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能将脑子交给别人

2020-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张一白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三种人。

第一种: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第一反应都是:唉呀,我不会做,快来帮帮我吧。

第二种:看到别人某些出色的能力,比如PPT做得极好、逻辑思维很强、英语很厉害等等,就立刻学习相关技巧,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抛在脑后。

第三种:伸手党。比如知道你是一个很擅长阅读的人,立刻就找你推荐书单。你问他,那你喜欢看什么方面的书呢?他说,随便。你说,我不知道你的喜好很难向你推荐。他则说,你就找你最感兴趣的书推荐给我就行。结果你的推荐,他根本看不进去,反过来责怪你说怎么那么不会推荐书。

这三类人的共性,将思考的任务交给了别人。比如对第一类人来说遇到问题不是首先想自己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而第二类人看似积极主动,实际根本没有想过这个技巧是否是他现阶段真正需要的。第三类人则更是如此,完全没有思考过自己真实的需求,为了阅读而阅读。

相对来说,第二种和第三种还算比较容易克服,第一种则会比较有难度,毕竟求助意味着自己会省掉很多事情,少遭遇很多磨难。

所以此时不妨仔细想想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比如我是一个不擅长excel的人,但有一段时期一直需要反复使用vlookup函数。在第1次的时候我百度了教程,结果发现实现的使用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所以我向领导求助。求助了几次之后,我发现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我永远都不会学会这个函数的使用,这也意味着当我下一次要做类似任务的时候,我依然只能求助别人。

而在工作场合中,需要依靠别人去做事的状态,其实是一种非常恐怖的状态。

而这也是为什么我必须不断提高Excel相关能力的原因,因为我要独立。

当我们能够想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之后,对于自己要做的具体是什么,以及怎么来做这件事,会有更深的思考。

有三个点需要注意。

001 结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比如对我来说,希望自己能够看懂原文书,是我学习英语的刚需。但如果是没有相关的需求的人,那学习英语就不是他的刚需。

在工作场合中也是一样,有些人有外企相关的业务,那英语学习就是刚需。而对于一些始终只和国内企业合作的人,外语就不是刚需,即便需要接待外宾,临时找一位翻译就可以解决,同时还能节约人力成本。

所以当下次你看到别人拥有的绚丽技巧时,不妨仔细想一想,这个技巧真的与你是刚需吗?如果是就去学,如果不是,佩服一下就可以了。

002 自己主动寻求答案

曾经有段时间我很热衷在豆瓣翻相关的书评,在阅读相关书籍下面,经常可以看到的书评是这本书不推荐书单,不讲技巧,只讲了故事,差评。

因为中间正好有一本书是我读过的,所以看到这样的评论时,略感无语。作者在书里面的确是讲了一个人通过阅读改变人生的故事,但是他其实是有告诉技巧的。故事主人公做的每一步就是作者希望你能够掌握的技巧。

至于有人吐槽说,为什么不提推荐书单?作者并不知道你所属于的领域,你期待他推荐给你什么样的书单呢?如果真的能够掌握书中所提供的这些技巧,你完全有本事自己打造一份适合自己的书单。

我们总不能一直等着别人把吃的喂到你嘴边吧。

003 不盲目迷信万能公式

数学里有很多万能公式,通过这些公式你总能够有办法解出一些难题。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这么好的事情。而且很多时候万能公式其实就是一种套路,虽然说自古套路得人心,但你一直都只用这种方式,会导致思维力下降。

你会不再主动思考这件事中所蕴含的特殊性。但惯性久了,一旦遇到任何问题,很容易把自己抛出去。

另外有两个点特别需要注意。

首先我们自己要主动,会感恩,重视自己的时间。主动和感恩自不必说,这是我们做任何事成功的基石。

而所谓重视自己的时间是不要将其浪费在没有必要的事情上,比如尽可能不要让自己过于沉浸在负面情绪里,当遇到一些没有必要的邀约或者请求,要学会说不。

其次,一定要珍惜别人的时间。记得之前在在行上向一位老师做过咨询,事后我加了这位老师的好友。当时我为了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找这位老师私聊了两次。事实上,这两次私聊是我在占用老师的时间。但我在事后没有做任何积极的表示,现在想来如果我当时哪怕给老师发个红包也是一种合适的处理方案。

第二次,老师直接说:如果你希望我能够回答你的问题,请约我的咨询。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而其区别就在于每个人的时间价值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在占用别人的时间时,一定要仔细想明白,我这样做对对方是否有益。

思考力,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珍贵的礼物。请自己用好自己的脑子,不要将其交给别人。

让我们从主动思考开始,迈出第一步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