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定向降准″的神秘面纱
可能你听过“-降准”,可能懂它的意.那你知道“定向降准”是什么意思吗?这篇文章带你揭秘
之前的文章说到,这一次的降准释放了7000亿的资金,根据货币倍数的原理,大约可以向市场上提供将近5万亿的货币供应。那么,这些钱会流向哪里呢?
那就不得不谈谈“定向”.所谓定向,就是指这一次降准释放出来的资金只能用于指定的用途,而不能用于其他。而这个指定的用途,自然是不包括股市和楼市的。
这一次的降准是定到了哪个方向呢?两个方向。
一个方向是债转股。债转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很多企业向银行借了钱,到期是要还的。实行债转股之后,银行就可以不让他还钱,直接把这个债权转成股权。
这样说貌似还是不太懂,那么就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说某企业有净资产9个亿。他同时在银行贷款了1个亿。还款期限是今年10月底。正常情况下,他在10月底以前必须要筹到钱,把这1个亿的资金还上。有了债转股这个政策之后。银行可以让他下属的资产管理公司跟他说:“算了,你不用还银行的钱了,那1个亿,算我投资,我来当你的股东”。于是两家算账,这个企业原来的净资产是九个亿,加上银行的这一个亿,就变成总资产十个亿。其中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是一个亿,占股比例是10%。
那资产管理公司的这一个亿的钱从哪儿来呢?自然是银行贷款给他。那银行贷款给资产管理公司的钱又是从哪儿来呢?自然是来源于这一次降准当中释放出来的钱。
这么一种操作,你说钱会不会流向股市和楼市?
上面说的是这种操作的背后本质,在具体的操作程序上通常是这样的,这里也顺便说一说:
第一步,银行基于这样一个宏大的规划,向资产管理公司贷款一个亿。
第二步,银行将自己所拥有的债权转移给资产管理公司,而资产管理公司支付给银行一个亿的资金。这样,银行贷款给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个亿的资金,又回到了银行,于是银行的风险解除。与此同时,企业欠银行的钱就变成了欠资产管理公司的钱。从逻辑上讲,到这一步,企业依然要还钱的,只不过还钱的对象由银行变成了资产管理公司。
第三步,资产管理公司和企业签订合同,放弃这一个亿的债权,而同时拥有一个亿的股权。到了这一步,对于企业来说,它就不需要还钱了。但同时它又多了一个股东,这个股东就是资产管理公司。对于资产管理公司来说,他没有权利要求企业还它的欠款了,但他成了企业的股东,所以他可以从企业的收益当中分红。
走到这一步,债转股的过程就全部走完了,当然还会有后面的故事。后面的故事大致情节是这样的:在这种情况下成为股东,他并不是真心要当这个企业的股东,只是想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所以当企业经营状况好转的时候,这样特殊的股东就会通过适当的方式,把自己的股权再转移出去。转移出去之后,他失去了股权,但会得到一大笔资金,他可以用这笔资金偿还银行的贷款。
第二个方向,那就是:小微企业贷款。
这个方向的分析要简单得多,没那么复杂。一言以蔽之,就是这释放出来的资金,只能借贷给那些小微企业。而且对这些小微企业要进行甄别的,在甄别的过程中,搞房地产开发的小微企业自然是会被筛选掉的。
所以说这一部分钱也不会流向股市和楼市。
总之,从定向的两个方向分析可以知道,这一次降准所释放出来的资金不会流向股市和楼市。
虽然不会直接流向股市和楼市,但是还是会有间接的因素,让股市和楼市的资金供应变得更加充裕一些。怎么回事呢,以后文章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