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梅姨
连着两天,刷了三部梅姨的老片:苏菲的抉择、穿普拉达的女魔头和廊桥遗梦。
每一部影片都很经典,梅姨在三部片子里面塑造了三个截然不同性格的角色,但我总觉得这三个角色里,都有种韧性在里面。
苏菲的抉择:苏菲选了两次,第一次被动选择,无奈之下选择把女儿送去焚烧炉,她本不强的生命力因为这次选择被磨灭殆尽。第二次主动选的时候,她明知道结果,还是去和精神分裂的情人一同赴死,可谓是求仁得仁。
女魔头:这部影片中,梅姨是女配。她塑造了一个家庭生活不如意的女强人角色,能表现她性格的冲突在于:她老板想把她换掉,而她运用手段和出卖朋友的利益换得了地位稳固。
廊桥遗梦:梅姨在这部片子里不算好看。有点发福,塑造了一个小镇劳动妇女。梅姨婚外出轨一名认识不到一天的摄影师。很多人在写这部影评的时候喜欢争论婚外恋到底对不对。但我更关注影片中,萍水相逢的两人为何会一见钟情。有句话说,所谓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可梅姨不好看,男主不帅气,但两个人就是互相吸引。甚至在男主看来:一生中,这样真切的感情可遇不可求。我没有体会过这感觉,所以不敢妄下结论。我不知道男主为何会喜欢梅姨,但梅姨爱上的一定不是男主。我想,是梅姨在男主身上看到了自己。
在他们第一次聊天中,梅姨就怅然若失的说:这里很好,唯独没有年轻的梦。生活安定,儿女双全,丈夫体贴,这很好,但这不够。每个女人在结婚前一定都曾做过这样那样的梦,家庭幸福只是梦的一种,而似乎步入婚姻,生儿育女之后,这梦就只能单调起来,影片中的梅姨说:你获得了重生,但有一个你完全死去。
而梅姨对男主的一见钟情,就是在男主身上看到了死去的自己。可她是理智的,她明白,该死去的终究死去,需要远离的一定不能靠近。她也做了选择,她选的就是她潜意识真正想要的。
所以你看,不管是苏菲,还是女魔头,还是农妇,都有一种清醒和执拗在里面。她们对她们所处的现状清楚的感知和把握,她们清醒的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然后坚定的执行。
不管是生与死,还是婚姻与事业,抑或婚姻与爱情。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问问,仅仅是巧合吗?不仅是梅姨塑造的角色,只要是角色,只要搬到荧幕上,一定是性格分明的人物。那么也就是说,生而为人,就应该有清晰判断现实的能力,也应该有孤注一掷的坚持。我得时刻明白,我是谁,我将去何处,我要怎么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