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第五期

「思维」幼儿园开设“死亡课程”:不谈死亡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2021-01-07  本文已影响0人  肆玖先生

死亡,一直是中国人避而不谈的话题,特别是幼儿阶段的教育过程,家长、教师等都尽可能的不让孩子接触到“死亡”这个词,成为了默认的忌讳。

很多中国人认为,死亡是天生带有晦气的词汇,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作用,也就一直秘而不谈,成为了幼儿教育方面的禁区。

面对这个问题,常州市钟楼区五星幼儿园打破常理,将“死亡课程”搬进了幼儿园园区,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死亡课程”,让孩子体会到生命的奇妙,进而引发对生命的尊重。

五星幼儿园在一次开展林地兴趣课程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对皮球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组织下,小朋友们与昆虫为伍,将皮球虫带回了教室饲养起来。

小朋友们观察皮球虫的外形,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惯与喂养方式。有的小朋友让皮球虫当模特,画成一副画,有的小朋友将皮球虫沾上染料,让它在洁白的画纸上自由的爬行……

饲养皮球虫让小朋友们收获了很多的快乐,同时更是学到很多东西,这一切都被老师们看在眼里,但这些都不是老师的教育目的。

有一天,有位小朋友在课上突然大声惊呼道:“老师,我的皮球虫怎么不动了?”

原来,他的皮球虫死了。

幼儿园阶段的小朋友对死亡并没有清楚的概念,对他们而言,死亡或许就和玩具坏了,气球爆了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皮球虫的死亡,让五星幼儿园老师们筹划已久的“死亡课程”正式启动,一场启蒙性质的生命教育课缓缓拉开序幕。

老师们带领小朋友观察死亡后的皮球虫和活着的皮球虫有什么不同,让小朋友展开死亡的谈论,并将死亡切换到人类身上。

洁白如雪的小朋友对死亡没有任何概念,期间更是闹出了很多啼笑皆非的笑话。

“死了就是身上没有肉了,只剩下白色的骨头。”

“人死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

“人不呼吸就死了。”

“人死后会埋到土里。”

……

当老师问到该如何处理死掉的皮球虫的时候,孩子们的观点各不相同,经过最终讨论,大家都同意给它办一场葬礼。

这场特殊的葬礼,基本都是小朋友们自己操作组织的,选址、葬礼形式、时间、工具等。

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们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老师们只是在一旁辅助孩子们,监督他们的安全。

“再见了,谢谢你的陪伴!”

在“葬礼”最后,小朋友们自发与皮球虫告别,神情落寞的小朋友真切的感受到了死亡会带来永远的别离,也开始回忆皮球虫活着的时候。

这场特殊的葬礼,五星幼儿园的老师可谓是筹划依旧,让小朋友近距离观察生命的消亡过程,引发他们对死亡的思考,葬礼过后,老师们将早已备好的关于生命教育的绘本拿出来,利用课堂时间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紧随其后,更是开展了好几期关于皮球虫的活动。

《西藏生死书》中提到:

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死亡,是家长们最忌讳的话题,更是始终绕不过去的话题,一方面觉得不吉利,另一方面家长更是不知道如何怎么教育孩子。

自古,死亡就是我们很少谈及的话题,以至于孩子在年少时期,对死亡只有两个字的概念,对死亡与生命的意义,模糊而不自知。

当今社会下,青少年伤害别人甚至杀害别人,都是对生命的漠视所引发,这个被传统思想所掩盖的不可逃避的事实,应该被人们放在明面上,理智的面对。

向死而生,是生命教育不可缺少的“死亡课程”。

正如史铁生所说:

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

我们惧怕死亡,因而妄想逃避死亡。但即便如此,死亡还是在那里,并不会因为我们的避讳而不存在。

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的谈论,避免触及过多“生死”的话题,“死者已矣”似乎是一种俗称约定。

华东师大曾经有一份报告显示:63%的家长难以接受学校向孩子开展与死亡相关的活动。

环顾四周家长,都在采取隔离死亡的方式教育孩子,我突然明白:死亡教育不仅是孩子需要面对的,更是家长需要面对的。

美国作家早崎绘里香在《生死功课》里说:

死亡教育和性教育同样重要,甚至死亡教育比性教育更加重要。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性,但是每个人都会有死亡。

对孩子的死亡教育应该从小开始,让正确的死亡与生命观念成为构建三观的基石,将会成为孩子一生的底蕴。

正确的生命教育,能够引领孩子抵达更开阔、更自由的远方。

【无戒学堂】第五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