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到底和那些经典的电影有何不同?
很少有电影在片头就让人看哭的,因为这样显得太煽情,多数导演尤其是欧洲派的导演,不会冒险用这样的手法。可是这部电影在一开场便出现了法官审判的场景,法官问:你为什么要起诉你的父母?扎因有些哽咽地回答:因为生了我。
小演员这句话一说出口,相信很多泪点低的观众,早已经眼眶湿润。但从这一点来看,这部电影有些与众不同。导演没有刻意为之,仅仅是平静的镜头记录了一段少年犯的生活,却处处让观众揪心。
开头在法庭上扎因说的那句话我们可以将它与众多经典电影进行比较,看看《何以为家》究竟有何与众不同。
一、《何以为家》与《偷自行车的人》:借鉴新现实主义的手法,却不是新现实主义
《何以为家》这种静静记录生活,没有额外的修饰的拍摄手法,让我突然想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想到了那部经典的《偷自行车的人》。因为镜头同样的冷静地记录一段让人揪心的生活,同样的运用了长镜头和景深镜头,但是它却和《偷自行车的人》有着本质的迥异。
《偷自行车的人》海报我们知道,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在二战结束后也就是20世纪40年代开展的一场电影运动。同样这样的运动不仅仅在电影上展开,同样在建筑、在绘画上一样轰轰烈烈,这是意大利艺术家一种抗争,一种从战后百废待兴中的意大利,要重新站起来的一场艺术文化变革。
新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是记录性,它是实景拍摄,强调一切以现实原貌为主,避免用戏剧的用光甚至电影很少剪辑和配乐。甚至在叙事上,也要强调去戏剧化的叙事,情节看似松散,就像是记录一段生活的纪录片一样,你看不到真正的结局。另外就是选用非职业的演员,让演员在真实的场景中去演绎自己,这就是新现实主义。
《偷自行车的人》是导演德·西卡的代表作,也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写入了电影史的经典片子。当看《何以为家》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这部片子。
可是《何以为家》似乎也不一样,虽然也用了记录的手法,大多数是镜头跟拍,镜头直接对着扎因的脸,让观众看清他的眼睛,看清他的面部变化,看出他的希望和绝望。而扎因也是非职业演员,是导演在街头上遇到一位叙利亚小难民,觉得这个孩子太适合这部片子了,于是便让他本色出演。
忧伤的眼神
它借鉴了很多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利用了景深镜头和跟拍的长镜头,但是在叙事上,这部片子明显是有轻重缓急,有起承转合的。这是一部回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片。而《偷自行车的人》就是失业者和儿子经历了一段自行车丢失的经历。
《何以为家》之所以借鉴新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是因为希望这段故事更逼近真实,让观众从这段故事中看出来,那些在战乱国家的孩子,那些难民的孩子,经历的现实可能远远比演出来的还要残酷。有千千万万个扎因无法走出自己的原生家庭,无法走出那个战乱的国家,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让现实一刀刀把自己变成铁石心肠且绝望的成年人。
二、《何以为家》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同样回忆和现实交织的叙事,却
无法圆满结局
《何以为家》在叙事方式上,采用了现实-回忆-现实-回忆相互交织的讲述方式。电影开端在法院的审判场景,交织着扎因对自己生活的回忆,让观众明晰了扎因要起诉父母生下自己的前因后果。这虽然是一小段的经历,但是足以让观众联想到了孩子们的过去以及未来面临的生活境况。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也有着类似的叙事模式。主人公杰玛•马利克参加了一个《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电视猜谜节目,在节目现场,每道题的题目都让他回到回忆中去。十二道题目构成了整部电影的故事情节。这部丹尼·博伊尔拍摄的印度片,用这样的现实-回忆交织的叙事方式,拍出了印度社会的宗教、贫富差距、阶层等等各种矛盾,最终杰玛•马利克获得了2千万的卢比,与心爱的姑娘逃离人群……这样一个完美的结局,让很多观众长舒一口气。这部电影也堪称经典之作。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绝望生活那温馨的一幕而《何以为家》在法庭上答辩和回忆之间穿梭,从法官的提问到被告、原告的答辩,每个问题,每个问答都会闪回到过去。这样叙事方式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很像,同样闪回、穿插的方式,去讲述一段苦难的生活。主人公几乎都说出了同样的话:life is shit。
但是《何以为家》又和那部印度片不一样,因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还有一个希望的结局,可以拿着钱逃离底层,而《何以为家》呢,小男孩最后拿到了护照,可是他的父母还是他的父母,他的移民身份依然是移民身份,或许护照会过期,就像是黑人的女孩一样,又要办理假护照,他无法享受一个国家的公民待遇。他的祖国还在战乱中,还有成千上万个扎因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这个电影是绝望的,是毫无希望可言……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男主和女主爱情的车站三、《何以为家》与《潘神的迷宫》:同样的儿童视角,它却没有童话的世界
《潘神的迷宫》是葡萄牙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拍摄的一部残酷的儿童片。电影是以12岁的女孩奥菲丽娅的视角,展现了二战的残酷。她的继父是法西斯军官,在她生活的童年充满了战争和杀戮。但是12岁的女孩却满眼的童话。她还保留着纯洁的儿童视角,她一直在童话故事中寻找那个快乐的地方。她要经历磨难最终获得大团圆的结局……
《潘神的迷宫》剧照这是一个暗黑的童话,可是再暗黑的童话,导演都不忍心撕破童话的外衣,直接给你血淋淋的事实。整部电影在一半现实,一半童话中交织出现的,观众看到现实的血腥和残酷后,立即可以回到童话的世界。
他们想要一个孩子死于自然的社会
而《何以为家》也是一个12岁的孩子的视角,是一个小男孩的眼睛里社会。他看到的是父母的不责任,是父母的卖掉自己的女儿换来暂时的安稳,是没有学上,没有书读,甚至没有伙伴,没有一个安稳的睡觉的地方,他就像是一个狗一样走到哪里都要被人耍。他不再是儿童的视角,而是被迫长大的孩子,他眼里都是对父母的仇恨,对这个社会的仇恨。如果没有人去拯救他,谁能想到他长大是不是一个极端分子呢?一个在仇恨里长大的孩子,未来走向哪里?
扎因害怕任何突入其来的好意,他的生活告诉他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人
《何以为家》没有童话,只有残酷冰冷的现实世界。扎因再也没有了孩童的童真,他被这个世界彻底改变了,这是谁的悲哀?这个世界上,哪一个国家去关心像扎因这样的难民儿童?哪个国家会深入到每个难民家庭,让他们的家长给孩子应有的教育和爱?
四、《何以为家》与《四百击》:同样没有父母的爱,他却还能爱别人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中,特吕弗是一个领军人物。他的《四百击》更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之作。电影描述着一个孩子在没有父母关爱的家庭环境中,产生的一系列的叛逆的行为。他不写作业,整天像小混混一样在街上游荡,而家庭对他来说,不是家,而是地狱。最后,他被关进了少管所,少管所里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叛逆的孩子,他们没有人爱,没有人管,只有暴力和冷漠。
《四百击》预告海报电影结尾里,小主人越狱跑出了少管所,他一直跑,跑到了沙滩,似乎在寻找什么,可是他很迷茫,找不到出口也找不到归途。因为没有家庭的孩子,无处可逃。最后他看向镜头,似乎对望着所有的观众。这个镜头成为电影史的经典镜头,在于它那个“定格”像一张网似的把孩子囚禁在了无形的牢笼之中,看不到未来。
结尾经典的定格但是《何以为家》却是走出了一个新的道路,这个从小没有人关爱的扎因,父母整天咒骂他。可是他内心还对家有一种渴望,对妹妹有一种责任。他内心最温柔的地方是与和弟弟妹妹的相依为命。
和妹妹在一起的温馨瞬间当遇到了黑人姑娘,他找到了暂时落脚的地方,而黑人姑娘就突然消失了,他一个12岁的孩子,凭着责任的惯性带着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婴儿。这不是人类的那种善良和正义,是一个孩子内心仅存的那点责任,作为一个哥哥的责任……他内心还有温柔的地方。可是当听到妹妹大出血去世,他的那点温柔突然变成了暴力,他要复仇,去杀了那个狗杂种,为妹妹报仇……他仇恨父母的情绪到达的顶点,以至于在监狱打电话给电视台,要状告父母为何生下他。
扎因不但没有家,也没有任何人再去关心他,他就生活在最绝望的街道,只有依靠着犯罪和谎言才能生存下去。
结尾《何以为家》获得了戛纳评审团大奖,这个导演在大街上偶遇到的小男孩一夜之间成为了电影明星。这部电影给予他更好的生活,他取得了护照,有了地方安家。但是不知道,还有多少扎因,还在我们的世界里绝望而充满仇恨的生活着。导演或许想用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多么重要。而仇恨,是需要爱来化解的。难民的问题,也是全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