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努力賺钱的初衷吗?

还记得努力赚钱的初衷吗?

有前辈说:安若啊,我看你是为了买房已经疯魔了吧。
也许吧。
总对朋友说:真羡慕你们啊,有房有车有老公有娃。
当然,朋友是真真的幸福,安若是真真的开心。
但是,真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妻子,做母亲的。至少,安若依然认为放荡不羁更适合自己。

一大把年纪了,还跟着小妹妹们穿汉服出去浪。可是,安若想要一颗有趣的灵魂。有站立公堂之上的律师英正,亦有生活里的有趣灵魂。

对安若而言,三餐一宿,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佳节陪至亲,月皎可安眠,足以。
《都挺好》的读后感说:有些人用童年治愈余生,有些人用余生治愈童年。
安若觉得两者相辅相成。
很多无助的晚上,安若真得希望自己是一个孤儿,真的希望自己无依无靠,真的希望没有任何希望。
因为前半生中,住院一个人、挂盐水一个人、当事人的刁难一个人、挣扎的时候一个人,身无分文的时候一个人……当所有的难过都是一个人去背负的时候,真的会质疑亲人,质疑感情,甚至会怀疑人生,在陌生的城市里孤身一人的闯荡,而明明有父母,有亲人,却远胜与无。安若承认,在很多人这样的夜晚,的确是这样消极的对这个尘世的绝望。
然而绝望的悬崖,是不肯对世俗的屈服,是不肯将就的倔强,是对命运无声对呐喊。安若的确是害怕的,怕自己哪怕弱弱的低喃一声:好累啊,便有来自四方的各种“好言相劝”。世俗对女人的歧视已经够深了,宁愿腹背前行,亦不想被至亲为难。

人生有很多次想要“死”的冲动,但只有经历过,才会幡然醒悟。
清明雨下,表哥却因肠穿孔被连夜送进急诊室动了3小时手术。鬼门关走过一圈,才知生命诚可贵,亲情价更高。让安若映像最深的便是阿姨在床边抚摸着表哥的头的映像,阿姨说:你哥再不对,也是我怀胎十月掉下来的肉啊。
学着清明扫墓去向逝者行礼致敬,对于无神论的安若而言,不信鬼神不信轮回路,但求当下无悔事。然而至亲去世之后,希望这天地万物果真有天堂地狱的存在,万一,百年后再行相遇了呢?原谅自己曾经的年少不经事,对死者的尊敬,才是对自己灵魂的敬畏。

小时候安若拼命的时候,只是为了证明女娇娃亦可比男儿郎,后来,拼命的希望自己成为甲方,有选择的权利。再后来,咬紧牙关的理由便是告诉至亲,安若亦可撑起一个家。而买房,不过是母亲希望自己的女儿有一个家,然而,所谓的家,不是一套房子,一幢冷冰冰的四面墙,心有归宿才是家,家,谁说了“家”都不算。
人生的沧海桑田,自我的云卷云舒,只可意会不可言语。
总对母亲说:生命只有一次,请让我自己选择怎么活。
安若是多么庆幸自己有一个开明的母亲大人。
在城市的行色匆匆中,在欢愉的灯红酒绿中,在尔你我诈的算计中,世间百态,多少人家财散尽只为监狱里的家人团聚,多少人为投资利益化而失去钱财进公堂,多少人因为出轨吸毒赌博而妻离子散,多少人为遗产拆迁而骨肉相残,多少人为贪一时之欢而误了终身……律师这个职业,人间冷暖,悲欢离合,上演的淋漓尽致。安若忠于这个职业,忠于这份工作,不是自己多么高尚,为了正义而披荆斩棘,芸芸众生的难处,希望有自己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更希望自己在别人的故事里而珍惜当下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人活着,什么都来得及,人没了,只有清明时节雨纷纷。
尘世凡人,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在所难免。又有谁真正得辯得出他人的是非对错呢,别人的故事总归有别人的情理和错中复杂的关系,原谅和宽容,终究是为了内心的从容。人间的话本,是给自己演得一出戏,这个戏的主角光环,都应当自己定。
安若承认,很久很久,似乎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那么长,安若是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赚钱,每天的日子像是被生活推着走,混吃等死。是的,浑浑噩噩中,其实都是忘了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安若希望忠于自己,活得如陈平姐姐般的洒脱利落,虽短尤荣。
安若希望忠于家人,有能力让至亲寿终正寝,成为他们终老的依靠,见证他们开始两鬓斑白的故事。
安若希望忠于时间,每年都有一周的时间陪伴亲人左右,陪他们老去,感知小辈们成长。
安若希望忠于岁月,坦然的接受自己容颜逝去,身体况下,也保持微笑向阳,哪怕是一束纳米光,也努力发光。
安若希望忠于职业,因为自己认真的样子连自己都欢喜。
……
希望太多,身体力行,努力记得努力赚钱的初衷是什么?
你们呢?多久没有和家人聚聚了呢?还记得在城市奋斗的意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