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诗及其写作技巧。文/唐朝
(一)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诗歌传统意义上的分类。中国现代诗歌,如果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大致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抒情诗以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为主要特征,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辣歌(讽刺诗)等。这类作品很多,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即可达到反映社会生活和作者思想情感的目的。而叙事诗,则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如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等。当然,有的人还分出其他类,如格律诗、哲理诗、题画诗、自由诗等等。但笔者从写作艺术和技巧上认为,现代诗歌分为意象诗和非意象诗即可说明诗歌的类别了!
再来说说什么是意象诗?我认为,意象诗就是以意象为主体特征的诗。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即作者)独特的情感活动,从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即为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也就是说,如果说诗歌的最终目的是抒情,那么“意象”就是借物抒情的产物。
古今中外,意象诗大行其道。中国最早的意象理论,就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周易•系辞》)。从最早的卦象、符号,到现在的大众物象,中国诗歌通过“诗言志”的思想意识和意象在诗中的艺术展示,使意象诗得到长盛不衰的发展。而在国外,意象诗早在上世纪初就独立成一派。1909年至1917年间,一些英美诗人明确提出:诗人应该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基于这一理念,一些诗人如休姆、庞德等提出“反常规”“革新”地进行诗歌创作的主张。强调意象、直觉、通感、色彩等的诗意功能。作为一种文学运动,意象派反对在诗中的直接议论和感叹,反对传统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的无病呻吟、多愁善感和伦理说教,主张采用象征的手法进行创作。对当时诗坛文风进行了反拨,开创了诗歌创作新的道路。
(二)
中国古典诗歌理论,对“意象”这一概念有过详细的解说。古人认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意境),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体验与感受。《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指出,诗的构思在于“神与物游”;王夫之说“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谢榛说“景乃诗之媒”;王国维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也就是说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实际上是中国传统诗学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不同表述。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方意象派是在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理论基础之上产生的;作为和象征派并立的诗学流派,它的起源应该在东方。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很多优美的诗篇,在意象的运用方面,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如;如李白的《静夜思》、马致远的《秋思》、戴望舒的《雨巷》等,脍炙人口。艺术魅力经久不衰。而庞德的名作《在地铁车站》,在意象的并置和陈列方面,也是别具匠心的。可以说,在意象的指向上,东西方的诗人是一致的,传递给读者的艺术享受有许多相同之处。
意象诗,之所以有如此的魅力,我认为主要因为有意境的存在。意境是什么呢?自古以来,对意境的认识和表述不一,很多人将意象和意境混为一体。如《现代汉语词典》就简单将“意象”解释为“意境”,这是不严谨的,也是不科学的。笔者认为,意境是一种艺术氛围,是生长作者思想感情的“土地”,它是由诗人主观图意和客观物象结合后生发的,并由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共同完善的情景空间。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又在读者的阅读和欣赏习惯之中。如果说,意象是个体、是点,那么意境就是整体、是面。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意象是寄托了诗人思想情感的物象,是实的,那么意境是看不到的,是虚的。如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诗中应用了两类意象:先用某一种或几种事物,如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等做自我的意象;再联系到与之关系紧密的另一事物,如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来做爱人的意象。细细数来,竟有12种之多。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创造,展现了这样的的意境:无论我是什么,我都愿意为心爱的人奉献出一切,表达出了对爱人深挚的爱慕之情,从而引起我们感情上的共鸣。
(三)
时下,在新诗创作中,运用意象的作者已经不是少数。如今年获得诺贝尔诗歌奖的瑞典老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虽然属于公认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但它至今创作的163首诗中,不乏意象之作,这也是我们中国读者感觉到他的诗歌“亲近”“不陌生”的主要原因。可见,对诗歌意象的追求和提炼,是很多诗人的一种执着和理想。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意象诗呢?在意象诗的写作上是否有一定的技巧呢?笔者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认为大约有以下几种技巧方式——
1.心有画面。画家行话说“胸有成竹”,意思是说要想画好竹子,心里首先应该装有竹子的模样。写诗也是一样。诗人在下笔之前,心里面也应该有个画面,脑海中要有画面感。这就是中国的诗画同源说。而西方的庞德也认为:意象派诗歌则是像绘画一样使自身成为词汇。这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诗歌和绘画的天然关系。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二诗都是广为流传的名作,都有很显眼的画面。画面中有各自所需的物象,寓入诗人的思想感情之后,便产生了不同的优美意象,继而通过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产生了脱俗的意境。因此说,诗人在下笔之前,如果心中有一定清晰度的画面,就很容易针对性地选择物象,从而自然地将心中的情感(意),表达出来。如《枫桥夜泊》中的“月、夜空,江水、枫树、渔火、姑苏城、寒山寺、钟声、客船”等等,为静而设,为愁而现,为诗而美!
2.适度留白。既然说诗画同源,中国画以留白为美,那么在意象诗创作中,就应该对诗句的表达留下一部分空间,不要把意思全部说出来。如果你说透了,反而不好。因为压缩了读者的在创作空间,使读者的主观能动和感受联想排除在外了。聪明的画家总是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惜下一些墨来,留出空白给读者自己去感受、去想象;诗歌也是这样,优秀的作者总是在字里行间留下想要表达但又不愿意说出的意思,留给读者去想象,甚至猜测;只有这样,才有回味,才有不尽的艺术魅力。如笔者创作的《不说》:
狠狠地抓住一段真相
让太阳熬出
黑
或白
隔层的夜
主宰了我的表达
沉默
已深深扎根
“真相”?到底是什么?也许诗人心里很清楚,但就是不愿继续说透,不表达出来;是有意为之,并不是因为“隔层的夜”。这是一种诗写策略,不说明白让读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联想去好了!应当说明的是,留白是需要把握好尺度的,如过分就可能造成费解和生涩,反而成为败笔。
3.隐情于景。景,即是景物。在诗歌里它是以物象的形式出现的,是意的客观载体,是诗人用来表达感情和思想的工具,是为诗人传递“意”服务的。诗人一旦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心志、意,寄托在前面提到的景物上,便可以获得一种不同滋味的释然,这就是意象产生的过程。关键的是在具体操作上,怎样才能更恰如其分地将“意”附于“象”中?是直接贴上去,还是将意化作雪水,慢慢溶化到景象中。我认为,大多用后者比较好。自然天成是世界最完美的创造,因此将情藏在文字的后面,是一种自然选择。意象诗讲究含蓄,任何直接的表达,都会有生硬的痕迹。因此,隐情于景,是一个值得琢磨的过程。
一般说来,意象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不管将情(即意)隐藏在直接或间接的景物中,都是为了完成用物象来呈现情感的作用。巧妙的呈现,往往有深厚的寓意。如柳永在《八声甘州》中写道: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
冉冉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诗中的“清”“凄”、“冷”、“残”“衰”“减”等字既是写景,又深含感情,萧瑟凄清的景物中可见作者长期漂泊天涯的凄凉之感。
4.寄神于形。这是个关于具象和抽象的命题。神,一种精神,或者神思;而形,自然是具象的,看得见得东西。作者将思想感情巧妙地运用到具象之上,借它的呈现,给读者思或想。可以用直接的方式,也可以用间接的方式。但不管怎样,首先都要对具象(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物象)熟悉,了解其一般层面的象征意义。如:松树是风骨、清高象征,菊花是高洁的象征,柳为依依不舍之情,草多为离别,月亮一般是淡淡的忧愁,燕子(在春天出现)一般是春愁、无聊谴倦的情绪,而杜鹃则多为悲戚等等。了解不是目的,而是争取做到神形兼备,形随神逸,自然贴切。如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诗人将自己孤僻高傲的形象、与世无争的的思想寄托在鸟、云、山之间,借它们的孤独,展现自己的高傲以及乐观、浪漫和豪放的心态。
5.动静相照。动和静,是相对应的,是最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牵动读者神思的元素。因为意象诗讲究意境和画面感,因此需要写得生动、传神、含蓄、且耐人回味。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在构建诗句和意境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词语来表达和传递意韵,尤为关键。我的经验是,很多很平静很平常的景象,通过恰当的词语运用,往往可以使画面生动起来,而动词在这时候的选择运用尤为关键。古诗讲义中的“推敲”,就是很好的例子。是“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所表达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如笔者的诗《记忆之外》中,写道落日:
“落日。大地托起的枪口
正虎视眈眈
瞄向
某一处故事”
这里用到的“托、瞄”都是经过选择的,相对于静态的“枪口”来说,是比较恰当的。将“落日”比喻成为我们熟悉的“枪口”,此刻在苍茫的大地,给人一幅凝重感,也许还有一些更深刻的寓意;由意象到意境,动词在这里起到了很好的连接作用,留给了读者一定的想象空间。
6.虚实结合。虚与实,在所有的文学艺术创作中,都是很重要的话题。其艺术魅力在于它的变幻感觉。我们知道,写得太虚的诗,就显得空洞无根而漂浮,无实质内容;而太实太满的表达,又无张力可言,挤占了读者的联系和再创作空间,审美就要打折扣。具体到诗写过程中,我们心中一定要有虚和实的概念。虚,自然是看不到的,可以理解为作者的心意、思想、情感一类;实,即是物的东西,多是用来产生意象中的“象”。这样以来,就可以在一个大的层面上进行意象的提炼和创造。如北岛在《诱惑》一诗中写道:
“那是一种诱惑
亘古不变
使多少水手丧生
石堤在阻挡
倾斜的陆地滑向海底”
海水虽然是一种不变的“诱惑”,但“石堤在阻挡”。这是一种诗人的理想,这种理想是看不到的,是虚的,需要我们用意会来完成;而海水、石堤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我们看得见的。二者的结合,完成一次意象,使读者在这一特定的意境中,思考理想、人性、人生、探索、执着或者贪婪等多种命题,从而产生诗意的审美。
还有一种层次的虚实结合。那便是虚的“象”和实的“象”。我们说“象”是具体的可感的,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实”的;但有些“象”是看不见的摸不到的,是“虚”的。但,却是可以感觉的。如空气、阳光、味道等等,这些可感觉的“物象”,同样可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写反刍的老牛,“正午,老牛在村口咀嚼阳光”;“我身披阳光,走在人生的路上”,写出了对生活的热爱等,都是实体---老牛、人(我)和虚体的象----阳光的巧妙结合,这样的句子,往往很有味道,是诗歌创作初级阶段练笔的有效途径。
当然,就技巧而言,意象诗的写作还有很多实用的方法。我们在创作中还在不断丰富和发现。不管我们如何来对待,我认为要写好意象诗,首先要搞清楚意象和意境的概念,明白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熟悉意象和意境产生的过程;其次,在使用意象的过程中,宜就简避繁,切不可无节制地堆砌,让读者读后不知道所以然;最后要说的是,诗歌创作的最高技巧就是无技巧,只要是真实、自然、留给读者美好享受和审美回味的诗写形式,都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