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跌宕的灵魂才能坦然这一生|书评《一个人的朝圣2》
《一个人的朝圣》第一部是讲述的是哈罗德为“拯救”多年不见的老友奎尼而横穿英格兰的毅行故事,而《一个人的朝圣》第二部则是从奎尼的角度,讲述她与哈罗德的故事。如果说第一部是哈罗德的毅行朝圣之旅,那么第二部则是奎尼的灵魂朝圣之旅。
故事以奎尼给哈罗德写信的方式展开,通过一封封信件以及在疗养院发生的故事,揭开奎尼埋在心底不敢面对的秘密,告诉我们生命的真谛。
故事的作者乔伊斯·蕾秋是一名英国资深剧作家,她写了二十年的广播剧本,也曾活跃于舞台剧界,拿过无数剧本奖。《一个人的朝圣》是她的处女作。关于作者,网上鲜有介绍,但我们能够看到,不论是哈罗德的朝圣之旅还是奎尼的灵魂之旅,都是作者以最朴实的手笔讲述给我们,同样也是给自己的心灵故事,让孤独的我们感到温暖,同时也引人思考生活的意义。
爱,让我们发现不一样的美。
哈罗德周围的人,包括他的妻子和儿子,都认为他是一个无趣而庸碌的人,这些看法在《一个人的朝圣》第一部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这些描述在哈罗德心里都扎下了根,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如此,并且尽可能的藏在人群角落,做个微小的配角。
我在第一部完结的时候只是想着,这莫不讲的是一个普通无趣的人终于找到了方向重启人生了罢,但是看完第二部,才恍然觉得,根本不是如此。
在奎尼的眼中,哈罗德是个礼貌而有趣的绅士,他会一个人在雪地里跳舞,会放开怀哈哈大笑,从来不喝酒却每天偷偷地往啤酒厂的垃圾桶里扔藏起来的空酒瓶。奎尼窥探到了哈罗德有趣的一面,也逐渐走近他的生活。在奎尼最难过躲在隔间里哭的时候,哈罗德无意间发现了她,并给以安慰,于是两个人关系从此隐隐发生改变。奎尼深知自己的位置,因而一直偷偷地爱着哈罗德,悄悄为他做了很多事,比如为了让哈罗德留住工作而留在了啤酒厂并接下了老板各种刁难的查账工作,并且最终为哈罗德扛下大错,被啤酒厂开除。
奎尼对哈罗德的爱,一直延续到哈罗德的儿子戴维身上,她想以自己的方式帮助戴维,虽然最终悲剧仍旧无法挽回,奎尼也因为这种种因果而远离这座城市。
但是奎尼仍旧爱着哈罗德,她在最糟糕的处境下重新整理生活,把一片废墟硬生生布置成海上花园,把最普通不过的浮木、贝壳想象成那个城市里自己爱人的样子雕刻摆放出来,美到这片海上花园成为了周围人最爱光顾的景点,
爱让我们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一个人最本真的特质,同时也让相信爱的力量的我们,勇敢地面对无论多么困苦的生活。
对人生的期待,使我们有勇气走得更远。
哈罗德原本只为奎尼而走,如果没有哈罗德,奎尼原本可能撑不过这么久。同样还有疗养院的朋友,他们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期许“如果哈罗德能为你走路,那他为什么不能也是为了我呢”,开始期待哈罗德的到来,鼓足勇气,保持好自己的状态,向着希望而生。
“我们都在等,我们所有,哈罗德。歌声,风声,夜晚,我们等你。”
疗养院的人们各有各的困境,在哈罗德来之前,大家拥有的最多只是对死亡的恐惧而已,听到哈罗德徒步的消息,并不相信这个老男人能够坚持下来跨越国家只为让一个人生。但是随着哈罗德的坚持,大家逐渐有了期待,每天都等待着哈罗德寄来的明信片,在娱乐室一角挂上了哈罗额的路线图,并将每张明信片都安放在寄来的地点。奎尼的好朋友开始做起了横幅迎接哈罗德,大家开始喝原来很抗拒的抹布味的果汁营养液,甚至觉得这口感有所变好。
所有人都在准备自己最好的状态,与其说迎接哈罗德,不如说迎接那个准备好,无愧于心的自己。奎尼接到哈罗德要来的消息后,便开始准备自己这一生的手稿,做错的、爱过的、心中有愧的,给自己一个交代,至少灵魂,能够得到安歇。
面对真实自己的过程,也是一种朝圣。
”展望终点没什么好处。以为你有一部新电视或者一份新工作,生活就会变好,空想这些也没什么好处。你必须不再企盼变化,你必须成为它。“
满世界都是在等待的人,我们总在期待一个结局。等待考试结果的学生、等待孩子降生的女人。等待是焦灼的,但当我们发现身边都是等待的人,我们反而不孤独,生活也能好过一些。不要试图提前去看美好的部分,不要试图提前看结局。坚持留在当下,即使当下并不太好。回顾自己一生,知道自己走了多远,再回到当下,面对真实的自己,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朝圣。
相比哈罗德,奎尼也经历了内心的斗争,在写信的时候,也是回溯了自己的一生,自己的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朋友、以及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她面对了真实的自己,甚至虚构了一个修女来辅助自己写信,为的就是把“真相告诉哈罗德”,也是把真相告诉自己,不留亏欠。虽然没有在生前把信交给哈罗德,而是在哈罗德走后才写完,但奎尼终于放下了过去,放过了那个困在自责中的自己。
”你做到了,人们以为得行走才能上路旅行。但你看,你不用。你躺在床上也可以完成一次旅行。“奎尼想象中的修女和自己说。
这世界拥有各种价值观,我们殊途同归。
整本书其实都在以戴维的死为暗线,细细地叙述出这一个有一个故事。戴维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他与常人不同的想法与行为,因为不被理解、与常人普通而”正常“的行为不符,而被称之为”怪异“,被嘲笑。
我们不能接受我们不理解的事物,而那些被我们嘲笑的人,承受着被改变、被同化的痛苦与压力。戴维在死前曾说过:“人们总是假定一件事如果适用于他们,就一定适用于其他所有人。这么看待生活真是很狭。”而大多数时候我们难以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思想与价值观,就像有的时候不能接受某些方面的自己一样。
“偶尔那么一次,去接受我们不理解的东西并就此打住,反而更加明智。做出解释有时就是缩减可能。如果我相信一件事物,而你相信另一样,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都殊途同归。”
所有人都在努力的成为自己,可是好像这一条路并不轻松,身边有很多种标准,我们都是第一次活,也不知道哪个标准是对的。所有人都用这标准评判你,特别是当身边的人的标准差不多,而你活在标准之外时,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判定成特殊个体,承受身边人的各种各样充满滋味的眼神。哈罗德改变了,变成了畏畏缩缩的隐形的自己,而戴维不愿意改变,但是他承受不住,他用死亡结束这一切,宣告自己的痛苦与不羁。
在这朝圣之路,哈罗德似乎逐渐理解戴维,也找回了自己。而奎尼,获得了灵魂的自由安放之地。
我们都在努力,变成自己想象的自己。这个世界正是因为不同而有趣,你能接受不同,这也意味着,你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来自泥土,终将也归于尘埃,我们殊途同归。
或许《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便是讲述这样一个道理,告诉我们,勇敢地去做自己,不论什么时候都来得及,现在正是最好的时候。要有期待,要真正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