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即时反馈是一种毒
周二,一朋友打来电话,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给你发的微信收到了吗?
我退出去一看,10分钟前,确实有一条语音消息。我说,怎么啦?什么事情这么着急?
他说,没什么事,就是问你周末有没有安排?我有朋友要过来旅游,你可以带我们去玩吗?或者有没有什么好地方给我们推荐?
我说,刚才我在忙,我看到信息肯定会回你的,不用刻意打电话。
他说,我一直在刷手机等你的回复。
现在电商物流的速度,让我们在下单当天或者第二天就能收到货。
同事在上个月某东促销的时候将屯了一个月的书买了,满心期待着第二天拿到书变成一个大富翁的样子,第二天快下班的时候,她还没收到快递的电话,她给客服打了电话,客服说,促销期间第二天到不了,尽量给您一周内送到。同事突然从椅子上跳起来,话语里一副蛮不讲理的样子,一下子又让我们见到了她的另一面,就像小时候跟父母嚷嚷着要买糖,父母没有给予满足的情景。
给别人发信息,希望对方秒回;
做了某事发了朋友圈,希望圈里人都来积极点赞评论;
写了一篇文章,每隔2分钟就去看看阅读量;
跑了一天步,希望第二天就能瘦下来;
读了一页书,就希望能给你解决目前的困境;
玩游戏,看影视剧时兴高采烈,学习工作时却无精打采;
.......
这是怎么啦?
Scalers 在《刻意学习》里给出答案:我们都中了强即时反馈的毒。
在互联网发明以前,强及时反馈主要存在于物理世界,比如我们操作机械的时候,反馈的即时性往往很强。折射到我们身上,渴望“强及时反馈”是我们固有的属性。
如果第一时间得到反馈,我们就会觉得很快乐,但是如果没有得到强即时反馈,那我们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焦虑,急躁,目光不定,肾上腺素分泌过多。
动机在杭州在《幸福课》里说,生活的乐趣有一种是消费型快乐,主要以满足感官等生物性需要为主,通过占有和消耗资源来获得快乐,这种快乐依赖于外在化的东西。这种快乐让人误以为是真正的快乐。
你看了一两天书,跑了一两天步,写了几篇文章...有人点赞,有人鼓励,自我感觉生活得到了升华,其实没什么影响。
有时候我们的大脑更屈从与诱惑,无论烟酒,零食,影视剧还是游戏,都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都给人强即时的反馈,它让你误以为做这些事会带来快乐,其实每次感叹时间时,又会听到自己内心的自责和内疚声。
如何戒掉强即时反馈的毒?
1.区分渴望与真正的快乐
有时候我们想通过赢取别人的关注或玩游戏或者做其他的事,是因为大脑激发了我们的渴望系统,让我们误以为会带来快乐。其实是中了强即时反馈的毒。如果你能清醒地意识到,并不断提醒自己这一点,外界的诱惑就会减少很多。
2.持续行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像一个生态系统一样,不能今天种两棵树,明天就指望有片热带雨林。那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事情,比如我们的能力、身体状况、收入处境、家庭幸福.....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长期稳定的投入,才会有效果。
我们总在说“不忘初心”,戒掉他人强即时反馈的毒,追从自己的内心,持续行动下去。
在成长进步的路上,一旦发现自己开始无节制地追求强即时反馈,就赶紧"剁"了自己伸向手机的手,毕竟生活的乐趣不是肤浅消费型快乐,还有深刻意义以及由此而来的对生命的醒悟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