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墨斋夜话——墨说紫砂之选壶篇
值得收藏的紫砂壶,一定是完美品,一定是精品,一定是珍品,在型、工、料上面面俱佳,不能有瑕疵,如果是大师或知名艺人亲手做的壶更有收藏价值。
壶型方面有两个标准:传统与创新,要么严守传统,原汁原味体现传统;要么真正创新,从外形设计、泥料选择到盖、流、把协调进行全方位综合创新,不能搞四不像混搭式创新,有的艺人,壶艺不精,传统壶型都做不到位,却胡乱拼配,自己命名,美其名曰创新壶型,其实不过是德钟的壶身、仿古的壶盖、子冶的壶嘴、西施的壶把胡拼乱凑,不合理的搭配也影响壶的正常使用。
做工上也有两条要求:传统、匠心。所谓传统是指以传统工艺做壶,泥料选练、陈腐、仓储按传统工艺进行,做壶也要遵照传统流程:拍泥片、壶身手工成形、安装流把盖、抿针修壶,当然也可以借助工具,包括定型模具,但一定不能使用拉胚、灌浆、喷浆等非传统紫砂工艺。匠心是指追求工艺完美、细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壶型准确到位、美观大方,壶胎厚薄与壶容量协调,内壁处理不留瑕疵、不刻意保留全手工痕迹,抿针处理精细、光器壶身光洁一致、花器贴花自然流畅。
泥料选择也是两条必备条件:真和珍,真有两个要求:本山、原矿,珍是指质优、珍罕。本山就是必须是宜兴丁山的矿料,多次实验证明,外山也有不错的泥料,但在润泽度、透气性、泡养效果等方面来看,与本山料尚有差距,达不到本山料精品的要求,原矿是指泥料采集于矿坑原产料,不能为了达成某种效果而刻意调配,二十年前因修路开采出的降坡料,制出的壶泥料油润、色彩艳丽,极易泡养,深受欢迎,但泥料原本就少,且早已绝迹,有的艺人就自己用几种不同泥料品配出降坡料,粗看颇有几分相像,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原矿降坡料经过地下几百上千万年的相互作用,理化性质已基本一致,成壶浑然一色,但拼配出来的泥料相容性差、对窑温反应差异大,做出的壶有明显的呈色差异。宜兴不缺紫砂泥料,缺的是优质泥料,同一个矿井,优质矿料有的在矿脉底层、有的是在不同矿脉中间的夹层,可能还掺杂一些比较差的矿料,需要进一步精选,优质料更为稀少。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优质泥料原本量很大,因为很受欢迎,使用量很大而又没有可继续开采的同种矿料,经年累月逐渐稀少,比如底槽清,在民国时期就很受欢迎,当时四号井还在,还可以继续开采,但随着四号井的坍塌,其他矿井该泥料的枯竭,真正的底槽清已很难见到,有的用略差的中槽清冒充底槽清。还有的像本山绿泥,是夹层泥料,矿脉只有几厘米厚,属原本就稀少的泥料,因泥性强,做壶成品率很低,原本不用来做壶,只是做泥绘用。但泡养效果奇佳,赏心悦目的梨皮呈色,使紫砂爱好者趋之若鹜。现在真正的本绿壶已是一壶难求了。甚至还有一些泥料早已绝迹,现在市场上售卖的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
最后说说争议最大、毁誉参半的职称壶。从明朝中期开始制作紫砂壶,但当时主要是用作日用器皿,一些精品被喜爱它的主人带入坟墓而保留至今,让我们一睹风采。但还没有开始炒作艺人。在清朝中后期,随着文人加入到紫砂壶创作中,紫砂壶逐渐进入文人墨客的案头雅阁,开始对紫砂精品评头论足,某些资深艺人的产品也被炒得价值不菲,但直到三十年前,炒作也仅限于完美精品,还属于对艺术的追求。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对知识分子和人才的日益尊重,紫砂艺人也根据资历、技艺被评定相应的职称,一些身怀绝技或有突出贡献的资深艺人被省或国家评为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等称号。随着紫砂市场的快速发展,职称与称号的光环也为艺人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利益面前泥沙俱下,一些没有职称的想方设法搞些野鸡名头冒充,还有一些有职称的紫砂艺人为了攫取更大利益,已不满足于辛苦做壶赚钱,开始找代工艺人做壶、盖上他的名章,投机取巧骗取钱财。这些人应该说不是紫砂市场的主流,但却败坏了市场风气,普通消费者知其水深却又无法辨别,只得选择远离。长此以往,对紫砂市场是有害无益。这种不良现象使本该成为选壶重要参考的因素打了大大的问号!所以只有充足证据是大师或资深艺人亲手做的壶才更有收藏价值,当然并不是他们做的都是精品,还是先从型工料三方面优选,职称只是锦上添花的一笔。
最后要说的是,工薪族要量力而行,如果喜欢紫砂,还是以自用为主,自娱自乐,兼顾收藏。以过来人的经验,一首打油诗送给初入紫砂的朋友:
紫砂是个坑,
害人真不轻。
心态放平和,
悠然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