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去观察大自然?

2022-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郭筠筠1

苏霍姆林斯基教过一到十年级的学生,即帕夫雷什中学的所有年级。

霍姆林斯基面对即将上小学的一群经历过战争创伤的、各个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的孩子们,他应对着不一样的思考,如何解决每个孩子当下的困难。

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欢乐。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每个人都有一个无尽的生活前程。”

让他忐忑的是,怎样使每个孩子在学校里不丢失属于孩子的快乐。相反,还要让他们进入学校之后不断享受到新的欢乐,不止是枯燥的教学生活。

当然,也不能把上学变成表面热闹而实际空虚的玩乐。每一天,都应当让孩子们的智慧、情感和意志得到充实,这得需要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所以,在帕夫雷什中学,孩子们的生活丰富极了,一所战后的农村学校,直到现在,都无学校能及。

这所蓝天下的学校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苏霍姆林斯基在开学第一天,就带着赤脚的一年级孩子们到葡萄藤底下,给孩子们讲太阳的故事,边讲边画,孩子们沉浸于听故事的宁静里,听完提了很多问题。

为了不让孩子们思维过于疲劳,苏霍姆林斯基把他们从童话故事带出来,让他们吃葡萄,并且把一串串葡萄带回去和家人分享。孩子在分享美食中,善的种子悄然种下。

他们约定第二天傍晚再来这里。在黄昏的日落里,欣赏笼罩在晚霞的村子,卡佳说出类似“太阳在洒火花”的语言,他们共同创编童话故事,回到思维和语言的源头。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提倡,在孩子们没进入教室学习之前,带着孩子们先读世界上最美妙的大自然的书。

课堂上,如果老师只管按照教学设计不停地讲,为了完成任务而讲,那么孩子要思考规则,要解答算题,要解释例子,这些全部是对事物的抽象和概括,而没有生动的形象,脑子就容易陷入疲劳……学习掉队的情况由此产生。

有没有解决办法?有。

带学生去大自然中,学习观察大自然。

小学阶段需要掌握5个学习工具,苏霍姆林斯基把它们称为五把刀,读写算、观察与表达。

而观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方面。在观察中,发现世界万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逐步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低年级孩子,如果没有对周围世界的仔细而细腻的观察,那么在课堂里的精确学习就会受限。

在大自然中发展儿童的思维,增强孩子的智能,这是儿童机体自然发展规律的要求。

所以说,到大自然中去,就是无意发生的思维课,就是浪漫期的发展智力的课。缺乏这样的课,孩子就容易成为学习落后学生。

观察并思考大自然,应当成为孩子们日常的一种生活习惯。

这是一年级孩子们开学之后的第三周,因为疫情原因,我们观察小区,画小区里让你惊奇的景物、事物,同时写出一句自己想到的话。

孩子们观察小区进行到第三周,让他们寻找让自己惊奇的事物,然后写出相关的一句话。这句话,一定要来源于自己的想法,极少数孩子看了没有想法,有的孩子借用了古诗词或儿歌里面的话,我们不提倡用概括性强的成语。

我们来欣赏孩子们的一句话:

秋天来了,可是温暖的深圳树叶还是绿色的。

初秋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到树荫下乘凉,玩耍。

春天,妈妈种了辣椒;秋天,枯萎了。

我们小区的游泳池,因为封闭,池里的水变绿了。

今天,我和好朋友在小区里发现了鸟窝,我们一起装饰鸟窝。

我们小区的一块草地,有一个斑马石像,它的旁边有一棵刺葵树。

秋天里,树叶变黄了,好漂亮。

清晨的花园迎来了第一缕微凉的秋风,树叶从枝头飘落铺满地。

绿色的秋天,没有“一岁一枯荣”。

如果这些语言都是从孩子的眼睛里、手里自然流泻出来,而不是大人的指导,那么他们就能从每天都能发现一些新东西,每走的一步都成为通向思维和语言的源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