,是故,无往而不在枷锁中,还未达到“至人”之境界。'

第四,学习丑人哀骀它。哀骀它,无权势、无色貌、无利禄、无言说,但老少怀之,国君安之,朋友念之,凭什么?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哀骀它貌丑德充,有内涵而不张扬,做到了才全且德不形,靠自身强大的气场,人格学术道德魅力,吸引了无数追随者。

第五,学习重度残废人。这位残废人几至废人,曲足伛背无唇,还有瓮缸大瘿,脖子上坠着个大瘤子,两人都可谓长得奇形怪状,但他们同样有市场,受国君待见。原因就在于“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以上典型论证,逻辑上和落脚点角度讲,孔子为王骀所折服、申屠糠子产感到羞愧、孔子内心比无趾更丑陋、孔子向鲁哀今称颂哀骀它,支离与大瘿为国君所囊,都是“德充”的“符(证验)”。

【第五篇】

《乱世悲歌,唱给懂你的人听!》

——庄子的劝告

·

鲁国圣人孔子官运欠通,受到排挤,从高位跌下来,愤然辞别故国故乡,远游西方的楚国。他想凭着自己的名声,博得楚王的眷顾,实践儒家的政纲。

到了楚国他才明白,这里也是乱世,并不比故国好。驿馆闲住七八天,不见楚王派人来请,他已非常苦闷,这天早晨,忽听驿馆大门外闹闹哄哄。便去楼头府视,见街上一男士披发跣脚正在跳舞,众人笑谑欢呼。

那男士一抬头瞥见孔子,便仰天唱起悲怆的楚声。歌曰:

大鹏啊南飞的大鹏,

你的翅膀衰弱疲癃,

再也飞不上九万里的高空

美德沦落,受鹌雀的嘲弄。

未来的新世界到底在哪里?

你望望不见,眼前雾蒙蒙。

史前的理想国到底在哪里?

你追追不回,那是一场梦。

天下澄清,正道直行有麒麟,

圣人治国尽忠心,创造文明。

天下混饨,歪道横行多枭獍。

圣人逃国隐山林,保全性命。

今逢乱世,处处昏君与佞臣,

圣人,你不挨刀,已是万幸。

无用是福。劝你休息,

难道这有什么不容易。

有用是祸。笑你执迷,

大难临头不肯避一避。

飞回去,飞回去!

庄子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以庄子之才学取财富高位如探囊取物,然庄子无意仕进,只在不长的时间里做过管漆园的小官。

庄子的学问渊博,游历过很多国家,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研究,进行过分析批判。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庄子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你赶快给我走开,不要侮辱我。我宁愿象乌龟一样在泥塘自寻快乐,也不受一国君的约束,我一辈子不做官,让我永远自由快乐。”

庄周的才学不可小视,然而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后厌恶仕途,隐居著书,成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称为道教祖师、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

当时诸侯混战,争霸天下,庄子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心研究道学。他大大继承和发展了老聃的思想,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他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

《说文》云:“悲,痛也”,先秦诸子中,庄子是一个对生命之悲,生命之痛有着深刻体验与思考的哲学家。《庄子》一书中,“悲”字出现了三十八次,其中,表达强烈不满的”悲夫”十二处,“不亦悲乎“五处。庄子的悲,是悲哀,悲愤,更是悲悯,悲恋。庄子之悲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现,悲,不是大喜大悲而是带有悲天悯人的心情。

南宋词人吴文英《庄子独见论略》: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第七篇】

《乱世,残废人的大智慧》

·

——庄子《德充符》再读

·

有时候觉得,庄子的作品犹如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夸越了历史现实,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又象征着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品格;有时候觉得,庄子十万字作品又似赵家班的小品,作品多以缺足断腿或相貌丑陋身体残疾者为题材,将人性中的缺点和不足、丑陋与残忍放大,精准地投放到大屏幕上,让人们在嘻笑之后掩面沉思。这些小品,不乏仿徨、孤独、感伤、梦幻以及对理想的渴望和对大智慧的颂扬。这又与他祖先的土地——楚国的浪漫气息完全一致。

庄子代表了一个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点的伟大楚国。接舆对孔子的歌,贯穿着一种富有音乐节奏和楚民歌色彩的浪漫气息,是洞穿心肺的庄子之歌。他的生命在作品冲延续着,影响着600年之后魏晋时代,400年不衰。之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至今不绝。再读庄子《德充符》,以诗歌的方式向这位伟大的寓言小说家思想家致敬!

·

其一,兀(断足)者王骀

最忆东鲁设帐围,

满城半爱王骀衣。

仲尼未往羞回味,

更请先生授化机。

·

其二,兀者申徒嘉与执政子产

从游十九课黉宫,

郑国兴贤取大同。

子产皮毛洪化教,

不知并落羿彀中。

【注】取大,求大学问。

·

其三,兀者叔山无趾

叔山断趾刀犹寒,

饥腹中藏信念宽。

浅陋足为夫子易,

深沉真作大儒难。

隐身闹市非常调,

垂钓江湖可保闲。

长智老聃不须此,

枷锁已解进贤冠。

·

其四,丑者哀骀它

市井巷中泛爱身,

不同天子混芳尘。

忽然一夜人间发,

德隐才全万物春。

·

其五,曲跂大瘿

曲跂大瘿游齐卫,

长德形忘悦二龙。

天鬻君臣空守信,

道家兄弟自相容。

只知四德传国祚,

岂料全人隔宫重。

天外庄周亦洒泪,

世间九教可相逢?

【第八篇】

《真人——庄子的理想寄托》

——庄子《大宗师》悟读笔迹

·

有人统计,在《庄子》全书中,“真人”使用19次,有10次集中于《大宗师》篇中,并且只有在此篇中才有对“真人”的大段描写(张清河先生)。因此“真人”这一形象就可以在《大宗师》篇中有比较全面地把握。将庄子对“真人”的描述分段摘录如下:

之一,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之二,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机浅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之三,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蓨然而往,蓨然而来而已矣。

之四, 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颡邱;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之五,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掩卷延思:

由之一可知,“真人”心态平和。真人不欺凌寡少,不自满于成功,不凭借小聪明耍小把戏,纵然有过失也无追悔,行事得当也不自以为得意,登高不怕下坠,入水不怕溺毙,蹈火不怕烧死,在得失安慰之际,能够坦然相处。这表明“真人”是心态平和,不计较荣辱得失,能够去掉心知偏执,有着大智慧的人。

由之二可知,真人心无妄念。真人睡觉时不做梦,醒来时无忧愁,没有口腹耳目之欲;呼吸深沉,直达丹田,直通脚跟。真人与俗人的区别在于:俗人生命气息短浅,呼吸仅及咽喉。这表明“真人”迥异于俗人,他能化解情欲心智的缠结。

由之三可知,真人心应自然。真人不执著生,不厌恶死,一切听其自然,视生死为一来一往,来时不欣喜,去时不抗拒。这是因为真人深知生命的源头,故不忘其所自来;又能听任死的归结,故不求其所终极。因此,“真人”能看淡生死,破除死生之惑。

由之四可知,“真人”心忘喜怒。是天生自然的人,不用心智去损害大道,也不用人为的因素去帮助自然。他的内心忘掉了周围的一切,他的容颜淡漠安闲,他的面额质朴端严,他的喜怒与四时相通。因此,“真人”自然无为,其生命感受是与自然相通的。

由之五可知,“真人”道两畅。超越于好与不好之上,摆脱了人间心智的相对分别。既忘怀于美恶,又派遣于爱憎,冥合天道,纯一不二。真人守真抱朴,与天为徒;同时又随俗而行,与人为徒;既不背离天理,又不脱离人事。为此,天与人不相排斥,不相争胜而冥同合一,达到物我、主客、天人同一境界的人,才是真人。

什么是真人?往大了说,庄子所谓之至人、天人、神人都是真人。往小了说,真人,是人中是理想的“人”。也是庄子最推崇和颂扬的理想化的人。真人首先是人,“真人”是神态安宁,心态平和,看淡生死,精神逍遥,自然无为的人。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篇》:“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摆脱了物欲控制,超越了俗世死生,认识了大道的永恒,实现了道人合一。

陶行知先生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做万做学做真人。

这种穿越千古的真人理想与追求,其实都在追求天性与人性的合一,真诚与自主的超越,真知与大道的完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