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中年少女的阅读之路
大家好,我是燕子。一个致力于通过阅读助力成长的中年少女。
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呼吁更多的人,不管多忙都要抽出一点点时间,看看书,滋养心灵,去认识更大的世界。

对于一个中年女性来说,能走在阅读的路上,刚开始最大的动机往往是来自孩子,作为一个母亲会心甘情愿地为之改变。全职在家后,我希望做个好榜样,天天拿本书看总比拿着手机好。同时也想转移注意力,如果天天盯着孩子,我会抓狂,孩子也不快乐。
我并不是一个从小就喜欢阅读的人,从小家里穷能上学就是万幸了,哪有课外书看,只是守着那几本课本,放学了作业都不管,就到田地里去帮忙。
我读得第一本课外书还是上中专后,在地摊上买的二手书,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只因太接近我的生活了,厚厚的一本居然啃下来了,当时觉得很了不起。后来同学介绍《简爱》和《飘》两本关于女性成长的书,也读完了,这两本书对我出去找工作,寻找爱情的路上给予了我一些精神上的向导。
这之后也断断续续买过一些书,都没有什么时间去看。成家了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阅读都是陪着孩子读绘本,讲故事。直到全职后,小妞的脾气暴燥,我的情绪按钮很容易被她点燃,就给自己找点事做,阅读。因为这是大家公认的成本最低的成长投资。
刚开始也并不顺利,我心浮气躁的,注意力不集中,一看书就想睡觉。那时老大初中,学业紧张,每天写作业都写得比较晚。就利用这个时间静下心来阅读,都是很随意地看。所以很随意地忘记了。
直到开始写作,才带着脑子去看书,还要求自己写读书笔记或者读书感悟,这也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时而写写又时而放弃,挣扎了好几年,所以阅读也是有心无意地进行。
从下定决心日更后,常常为不知道写什么而苦恼。自己的生活单一,常常写碎碎念自己都有点烦了,只能多去看书。但写书评也写不好,直到最近写的《西藏生死书》的几篇笔记,给我带了点流量,还增加了些粉丝。这无疑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就像一块生了锈的磁铁,通过阅读写作擦掉身上的一些锈迹,才有了一点点磁性。
特意统计了一下这几年看的书,大概有六十多本,对我来说已经是在突破了,我的认知在慢慢更新中。所以我要继续保持这个节奏,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并及时去输出,让阅读照亮我前行的路。
最后,引用北大校长关于读书意义的一段话:
物质的贫穷能摧毁你一生的尊严,精神的贫穷能耗尽你几世的轮回。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读的书,你触碰过的那些文字,会在不知不觉中,帮你认识这个世界,会悄悄帮你擦去脸上的肤浅和无知,书便宜但不意味着知识的廉价,虽然读书不一定要能够功成名就,不一定让你锦绣前程,但它能够让你说话有道理,做事有余地,出言有尺度,嬉皮有分寸,读书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但不读书会挡住你很多的出路。
与之共勉!
对于我来说,每天都是读书日,如果因工作的原因导致没时间阅读,我就感到自己成了一架机器一样,没有灵魂。所以,再忙也要抽半个小时,哪怕阅读一遍也好。
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乔治.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