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好书推荐读书笔记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如何阅读一本书(上)

2017-05-01  本文已影响168人  半生不熟_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借用一句宋词来表达读书的第一种境界—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古人读书治学讲究 “厚积薄发”,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我真的没有谦虚

你应该看过很多的书吧,能不能给我推荐几本。

首先还是想对曾经问过我这个问题的人再说一声对不起,我真的没有谦虚。

每到这时候,我我我...其实都特别尴尬,好想说一大堆,但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每次总会尴尬地说声,要不你去找找度娘,应该有你要的答案。

因为我是个特别不爱看书的人,薄一点的看过些,遇到厚厚的那种,光是看一眼感觉头就疼。别提我有多羡慕那些能看很多书或者电子书的人,一篇接一篇的,我什么时候能做到呢,手动摊手。

之前在一个读书群里,清楚地记得自己只发了两次读书笔记。

我不该给自己找理由

虽然至今不明白那天晚上胡老师为什么一个猝不及防就拉我入坑了,但真的很感谢他及时拉了我一把。

是的,我不该给自己找理由的,什么忙不过来,什么不愿被强迫,现在看来,都是在为拖延症找借口而已。

如果没有继续开始,我可能今天还是只有寥寥几篇的读书笔记,可能直到毕业也不会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读完我认为要花很久才能读完的这本书,到时候肯定看着别人读完了一本又一本的书,自己却在哀声叹气,说着要是当时没有停下来就好了的话。

首先从《如何阅读一本书》开始,说实话,这本书看到第一章的时候就觉得枯燥乏味,好不无聊。

但是,谁让我没有钱呢,而且又是大牛辛辛苦苦挑选出来的书单,这么好的条件,还不好好珍惜。

但是,注意这里有第二个但是!

确确实实有帮助的,我不敢说有多大,但绝对不会是零。如果你也好奇不妨看下去。

read

不过,这次你也想让我推荐些书,那就看看大牛整理的 阅读习惯培养推荐书单
吧,看了绝对不会后悔。

本书总共二十一章,我是每天看一章,中间有七章暂时没看,读完共用时十四天。

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

所谓“阅读的人”是说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仍然习惯与于从书写文字中汲取大量的资讯,以增进对世界了解的人,就和过去的历史上每一个深有教养,智慧的人别无二致。

阅读和学习一样通常分为两种类型

我在学校读了十几年的书,却从来没有思考过究竟哟啊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不在学校里出现的书。

自己感觉到的明显的好处是 — 之前想写东西,有思考一个问题,灵感由哪里来?万一哪些写不出来怎么办?慢慢实践发现源源不断的获得灵感的方式之一就是多读书,从书里找一些东西去思考,然后将自己的想法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阅读分四个层次

看完这章后我仔细想了下,自己不喜欢读书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一直不会读书,毫无章法的翻阅增加了读书的难度,没有及时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以至于慢慢就不喜欢了。

这四个层次是依次递进,包含的。也就是说主题阅读包括了前面所有的层次,甚至超过了所有的层次。

说两个简单的例子。

打开书,从第一页开始读,甚至不看目录,翻了不到一章我就放弃了。

这是因为在需要粗浅翻阅的时候我却拿出了仔细阅读理解一本书的精力,完全没有思考自己想要获得哪些指示,从而加重了阅读的困难。

若是只想获得一些资讯娱乐的时候,我完全可以停留在第二个层次上。

基础阅读 ,恭喜你已通关

美国实行的是全民教育,最少要做到全国没有文盲。即使多年来,许多父母及其自命专家的教育者都在抨击控诉着教育系统。

阅读的不同阶段

终其一生

机会是一个社会能提供给人民最有价值的服务

大学的文凭应该代表着一般大学毕业生的阅读水平,包括阅读任意资料和做个人研究的能力。

检视阅读,你还在漂泊吗

检视阅读标志着真正进入了阅读的层次。

在阅读一位作者的作品时要相当顺手,用不着停下来检查许多生字,也不会被文法或文章阻碍住。

我们想要发掘所有的东西,但时间却有限
我们该做的就是要略读(粗读)

所以作者建议的是只注意我们能理解的部分,不要为一些没法立即了解的东西而停顿。不容易被分神,阻挠或者泄气。

让我想到了做英语阅读,每一篇都会有很多不认识的单词,以前总会停下来去查单词的意思,安慰自己可以多认识一些单词,但后来发现其实单词仅仅靠查了一次不去反复记,对自己来说还是不认识,而且如果阅读的时候有些单词没有去查对做阅读影响也并不是那么大,慢慢地也可以提高猜词的能力。

检视阅读的金科玉律——不要企图了解每一个字句。

略读推荐的方法

想到自己有时候看一本书都看了好几页了,发现不知道书中写了什么,有时候觉得是自己跑神了,有时候觉得是对数内容不敢兴趣,便放弃了,就是没有运用适当的方法去读每一本书,虽然读的并不多,但确实没有注意到分类进行检视阅读。

有自我要求的阅读

我们可能有时候会有这样一些疑问,明明知道了改用什么样的方式阅读,但还是失败。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做到有自我要求的阅读。

在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可以思考这么几个问题

有的人可以秉烛夜读可以聚精会神,有的人坐端,亮灯,一些环境刚刚好的情况下还是会睡着?

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有没有真正阅读手里的书,深层次的意思就是知不知道自己的阅读目标是什么?从中可以获得心理或者生理上的什么意义?

阅读时不可获缺的一件事

那就是做笔记

我们可以通过画底线或者写感悟,标记一些重要的段落。也可以写评论,记录下自己此时此刻与作者不同的观点,过段时间回顾看自己的认知有哪些变化。
好处是多年以后再看可迅速唤醒我们的记忆, 也可以分解每一个看似复杂的动作,动手做的时候,连贯在一起想这一系列动作,作者提出的整体的顺畅行动很有意思。

我是半生不熟 喜欢照自己的怪念头行事
喜欢一切意外 想把生活过成诗的样子
若哪天有幸相遇 请别诧异 其实我并不是个乖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