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重视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在网上曾经见过这样一项调查,对1000余名4-6岁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只有 30.1%的幼儿能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69.9%的幼儿合作行为较为缺乏;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只有24.2%的幼儿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少时,只有10%的幼儿选择与同伴合作。
这项调查结果很令人深思。
俗话说:“独木难成林”、“三个和尚没水吃”、“一箭易折,十箭难断”等故事,都告诉了我们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团队精神,是一个人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
而幼儿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水平,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幼儿的交往能力以及人际关系质量,懂得合作、善于合作、乐于合作的幼儿一般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在社会性发展方面明显地要处于领先地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呢?
最近我从《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中学到了几点,分享给大家。
第一,注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孤独的孩子试图逃离社会,胆小谨慎的孩子总是试图躲避他人。
没有人天生孤独,也没有人喜欢孤独。孤独的心理不是天生就有的,大多数是后天社会性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因此父母必须进行引导和给与帮助。
一、扩大孩子的交往圈。除了家庭以外,经常带孩子区人多的地方比如公园、图书馆、商场等。
二、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这样有助于孩子和别人相处。
三、扩展多种沟通方式。除了语言沟通之外,可以尝试和孩子进行一些其他方式的对话,比如一起做游戏等等。

第二,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
如果有一天,孩子在学校参加比赛邀请观看,身为父母的你会抽出时间去吗?
一些家长可能会认为,这只是孩子的一次比赛,去不去不要紧。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参加这类活动是对孩子的肯定,家长应该在活动中用自己的热情鼓励孩子。
对孩子而言,玩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玩。
真正科学的教育,应该将知识融入孩子的游戏中,通过游戏加深认识。
以下是一些可以亲子互动的小技巧:
1.和孩子“亲子共读”:读绘本
2.和孩子“安静蜗居”:铺床单
3.和孩子“亲近自然”:爬山
4.和孩子“亲近社会”:串亲戚
第三,在社会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两人为“从”,三人为“众”。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需要人的团结合作。
在独生子女比例很大的今天,从小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为孩子量身打造一些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例如:活动中有四个小朋友,但只有三件玩具,怎么办?
大家都在话剧表演中想演同一个角色,怎么办?
......
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帮助孩子设计这样的情境,帮助我们的小朋友养成合作的意识。

我是“闪闪发光的丢丢”,一个努力的90后宝妈,希望今天分享的方法,能够给同在育儿路上的你提供一点小小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