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选》
朱自清,中国散文家,诗人,学者,他原名自华,号实秋,生于江苏省。青少年时期在扬州度过,他自认为与扬州的关系够得上“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故自称“扬州人”。
近日读《朱自清散文选》,该书共收录了174篇散文文章,按照《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语文影及其他》《标准与尺度》《集外》八个集子组成;按编年是从1921年到1944年的散文作品。
《踪迹》中的第一篇《匆匆》,散文写于1922年,在2018年与2019年的交汇之际,更加有意义,岁月如梭,如白驹过隙,我们感叹时光飞逝,却没有先生写得优美,先生对时间的发问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心声。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朱自清先生早年从北大哲学系毕业后,一直在江浙一带任教,并开始撰写散文和诗歌。
朱自清先生是以诗人的身份步入文坛的,却以散文在文坛占有了一席之地。
他的散文:
第一是“真”,散文题材多是生活琐碎,很少有空发议论的文字。
我们熟悉的《背影》,文章中将父亲对自己的爱通过父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表现出来,尤其是父亲去买橘子翻越铁路露台时的背影,平常之事,作者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心灵深处与作者发出共鸣,不知让多少读者落泪。
《儿女》一文中通过写自己成为五个孩子的父亲后,由于脾气暴躁,开始对孩子们多有体罚,还曾向叶圣陶写信,诉说孩子们对自己的折磨,随着年岁大了,觉得从前真是一个“不成材的父亲”,特别是自己的父亲来信问起大儿阿九时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让作者自责:“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待我们来着。”文章细碎细小,生活中事无巨细,点点滴滴,包括孩子们吃饭时的追打嬉闹,餐桌上的杯盘狼藉都被呈现在读者面前,袒露无遗,让我们随文章中的情景去体会为人父母的艰辛、欣慰和快乐。
第二是“美”,先生的散文通俗易懂,明白如画,语言有自己的特点。
如大家熟知的《春》,文章全篇只600多字,却给我们展示了一副绚丽的春景图,将春天的色彩、灵动、生机都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展现在我们面前。
先生追求“写景状物,如在目前”,如《荷塘月色》,他用精炼的笔触描绘出如画迷人的荷塘夜景。
第三是“善”,如《择偶记》文章中,记述母亲和家人为自己——家中的长子长孙找媳妇的过程,十二岁说了位小姐得痨病死了;后来又说了位裁缝家的大小姐,母亲说胖了不能生养,想说身材苗条的二小姐,裁缝家生气了不答应,事情吹了;在父亲生伤寒病,请了许多医生看,最后请着一位武先生,听差说武先生家有位小姐,后来托一位老妈子去说媒,回来说只是脚大点,母亲带话让裹脚,然而岳母却偏偏不让裹,最终是找了个折中的办法,可知不是先生的想法。
再如《给亡妇》,是作者妻子逝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文,真情记述了妻子谦对孩子的爱,对作者的细心照顾,对婆婆的孝敬,还有那些让妻子费神的劳什子书,“第一次让父亲的男佣人从家乡捎到上海,第二回是带着逃荒,别人都说你傻,……”,“你的心是可谢的”,从作者对亡妻的点滴回忆中可以感受到满满的自责,让人动容。
在20世纪20年代,那时的文章还带有文言文的痕迹,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和《温州的踪迹》,随着白话文的发展成熟,进入30年代后,先生的散文也更加平淡质朴了,例如《欧洲杂记》和《伦敦杂记》两个集子,都是用自然流畅的口语写出来的,好像在听他给读者亲切地讲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