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码字工序
我们50一代人基本上是墨守成规地依循父母的“谆谆教诲”,以千篇一律的顺序(上学---工作---结婚---育子---退休)按部就班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个程序似我们与世俗的约定,尽管桎梏般约束着我们的行动,却很少有人想过砸毁它,让自己与上帝来个新的签约。不过还是有视世俗迂腐不顾者,随心所欲“留着长发,蓄起胡须,打扮得邋里邋遢,四处彷徨游荡。”比如,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村上春树(1949年生)。
村上春树在大学期间便完婚,因为讨厌朝9晚5,底头哈腰的职员生活,自己开了家小店----“播放爵士唱片,提供咖啡、酒类和菜肴的小店。”至于他怎么会成为作家,纯属一天突发奇想,“我并没有想当作家的念头,也不曾信手涂鸦练习写作,然而有一天突发奇想,写出了第一篇小说《且听风吟》,拿到了文艺杂志的新人奖,于是莫名其妙地摇身一变,成了一位职业作家。”那年他才30岁。
村上春树的作品之所以精炼、轻松、舒展、流畅,这与他从来不对要写的小说事先制定写作计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对展开和结局一无所知,信马由缰,”让故事和文字沉浸在自然的文脉中“即兴推演下去”。这种看似的“随意”只是一种表象,其实村上春树的写作是怀着严谨的态度和有着铁一样的工序。
村上春树一旦提笔,就不会接受任何稿约,冒着宁愿坐吃山空,用积蓄度日的风险,也要对得起用几千元买书的读者,为了避免“杂音”的干扰,一般情况下,他的长篇小说会选择去国外撰写。著名的《挪威的森林》就是在欧洲完成的。《挪威的森林》已经成为村上春树的代名词。
村上春树的生活简单随意,但是一旦拿起笔的村上春树却是一位极其严谨码字工作者。
村上春树习惯在一大早写作,每天雷打不动完成4000字(指长篇小说开工时),这个数字不会因为文思枯竭而放弃,也不会因为文思涌动而增加,天天如此。
村上春树码字工序在完成初稿到出版,必须经过6次修改。
第一轮修改。这可是一次大手术,“有很大一部分要完全删除,另有一些部分要进行扩充,再时不时地添加一些新小插曲。”由于他的写作风格,势必会出现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时间上的颠倒,人物性格上的走样,故事情节上的脱节等,均在这次修改中加以完善。
第二轮修改。“也是大刀阔斧地从头改写,只不过更加着眼于细节,仔细地修改。比如加入一些细致的风景描写,整合会话语气,” 让故事的展开更加畅达自然。
第三轮修改。这次基本走出了手术的程度,更接近叫修正。“在这一阶段,重要的是看准小说的展开中有哪些部分的螺丝需要牢牢拧紧,哪些部分的螺丝应当稍稍拧松一些。”
第四轮修改。进展到这里,他会给自己一个长假,甚至忘掉还有这么个东西存在。这道工序他管它叫作作品的“养护”。经过一番养护,“先前未能发现的缺点,这时也清清楚楚地显现出来。”
第五轮修改。征询第三者的意见。这份工作一般是交给他太太执行。“我觉得,读过的人对某个部分提出什么意见,且不管那意见的方向如何,那个部分往往当真隐含着某些问题。”这轮修改无需大动干戈,只是针对受到批评的部分集中修改,对小说的成功与否有重大意义。
第六轮修改。只有经过了上述五次修改,他才正式将稿件交给出版社编辑审核。
村上春树的小说就是这样炼成的!
这让我想起了,我国有些导演不要剧本也能拍片,有些编导是一边拍一边写,更有些片子剧情的发展是由制片人掌控的,票房不是照样一次一次飙升吗?有必要像村上春树那样认真地对待作品吗?
倘若我们的作家、编剧、导演、一切文艺从业人员也是如此这般地敬业,经典作品会层出不穷,烂片会少得很多,社会人文气息也不至于淡到今天的地步,中国人的素质更不会跌落到受全世界人诟病。为头衔、为奖项、为票房,急功近利思想指导下出来的作品,最终只能是一堆垃圾。
从这方面来看,真的还是有必要像村上春树那样认认真真的对待文学作品。无论小说,还是电视剧、电影、抑或一幅画,它不只是简单地讲一个故事,观一个景色,它是对人们的一种教育,对社会的一份思考,真怠慢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