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毕业之后选择去北上广?
面临着大学最后一个学期,不但要准备找工作也要给自己选一个可以发展的城市,对此我打算毕业去北京。
有人说北京的消费很高,房租很贵,一般人根本无法在这里生活不如回到家乡,在家乡如果能够主动的积极工作也能够获得一些成就。
我自己的家乡也是一个一线城市,但是相比北京这种城市来说还是有一些差别,尤其是自己选择互联网行业,在行业的一些公司分布上,北京占有足够的优势。
跟已经毕业的学长交流,他说在家赚五千左右的薪资,下班之后聚聚餐娱乐一下生活节奏也没有这么快,多好。关于这点我可以理解,但并不是我的选择。
在学习过程中,有这么两种人。一种人是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够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去稳步达成;一种人是在往往被环境所影响,环境氛围好,本身也能够被环境所带动,反之亦然。
1.建议主动的你去北上广
能够不被环境中一些不好的因素所影响,往往自制力比较强,能够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成长,那么影响发展的一点也是环境。
不同的环境发展资源是不同的,北上广有更多的选择,当你能够设定一个目标成长的时候,这些资源能够缩短你的成长时间,而一些普通城市则会限制住你的成长上限。
当互联网时代来临时,人们都在谈论流量红利,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快速的吸取流量往往也能够带来巨大的收益,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流量红利在渐渐消失,但是一些企业或者产品却能够在其他的环境中找到流量,而这些流量往往是三四线城市的人口。
这个现象可以表明,当一个新的风口或者趋势产生时,最先影响受接触的往往是出于一线城市的人群,当一线城市人群被覆盖之后才会慢慢延伸到三四线城市。
如果你想走在更多人的前面,可以去北上广,在更大的环境中提前感受更多的趋势。
2.建议被动的你去北上广
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应届生,如果你属于第二种人,建议去大的环境感受一下,不要怕生活带给我们的障碍,就像《奇葩说》中薛兆丰所讲一些年轻人更多的是“贫”,而不是“穷”。贫是我们的年龄所决定的,而影响穷的因素中环境可以占据很大一部分。
进入社会之后,学习的节奏就是生存的节奏,你的一个失误可能会导致你被开除,你的试错成本会变大,这些在学校中的影响是很小的。
进入北上广,你的生活节奏会加快,你想要在这样的城市生存下来,你就需要适应这样的节奏,而作为被环境成分影响比较大的你,就会被这样的节奏所带动。
想要适应这样的节奏就需要不停的前进,同样阶段的成长过程在北上广时间会被缩短。
自认为不是一个能够在所有的环境中都能把控自己的人,同时也畏惧北上广的生活压力,而作为一个快要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快速成长的阶段就是现在,把自己放在一个快速成长的赛道上带动一下自己是现在的选择,之前的生活也许我们不能把控,且没有选择的权利。
而处于现在年龄的我们,需要为自己今后的选择所负责,也可以为自己今后的生活做选择。
独白:我在北京等你
个人目标:做一个向上成长,向前行走的青年。
微信平台:上行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