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理财】穷养 or 富养?我的育儿实践
本文要点:
-- 艾玛觉得“穷养儿、富养女”的育儿理念,太笼统,太简单。
-- 每个家庭应该根据自己家庭情况量入为出,帮助孩子养成适合自己家庭的理财习惯。
-- 孩子们以后的盈利能力难以估计,如今便只能先从养成良好的消费和储蓄习惯开始。
-- 艾玛分享了自己培养孩子理财能力的五个方法。
在中国,理财教育一直没有受到足够地重视。近年来,才有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发现了理财学习的重要性。但儿童理财教育方面,依旧非常欠缺。坊间有一些短期的儿童理财课,不过是概念性的介绍或游戏式的体验。热闹过一场,也就算了。原来怎样,之后还是怎样。尤其缺少指导父母们如何去培养孩子理财观念的材料。
最广为人知的理财育儿理念是:“穷养儿、富养女”。也即:对男孩,要让他多吃苦,别太惯,不要给他太享受,以后才能自立自强,承担更多责任;对女孩子,则要多让她见见世面,开阔眼界,培养气质,之后才能见多识广,不容易被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诱惑,独立有主见、有智慧。的确,“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有一定道理,但太过笼统,太简单了。
何为穷养?何为富养?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同,穷富的标准就不同。一个贫穷家庭,虽然生活窘迫,但其乐融融,父母乐观开朗。一个富有家庭,可以极尽奢华,家人却常为财产的归属而争吵不休。两个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到底谁会更幸福?再说,这“幸福”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生活是复杂的,变量太多。孩子成长十几年,无数的经历和细节,都能改变他们的逻辑与思维方式,最后综合形成了他们独立的人格。
从理财观念的培养来说,每个家庭应该根据自己家庭情况量入为出,帮助孩子养成适合自己家庭的理财习惯,而不应一味跟风比较。如今这个社会,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下,富人家的孩子当富二代养,穷人家的也在当富二代养。大人可以啃干粮、着粗布,孩子就各个都是金疙瘩,受不得委屈,吃不得苦。孩子长大后,还继续依赖父母,成了武志红笔下的“巨婴”。
我希望,未来,我的孩子们在没有父母的帮助下,至少能养活自己。以后的盈利能力难以估计,如今便只能先从养成良好的消费和储蓄习惯开始。
1. 设立三个储蓄罐
从小学开始,我便给女儿准备了3个储钱罐:(1)可以随时取用的零用钱罐、(2)可以随时取用的心愿罐、(3)除了打烂无法取出的梦想罐。
心愿罐上贴了纸条,写上女儿的一至两个心愿和购买该心愿的金额。我会鼓励她尽量写全家出游的活动性心愿。如果是活动性的心愿,她存多少钱,我会1:2补助她多少钱。如果是购买商品,则没有补助。比如,她想去玩蹦床乐园,一张乐园门票150元。她存到50元,我就给她双倍100元。她就存够了她的门票。大人的由我们自己出。
梦想罐原先的设想是想让她设立一个长远的目标,并为这个目标存钱。比如,将来读大学的生活费、买房子、买车、创业基金等。当然,存的这些钱完全是杯水车薪,但有助于养成为长期目标而储蓄的好习惯。我女儿想不到有什么梦想,她就决定以后用这罐子里的钱养老。O(∩_∩)O~
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固定给她零用钱。因为上学步行可达,吃饭家里送,放学就回家,没有什么需要消费的。零用钱就很少。头两年是每天1元,现在每天2元。两个星期给一次。如果和大人一起出去逛街,每次额外会给她20元,让她自己选择想买的,或者存起来。此外,零零散散有些奖励或者红包,也由她来管理。随她在三个储钱罐中如何分配。但不同的储钱罐,有不同的奖励计划。
2. 储蓄奖励计划
如之前所说,心愿罐,如果是活动性心愿,我们则会双倍补助她。等她存够1/3的活动经费,我们就会补齐她剩下的2/3。如果是购买玩具,则没有补助。
对于梦想罐,罐子上写着,最后的金额将是开罐金额的十倍。也就是最后打烂这个罐的时候,里面100元,我们就给她1000。如果存了一千,我们就给她一万。
由于有储蓄奖励计划,女儿大多数时候都很吝啬。每次出门,都会用各种卖萌,让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心软给她买东西。但凡我们说用她自己钱买,她就会立刻板脸说不需要了。这种拒绝她消费的方法,屡试不爽。
3. 区分想要和需要
买东西时,要学会区分“需要”和“想要”。这个概念,最初是学校老师在女儿一年级时教的。所谓“需要”,通常跟生活有关,少了“需要”的物品,生活会出现困难。所谓“想要”,通常与欲望有关,没有“想要”的物品,生活不会受很大影响,但会影响我们的心情。
老师会列出一堆物品,让孩子们归类。比如, 玩具、五颜六色的文具、扭蛋、吃麦当劳是“想要”,基础文具、营养食物是“需要”。
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么简单的分类已不再足够。任何问题,都不是非黑即白。“需要”和“想要”也变得复杂,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答案。比如“衣服”,如果没有御寒衣服,那买一件是你的“需要”。已经有好多件T恤了,再买就是“想要”。但如果你要去面试新工作,买套好一些的职业装,又是“需要”。
表面上来看,加上情境后,区分清楚也不难。事实上,我们很多成年人在这个概念上也都存在误区。大家可能都会认为我们存不到钱,是因为买了太多“想要”之物。但恰恰我见到很多人,尤其是老一辈的,买了太多他们认为的“需要”之物。比如说,我婆婆爱逛超市,看到洗发水沐浴乳打折就会买。有一次,我帮她收拾东西,发现很多瓶都已过期,最后只好扔掉。再比如,在我家乡,大家出去吃饭,都会点很多很多食物,最后吃不完,都浪费了。再或者,女孩子永远觉得衣柜里缺了一件,难以搭配,觉得“必须”继续再买。
4. 关注品质和性价比,弱化品牌
正确理解了“需要”和“想要”,只是养成良好消费习惯的基础。除此之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们只买“需要”的,不能买“想要”的,这样会过度压抑孩子的欲望,失去了生活中的乐趣,以后反而会斤斤计较或变本加厉。
在“想要”的领域,我会多鼓励孩子们多去拥有体验式的乐趣,比如多参加体验式的活动、多旅行、购买品质较好且性价比高的东西。和孩子一起讨论货物品质的好坏、性价比的高低,弱化物品的品牌,让她去思考这些“想要”的东西,真正的价值所在。
幸运的是,女儿就读的小学以邻里为主,风气比较单纯,少有攀比之风,暂时奢侈品还没开始给孩子们洗脑。
5. 和妈妈一起断舍离
去年,我接触到“断舍离”的概念,如获至宝,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扔掉了无数积压多年、却很少使用的物品。
整个清空的过程,女儿和我一起参与。眼见着物品一件件扔掉,一件件被清走,内心非常震撼。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反省。原来我们买了那么多不需要的东西;原来很多东西找不到,不是因为它不在了,而是因为东西实在太多,被遮挡起来了;原来曾经觉得有价值的、重要的,隔几年会变得毫无价值,甚至完全被遗忘了。
我们也约定,以后但凡买一件新的之前,先想一想要替代家里哪一件旧的。买一件、扔一件。再想一想,隔一年,会不会觉得又没有价值了。
所谓“断舍离”: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舎=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整个过程,我与女儿一起成长,亲子关系也得到了更好地加强。但养成良好习惯并非一日之功,要付出很多的耐心和坚持。
艾玛在另一篇文章里分享了理财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小挫折。有兴趣的童鞋请阅《10岁女儿在包吃包住夏令营里,花了1600元......》
其他人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