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游2伏妖篇》看众人的DISC行为与转换
——这是新年期间的文章,最近才把它整理到简书上。
西游2伏妖篇上映,带着两份期待走进了电影院。
第一份期待属于情感层面。对于看着星爷电影长大的人来说,凡属于他的电影一定不会错过,哪怕他只是以字幕的方式出现在屏幕上;
第二份期待属于理性层面。唐僧四师徒性格各异,特性明显。一直以来,他们取经的故事被引用到各个领域,涉及最多的当属管理学。
在学习DISC时,四师徒取经前后的行为特质的转换与变化也是课程中的一个研讨主题。
海峰曾经借助四师徒取经前后的变化来说明一个管理者是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环境里通过自我行为的调适,在新环境中求得生存与成功。
原著中,唐僧一开始是S特质,做事有原则但经常犹豫不决,为他人着想,愿意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悟空则呈现D的特质,自尊心极高,目的性强,不畏强权,为目的奋不顾身;八戒则是I的特质,追求快乐,只顾当前感受,遇到问题容易放弃;沙僧则是另一个S,喜欢支持他人,话不多,埋头苦干,希望获得他人认同。
而取经过程中,唐僧与悟空,在行为特质方面都有了明明显的改变。
唐僧为冲破取经路上的重重困难,由最初的S逐渐发展成D特质,带领团队走向目的地;
悟空一路上因为自己的D特质性格让自己吃了不少苦头,不仅不被师傅认可,反而易被妖精利用,成为打击师徒四人的漏洞,痛定思痛,悟空在处理事情上有了套路和方法,逐渐形成自己的C特质。
反观八戒和沙僧,开始到结束,个人行为特质都维持不变。
从成长的角度看,唐僧与悟空的收获是最大的,这一段取经路,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也让自己的行为变得更有弹性;
而八戒和沙僧就杯具得多了,辛苦了一路,虽然苦难一个都没有落下,但对于他们个人成长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而唐僧与悟空,在离开时(完成取经任务)比来时已经变得更好。
对于一个管理者或一个职场人士来说,经历即成长的机会,越是高素质高能力的,行为调适力越强,越能因应环境做出合理的调整,以让自己尽快适应环境,采取行动,最终达到目标。
达尔文的进化论已经告诉过我们,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最强壮,也非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改变的。
这次西游2上映,我就十分好奇,徐克和星爷是怎样展现他们四师徒泾渭分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想印证一下,在课堂上对四师徒行为特质的转化,在这部电影中有没有展现出来?
因为要观察唐僧四师徒的行为特质究竟有没有发生变化,为了不错过某些片段,我带了一本笔记本进电影院,以便记录下某些情境(请原谅老人家的记忆力经常欠费)
嗯~~想像一下,周围的人都是手捧爆米花和汽水走进电影院,而我却是左手拿笔,右手拿着笔记本进场的那种场境。在排队的时候,那种被众人奇怪目光扫描的感受,心理抗压力弱一点都顶不住啊!!!
更需要勇气的是,电影开始后,旁人一边看一边大笑的时候,我却拿出笔记本在记东西……因为里面太黑,我用的是盲记——记得离开电影院时,大舅好奇的问我:你刚才看电影时在写什么东西啊?——一脸大写的尴尬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告诉大家,叔叔写篇文章容易吗我?写得好不好也请各位给个掌声鼓励鼓励哈~~
以下会有中度剧透,是否继续请自行选择——
我不是专业影评人,也没有写过影评。这篇文章也不是一篇影评。我写的是电影中几个关键角色的行为特质与转换方面的内容。
电影在以下三大场境中,有大量关于各大角色的行为特质与风格转换的描述:
1、筹盘川被困马戏班
2、化缘误入蜘蛛窟
3、比丘国遇上九宫真人
第一篇:筹盘川被困马戏班
一开篇,电影就借这个场景将唐僧四师徒的特点一一呈现了出来。
唐僧的S
一开场就被马戏团的人欺负。对于众人的无礼,唐僧以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回应。
为了留在马戏团,唐僧不停叫卖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上来了两位大婶。她们看似是来看表演,实质是来找事的狠角色。
两位大婶一开始就压价,只给了一半的价钱就要看表演,看了表演就说不好看要求退钱,拿回钱后,还说唐僧的表演太吓人要求赔偿双倍的损失。
在这种咄咄逼人的强压下,唐僧采取的是息事宁人的态度,希望尽快平息纷争。
这很明显的展示出一个大S的唐僧。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电影的开场实际是从唐僧的一个梦开始的。梦中唐僧获得一个终身成就奖,并得到一个由佛祖赠给他的佛家智慧光环,以表彰唐僧西天取经、弘扬佛法的功勋。
对于唐僧这个大S,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以利他为己任,很多时候将自己的需求藏于心底,另一方面,佛家也奉行苦行,所以对于唐僧来说,许多内在的需求被压抑着。但在潜意识里,唐僧实际也有他的“虚荣”梦(非贬意),他也希望获得别人,甚至是代表宇宙中至高无上的尊贵代表(佛祖)的认可与肯定。由佛祖为其颁发智慧之光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只可惜内心被S压抑太久,有时候连梦都不敢尽情去享受。君不见,在梦的最后,智慧之光突然损毁,唐僧也在好梦转恶梦的过程中惊醒。
我的意思是:好好爱你身边的S,他们与世无争,偶有虚荣也只敢在梦中,还可能变成恶梦。他们容易吗?
孙悟空的D
开场就在树顶睡觉,不理众人,唯我独尊的感觉。对于师傅的表演要求也不闻不问,只是敷衍了事。因为觉得这些事根本不值得自己去做。
后来,看到大婶欺人太甚,悟空瞬间变脸,一出手就吓坏在场的所有人。
不仅将马戏班夷为平地,还让所有人退避三舍,对唐僧态度180度转变。
悟空那种平时不惹事,事来不怕事,出手还要比你更狠,得罪我就别怪我无情的态度,明显就是一个大D
八戒的 I
开场的形像很颠覆,以一个俊朗秀才的形像出现,只是这个秀才脸上铺着一层厚厚的胭脂粉。不仅浓妆艳抹,看着吓人,而且只要看见女性(正确应该是雌性动物)就会色心大起。
八戒的话也特别多,但只要一有事,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事情一解决,他的声音就又出现了。
这个表现,够 I 的了
沙僧的S
很听话,要求什么做什么。孙悟空为响应师傅要求他表演的事,要求八戒用力地打他,八戒死活不肯打,
悟空强迫八戒:如果你不打我,后果很严重。
八戒回了一句:如果我打了你,后果更严重。
最后抵不过悟空的威迫,意思一下的轻轻打了过去
沙僧最后看不下去了,S最怕就是你们磨磨蹭蹭,吵吵闹闹。心说了一句:你们都别闹啦,你不打我来打吧。
最后自己一拳把悟空的头打飞(捂眼,好暴力)。
沙师弟,你就是个大S。
这一幕中,师徒四人的本我特质都非常明显,并与原著的设计很一致:
唐僧:S
悟空:D
八戒:I
沙僧:S
另一方面,这场戏也为后来的行为转换藏下了一个伏笔。
唐僧暗藏了D的一面,特别是悟空的出手太重,毁坏了马戏团的房子和道具,马戏团班主要赶他们走的时候。唐僧为了挽回局面,对悟空严加斥责。并使用绝招“儿歌咒”让悟空服管——这里的表现非常D
但这个D,唐僧其实使用得并不自信。
悟空愿意听从唐僧的“教诲”仅仅是因为其掌握一门能控制悟空的技能,唐僧每使用一次,都会加深悟空内心中敢怒不敢言的怨念,一旦技能失效后果就不堪设想。
另一方面,这种借用外力帮助下刻意将S转D的行为,并不是唐僧所喜欢。但无奈这也是唯一能够管理悟空的方式,唐僧每使用一次也煎熬一次。
这样的唐僧,内心应该是很焦虑和痛苦的。
而悟空天底下就没有怕过Sei,现在竟然被一个软弱的和尚管理得贴贴服服,只要一唱歌,他就会身不由己地当众跳起幼稚的儿歌舞。这对堂堂齐天大圣孙悟空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在第一篇中,在众人面前呈现高D特性,但在特定环境制约下,悟空被逼展现S的一面,对悟空来说,也是一种痛苦的压抑。
这些压抑在接下来的剧情将被坏人利用而被完全释放,并引发一系列的危机和内部冲突……
他们在突发性危机中,以及团队内部爆发冲突下,他们是如何转换和调适原来的行为特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呢?
第二幕:化缘遇上蜘蛛精
这一篇章里,主要描写四师徒在冲突(主要是唐僧与悟空)下的行为变化
那一场戏的特效非常精彩,为了做到尽量不剧透,与行为特质与调适不相关的,我就绕过去。所以如果你看到有不衔接剧情的部分请见谅。
这里在描述行为变化的时候,其实展现手法挺暗黑的。
电影里初段,唐僧四师徒就从来没有真诚共处过,甚至可以说是各怀鬼胎来形容,就看谁走错了一步,可能就会命丧异乡。
唐僧其实一直都在提防着悟空,既要利用他的能力帮助自己,又怕悟空不听管教,唯恐其把自己给杀了。
而悟空一直看不起唐僧,为其取经也是因为被更大的D压制(佛祖)。而且唐僧还有一招“儿童咒”和一直对外宣称但从未展示的“如来神掌”,因此对唐僧一直忍气吞声。
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甚至连死都不怕,为什么怕唐僧那两招?因为悟空知道唐僧的背后有如来,对悟空来说,经历过被如来镇压的500年,深知那种失去自由和尊严的痛苦比死更难受。
电影中有一幕,悟空发恶梦,梦中被如来的五指山所镇压。这种深入骨髓的恐惧与痛其实一直影响着悟空。也可能是他暂时忍气吞声、委曲求全、甘于受唐僧控制的主要原因。
直到有一天,唐僧竟然丧失了使用儿童咒的能力。
唐僧师徒在消灭蜘蛛精后,因为感冒病了,导致声音沙哑,带来的后果就是无法唱出能克制悟空的“儿童咒”。
唐僧知道这件事不能让悟空知道,否则悟空一定会趁机杀了他。但唐僧也是一个凡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和尚带着一帮妖怪去取经,如果不是佛祖给了他前进的力量,估计他一早就崩溃了。所以在他最无力最无助又丧失对悟空“控制力”的时候,他怎么可能会不害怕?他怎么可能会不焦虑?
他也希望找一个人来倾诉,渴望有人能帮助他解决问题。但整个队伍里,没有一个信得过的人(嗯~~应该是妖怪)。
悟空“凶残成性”,八戒“见风使舵”,沙僧此时吸了蜘蛛毒,现回了鱼形。哪怕没有中毒,也不见得能够解决唐僧的问题。关键是,这部电影里的沙僧并不善良……
我觉得唐僧在取经路上其实挺痛苦的,说白了,在刚开始的取经路上,师徒四人并没同心同德,也没有对取经的目标达成过一致。既要防外妖,也要防内患。
我们可以代入实际工作中想像一下,你每天面对上司给你的压力(完成取经任务),市场又有众多想吞并你的“妖魔鬼怪”(众多劫难),而你管理的这个团队中,能力强的想置你于死地,只是受制于大老板才不敢对你下手;能力一般的,小事不想干,大事又干不来,整天偷懒想回家娶老婆;还有一个貌似忠心耿耿,听话照做的员工,但其实他一直都在观察你的一举一动和事态的发展,静观其变再做选择而已。
如果你就是唐僧,你会不会想死的心都有,不辞职已经是够坚强的了(关键是,这个岗位没有回头路,不能辞职,只能硬撑着往前走)。
所以对于唐僧来说,必须在外在呈现出绝对的D特质,以镇住他所处的局面。
还记得在马戏班走出后,唐僧一直鞭打悟空,并破口大骂。丝毫没有S的怜悯之心。这些都是刻意表现出来给另外两只妖怪看(沙僧与八戒),唐僧其实心里清楚得很,只要管好最难调教的猴子,其他两个都会贴贴服服。
从这个角度看,唐僧在管理这三位徒儿的时候,除了S的本质以及强化呈现的D特质外,其实也有计划性的C特质。像他们几师徒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转换自己的行为特质以适应环境是一种正常的选择,但也极有可能他们本身就是双因子甚至多因子的特性。
在这里修正一下昨天提到的沙僧,这部电影中的沙僧,S有可能是被压迫下产生的,好几幕场景中,沙僧呈现出来的都是一个冷血和暴力的行为特质。
例如昨天的开场,悟空让沙僧打他,沙僧一开始是拒绝的,理由是:肚子饿,没心情(反抗命令)
还有一幕,在八戒和悟空提及对师傅不满时,沙僧说:那你就别忍了,干脆干掉他(挑拨教唆)
师傅说气话,让团队解散,沙僧第一反应是:解散,解散是不是要咔嚓我们了(多疑)
还有师傅决定进蜘蛛精的院子的时候,沙僧很愤怒:我粥都煲好了,师傅你什么意思啊?(指责上司)
这是不是也颠覆你对沙僧的印象,如果真的是一个大S怎么会顶撞上司,也怎么会怂恿他人去做伤害人的事呢?
这一部电影给了一个不一样的沙僧,一个内在D被迫压制而呈现暂时S特性的沙僧。
唐僧面对的绝不是一班善男信女的徒弟,在唐僧心中,他们可能比取经路上任何一只妖怪都更恐怖。
唐僧用强D控制三个徒弟,虽然震住了他们,但并非真正让他们信服。后果就是随时随地可能遭到他们的暗算。
所以在这种极度压力下,丧夫“管治能力”的唐僧急需找一个压力的宣泄口,就是找他的心灵导师来倾诉。
他一个人静静地走到一个无人处,跪地向如来佛祖祈祷,祈求悟空不要知道他失声的事,希望如来能够帮助他度过难关。
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如来佛祖我好辛苦,我只是一介布衣和尚,却带着一帮妖怪去取经,我真的很辛苦。他们随时都想杀了我,如果我不装出一副很厉害很凶恶的样子,我怎么管得了他们啊?”
唐僧这段独白,也印证了DISC对于S转D特质的情绪影响。一个大S在极端环境下持续使用不擅长的D行为,对心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最大的问题是——唐僧的祷告没有被佛祖听到,却被八戒听到了。
八戒是那种吃瓜群众看热闹不怕事大的人。很快就告诉了大师兄。
对八戒来说,唐僧与大师兄他都不喜欢,一个整天取西经,把自己的“正事”给耽搁了,一个整天欺负自己,动不动就打人。
所以对于八戒来说,你们吵翻我就开心了,反正站着说话不腰痛。至于你们两个谁死谁伤,我一点都不在意。
悟空得知这件事后,果然有仇不报非君子。马上找唐僧算账。
……具体怎样报仇?……我就不剧透了
反正,因为剧情需要,唐僧还是避过这一劫
这一幕,可以看出,唐僧和悟空、沙僧都有双重甚至多重的行为特质,只是因为各有原因而将其隐藏。
这一幕,他们的行为表现是:
唐僧:希望呈现高D特质,用以管理队伍,避免被不服管的下属看穿自己
悟空:暂时忍气吞声,寻找机会突围。表面对唐僧表现是S的服从,但内心一直是伺机报复的D
八戒:将I 进行到底
沙僧:虽不是主角,但处处给我们惊喜。这部西游的沙僧是个D、C高,但受压迫下,聪明地伪装成S的聪明人。
第三幕:比丘国遇九宫真人
来迎接唐僧师徒四人的是姚晨扮演的九宫真人,比丘国的国师
她的出场先声夺人:
A 未见其人,先见其烟
九宫真人坐在车内,由随从簇拥着来迎接唐僧四师徒,民众纷纷避让并下跪迎接。排场十足。
九宫为了营造神秘的出场效果,让随从在她下车时点放了迷烟,九宫在迷烟中走下车,活现一个生神仙的模样。
B 移形换影,移花接木
九宫真人为表达对唐僧师徒的欢迎,用一个魔术将一枝枯枝变成一朵鲜艳的花送给唐僧。
但这个魔术实在不敢恭维,九宫直接将树枝给身旁的士兵,由士兵将鲜花交换给她。这种蹩脚的魔术看到悟空也忍不住了,把九宫手上的鲜花变成一要香蕉。让九宫尴尬不已。
C 人工智能,枯树花开
寒喧完毕,九宫带着唐僧四师徒准备回朝面见国王。这时候只见九宫一摆手,满街的枯树瞬间开满了花——方法是,由民众将假花直接搭在枯树上。
看罢,连唐僧都忍不住了,问道:国师,你是故意把法术弄得这么假的吗?
国师笑着说:这世间哪有真法术,假的就是真的罗。所谓真真假假,你又何必太意呢!
根据九宫出场的情境,九宫国师很明显属于高 I特质。
初见唐僧就像久未相见的故人一样热情以待,从出场到退场都排场十足。
整个过程都用极其花巧的方式来营造一种特别的氛围和效果,非常希望获得别人的关注
特别是在车上与唐僧一起的时候,不仅与唐僧肩并肩紧坐在一起,还全程挽着唐僧的手。
对于I来说,世界上只有两种朋友,一种是已经认识的,一种是将要认识的。
之后,唐僧被悟空捉弄而得罪了比丘国的国王,九宫再一次展示她的热心。
不仅趁着国王无睱顾及唐僧四师徒的时候帮助他们离开,还赠送了银两给唐僧他们作为路上之用。
很明显,九宫真人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大 I (伪装非常成功)。
在比丘国中有一幕展示唐僧聪明(说得难得就是伪善的一面),主动向悟空下跪认错。
悟空终于找到机会让唐僧出丑,当唐僧正想出手管教悟空的时候。
悟空道出他内心的不满,对唐僧说:你不喜欢在别人面前出丑,却偏要我在众人面前像小丑一样跳舞,经常在别人面前用藤条鞭打我,知道我不喜欢被别人叫死猴子,却偏偏要叫。我是想告诉你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此话一出,唐僧自知理亏,他没有采用之前强势的D的方式去以硬制硬,与其与悟空对攻,用暴力报复悟空,不如来个怀柔策略,以退为主。所以扑通一下就跪下向悟空道歉。
这个过程,沙僧全程解说,对八戒说:走过最大的路,是师傅的套路。在适当的时候下跪,师傅是看着傻,实际上是危机管理学的高手啊。
从这两个场景中,我突然觉得,四师徒中,最真的反而是悟空和八戒(捂嘴)
悟空与唐僧的反目与行为特质高速转换,源自小善的出现。
小善的出现勾起了唐僧对段小姐(降魔篇的舒琪)的回忆,决定带着她一起取西经,沿途唐僧对小善都照顾有加。
但这些行为引起三师徒的反感,特别是孙悟空。悟空怀疑小善是妖精,但一直找不出证据,为逼妖精现身,杀了小善的一家人。
这个举动没有成功逼小善现身,却逼得唐僧反目。原本高S的唐僧,看见心爱的小善被污蔑成妖精,家人被悟空清洗,又想起当年(降魔篇)心爱的段小姐被悟空亲手所杀。种种情绪带动下,暴怒的S唐僧小宇宙爆发,与悟空反目。
这时候,反派登场。
原来一直扮演好人的九宫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她为了得到唐僧,让小善迷惑唐僧,但因为悟空太厉害,为了打击他,九宫与小善一起施下离间计让唐僧与孙悟空反目,以借机一举击毁师徒四人的关系。
没想到的是,唐僧与孙悟空一早就觉得小善有可疑,所以决定将计就计,施出反间计引九宫出洞。
在这个挑拨离间再反间的过程中,几位主角也在不停地转换行为模式。
九宫真人,原本一开始呈现出来的 I,只为迷惑众人,目的是让唐僧对她放下戒备,内在驱动实质是老谋心算的C。设计一连串的局,为的就是解决唐僧四师徒。实质最核心的部分是D,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唐僧,一开始是S,但为管理部属,不得不虚张声势伪装成D。但遇到小善时引发内在的情感,动了凡心,回归到自我的S。但后来洞悉背后有坏人在搞鬼,联合徒儿悟空合演了一出反间计,成功引蛇出洞,这个转换过程呈现的是C。最后了却凡心,与徒儿继续踏上取经路,往目标重新出发,最终调适到D的模式。
悟空,一个D在师傅面前被压抑成S,一直寻找破除枷锁的方法。最终因为出现共 同的敌人,“暂时”与师傅冰释前嫌,并通过线索与观察,发现敌人的计谋,并将计就计,与师傅合力禽妖,这个反间对手的过程充满智慧,有着周详的计划,是之为C的转换。
沙僧,虽然没有太参剧情,但从几个场景中我们都知道,沙僧其实是个聪明人,心里清楚得很,只是一直隐藏着而已。因为D的特质无法张扬出来,只好暂时在人前表现S,求生存嘛。但事事看在眼里,计在心里,C特质藏得很深。
八戒嘛,还是我们那个熟悉的八戒,哈哈!
网上对西游的评价分两极走向,要么差评,要么好评。
个人之见,我觉得这也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假期娱乐片,对,就是一部娱乐片,它让我有接近两个小时完全身心放松的时间,我觉得就值回票价了(24.5元,不能再物有所值啦);
另一方面,里面的各个关键角色在不同场境中的行为变化和转换的描述,也给了我再一次复习DISC的机会。对我来说,满足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