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思维模式漂亮地打败了我的爱情【原来自己一直不会爱】
【1】眼中的爱,心中的情
一个人只要领略过爱情的纯真喜悦,那么,不论他在精神和智力生活中得到过多么巨大的乐趣,恐怕他都会将自己的爱情经历看作一生旅程中最为璀璨耀眼的一个点。
这是马尔萨斯的经济学名著《人口论》中对爱情的独到见解,不过没想到的是,这么沁人心脾的话语竟然出自一个经济学教授的论著中。这句话旨在强调爱情、精神、智力和人生旅途的关系,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爱情对于每个生命的宏观(人生)与微观(精神、智力)意义。
在详细讲述之前,深感需透露一下我对爱情的宽容定义,进一次作为引言吧,
爱是什么“爱”的中文版定义:
人物:一个男生一个女生
时间:虚拟相处(网络)或真实相处(现实)时
地点:不限
事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件小事、一个瞬间
情节:两人因彼此而更加快乐,心灵默契地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不时会有对方的身影映射在脑海等
My Definition of LOVE in English:
l is for let's go for love;
o is for oh,amazing!
v is for love is very sweet;
e is for eye, you are the apple my eye.
基于以上两个版本的定义,我的经历应当算是一种爱情,不过准确的说是一种成长的灰色痕迹,以失败告终,以悲伤结束。
【2】爱情粉身碎骨,眼泪全军覆没
前几年热播剧《裸婚时代》中易家扬说“细节打败爱情”,生活中处处微小的细节竟是爱情跌落的首要元凶,而对于我来说,真正打败爱情的是错误的思维模式,或者加大杀伤力地说,是自己亲手眼睁睁地葬送了我一直期待和憧憬的爱情,而真正失去之后才懂得自己当初是多么的too young, too naive.
爱情之于人生,就如同美好之于生活。
于爱情,不将就,要讲究。
以上是我初步的爱情观,我也一直秉承这样的认识对待爱情,对待那个未知的合适的人。或许是上天对我的眷顾,在过去的一年里,让我遇到了同频率的她,然后相知,却始终没有走向相爱的地步。回顾自己的悲催历程,内心里有说不出的心酸,痛恨自己在爱神降临的时候没有能力抓住,只能失之交臂,遗憾余生。
痛心之余,我反思自己曾经在相处中的行径,总结自己失败的经验,反省自己的对于爱情的思维模式,于是,便有了以下的失败教训。
01 微信聊天永远代替不了现实的见面
曾经我以为,在爱情中,两个人应当保持天天不断的聊天,两个人聊天的快乐、沟通的乐趣以及心与心的互流才是最重要的。微信的聊天与现实的交流并没有太多差距与不同。反而,微信里面的各种表情包也更有意思,聊起天来也能增添很多乐趣。所以,自己一直坚守着这个信念,每天晚上定点守候在10点多左右与她聊天,聊学校趣事,聊生活的烦心事儿,聊过往的糗事,也偶尔涉及到对于爱情的观念,还不时的调侃一番。当时的我,乐在其中;当时的她,也其乐融融。
我以为,我们可以一直走下去,一直像这样一样保持着对彼此的爱慕。可是,我的想法太单纯,并不成熟,殊不知,那时的我已经埋下了危机与隐患。
现在才发现,微信的聊天永远代替不了现实的交流,见面的交心。
当初的我,颠倒了主次,每个月见面的次数不超过3次,尽管在一个学校。当初的我,误以为微信的聊天与现实的聊天没什么区别,一样的都是沟通,一样的都是谈感情。但是,现在,我发现,我错了,现实中永远都比微信这个虚拟的环境更真实,在现实中,说话的表情,语气,态度,甚至每个动作流露出的感情是不一样的,表达的内容也更丰满,更加贴切,更能戳中对方的心扉。虚拟的世界永远代替不了真实面对面的掏心。现在的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后来见面时候她的态度突然扭转这么巨大,可是,悔之晚矣。。。。
与其说是微信伤了自己的爱情,不如说是自己亲手葬送了这份情。虚拟世界永远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沟通与交流。
02 盲目的体贴感动的只是自己而已
曾经的我以为,爱一个人就是无条件的对她好,照顾关心她的点点滴滴,做一个体贴的暖男。在日常相处中也是这么做的。当她六级考试没有耳机时,我特地从学妹那里为她借来2个新的耳机,一个坏了,另一个也可以用作备用;当她面临频繁的考试时,担心她会因为大脑消耗过大而吃不消,我便跑去超市买了好吃又补脑的核桃;当她上台演讲成功时,我上台送上美丽的鲜花,一起分享她成功的喜悦。这一切,她也欣然接受,乐在其中。
现在才发现,这种方式是多么的不正确,我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物质上,而不是自身的吸引与人格魅力的展示上,过多的注重体贴,关心的重要性。这似乎成了一种讨好。我想,真正美好的爱情,不应当是单方面的讨好。这种行为必须适可而止,并不能成为让对方喜欢自己的理由。
我想,两个人真正在一起,仅仅是因为这个人,而不是这个人做了什么。盲目的体贴永远无法酿出爱情的琼浆玉液。
03 每一次不主动都是一次增进感情机会的走失
曾经的我,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主动联系、邀约的机会,每每看到她时,内心总会激起千层波澜,脸庞也会泛红肆起,根本无法掩饰,接着,就会在这种纠结与行动中徘徊,总是尝试着给自己添加勇气值,却一次又一次地失去那一个接触的机会,增进感情的机会。
现在才发现,这样为数不多的机会正是被自己一次又一次浪费,践踏。或许,沉下心来,总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喜欢,所以才不够主动,或者是因为,是自己太过喜欢,所以才不够主动。我想,现在看来,可能更多的是前者吧。
或许,年轻的自己,遇见爱情的时候,真的应该给自己一个勇敢的机会,给自己一个成全爱情的机会,而不是躲在‘怂’和‘逃避’的牢笼里,终日不见如阳光般的爱情滋润。
04 在没有获得对方好感之前不可表现过于直接、频繁
曾经的我以为,爱一个人,就应当让她知道,让全世界知道,好像这样更能表露自己的心意,更能打动对方,更能用丘比特之箭射中对方的心房。为此,我在公开场合下,向她送出了鲜花,送出了礼物,表达了对她满满的祝福,同时,小小地满足一下对方的虚荣心也是不错滴。
现在才发现,我错了,做的这件事本身没有错误,只是时间点发生的不对。如果对方对自己没有好感,没有兴趣,在公开场合做这样的举动只会把她推的更远,只会让对方心里更有压力,只会让对方产生厌烦的情绪。效果也往往不会很好。
或许,好感真的很重要,在没有好感的基础上,过多直接的方式只会亲手将爱情推向万丈的深渊。
05 幽默是扩大吸引力的方式,但本身并不是吸引力的产生源头。
曾经的我以为,要做一个有趣的人,做一个幽默的人,给心爱的她人带来欢笑的人,这样生活才有情趣,生活才有意义。于是,我总是想尽办法逗她开心。经常学习关于幽默的书籍,如果变得有趣,如何使说话更好玩,不至于太枯燥无味。在平常跟她聊天中,接触中也是这么表现的,而且也总是能说出很多幽默的事儿,搞笑的话,对方总是很开心,甚至很多时候能聊到12点多,还一直留恋不舍。
现在才发现,我错了,当时的我,为了逗趣而逗趣,为了搞笑而搞笑,完全像是一个演员,有点不真实,好像那不是真实的自己,俨然自己期待中的样子。可能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经历,故事,性格特点才最重要,也最真实,然而,我却把重心放在了幽默上,结果反而弄巧成拙。
或许,哦,这个不能用或许,我的血淋淋的经历告诉我,幽默永远不是吸引力,永远不能产生爱情,因为,那只是扩大吸引力的方式,只是生活的调味品,没有任何一个人会以调味品为主食。
06 不专注、不认真的爱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好
曾经的我以为,爱好就是喜欢就好了,那么认真干嘛,认真就输了。所以,平时对待自己喜欢的音乐总是走马观花的听听就好,起到愉悦大脑的作用;对待喜欢的电影也就是大概一看,以哈哈一笑完事儿;对待阅读写作也只是断章取义,只捡有意思的看,写也是随意写写,并没有专注思考,认真总结,好像,爱好,就真的就是一种随意的衍生词。在与她的聊天中自然也就说不出一些对待某一爱好的深刻见解和认识,也往往是她聊,自己有声有色的予以附和。
现在才发现,自己当初的认知是多么的弯曲。对待自己生活的另一面--爱好,总是不认真,很轻描淡写的对待,这样与他人交流沟通时候也只有附和的份儿,自然不能展示自己丰富的生活,别人也会往往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空洞,无味。试想,一个人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爱好都没有,那么,生活该是有多么的乏味。
现在的我蓦然发现,爱好之所以称之为爱好,就需要自己很乐意的投入,真心对待,像养一个宠物一样。
就以读书这个爱好为例,当把这个爱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自己应该是能够侃侃而谈起自己喜欢哪方面的书籍,这个方面那几本对你影响更深刻,哪些作者是非常厉害的,那几本书中的观点与自己不谋而合,或者有自己更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谈起电影时,清楚明了自己喜欢哪方面电影,各个地方的电影都有什么特点,比如港剧、韩剧、美剧都有哪些特点和不足。某一类的电影能够说出自己喜欢的几部,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或者,兴奋之余可以向别人推荐优秀的电影,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收获。那么,这样聊天的质量也会提高,他人也会从爱好中看出此人的丰富生活以及对于生活的热爱。
07 ‘见识与眼界’在爱情中的作用
曾经的我以为,只要学习好,人品好,做一个优秀的孩子就好了。就如同“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所说而言。所以,平时努力学习,争做学霸,为人处世,多考虑他人感受,以他人为出发点,积极创造自己的融洽圈。
现在的我发现,这些远远不够,只能说是基础。见识与眼界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见识决定着自己的层次,而只有同一层次的人才能遇到,才能相知,从而相爱。
或许,在爱情里面,见识与眼界决定了两个火花的碰撞和碰撞的发光度。
【完】
借‘记录’之名,时刻警惕自己不要在爱情里面犯傻,当下一次遇到真爱时,自己可以有能力,也有实力去牢牢抓住这可遇而不可求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